黄善周
- 作品数:17 被引量:112H指数:5
- 供职机构:信宜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足月小样儿体格发育与神经发育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究足月小样儿体格发育与神经发育关系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出生的所有足月小样儿120名,胎龄37~42周;并根据其出生体重分3组,A组小儿46名,B组小儿42名,C组小儿32名,所有入选的足月小样儿均在出生时测量体重、头围、身长;分别在生后42 d、3、6、12、24个月测量体重、头围、身长;并行Gesll发育筛查,分析体格生长速率与神经发育的相关性。结果出生后42 d、3、6、12、24个月,C组体重、身高、头围SDS评分均优于A组与B组,B组优于A组;C组适应性、语言、大动作、个人社交和精细运动均优于A组和B组,B组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小样儿体格发育与神经发育存在相关性。
- 苏增玲黄海波张瑞霞黄善周古智之
- 关键词:足月小样儿体格发育神经发育
- 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62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0.5 mg/次、 1.0 mg/次的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48 h后的PEF%pred、 FEV1%pred均明显较高(P <0.05),喘息、咳嗽、呼吸困难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均明显较短(P <0.0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与对照组的16.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0.5 mg/次比较, 1.0 mg/次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效果更加显著,可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肺功能恢复,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善周
- 关键词: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小儿哮喘急性发作
- 纳洛酮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 2019年
- 目的观察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退热、降低颅内压、抗病毒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和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惊厥、脑膜刺激征、头痛呕吐消失时间,以及体温、肌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SF-36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SF-36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采用纳洛酮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韦登峰黄善周王凤清
- 关键词:儿童病毒性脑炎纳洛酮生活质量
- 高压氧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近远期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索高压氧在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本文对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08例中重度足月儿HIE进行分析,探讨高压氧治疗对新生儿行为评分的影响,对早期及晚期进行高压氧治疗疗效评判,并了解高压氧治疗对远期后遗症影响。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NBN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治疗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对两组病例随访2~5年,其中治疗组失访9例,余74例,发育正常69例,癫痫2例,运动及智力障碍3例。对照组失访6例,余19例,发育正常13例,癫痫4例,运动及智力障碍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治疗能提高新生儿行为评分,且早期高压氧治疗疗效优于晚期高压氧治疗,而经高压氧治疗后,患儿后遗症发生率减少。
- 黄善周
- 关键词:高压氧缺氧缺血性脑病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妇女子代的甲状腺功能、智力和身体发育的研究被引量:20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妇女对其子代甲状腺功能、智力发育和身体发育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04年7月~2006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6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妇女及30例健康妇女的子代分别作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甲减妇女确诊后均给予甲状腺激素(优甲乐或甲状腺片)替代治疗。动态测定(至少每月1次)60例甲减母亲妊娠期间的甲功三项(FT3、FT4、TSH),根据母亲的甲功三项水平将婴儿分为甲减控制良好组(甲功三项控制在正常水平、TPOAb阴性)、甲减控制不佳组(妊娠期间甲功三项有任何异常或TPOAb阳性)。测定三组母亲的婴儿在0、12、24、36个月时的甲状腺功能(FT3、FT4、TSH)、发育商、语言和功能构成、身高及体重等指标。比较三组的甲状腺功能和智力、身体发育有无差异。结果新生儿期甲减控制不佳组的TSH显著高于甲减控制良好组及对照组,血清FT4、FT3水平显著低于甲减控制良好组及对照组(P<0.05)。12个月、24个月、36个月三组的TSH、FT4、FT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控制不佳组的发育商在新生儿期、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均明显低于甲减控制良好组及对照组(P<0.05)。甲减控制不佳组的体格发育在新生儿期、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均滞后于甲减控制良好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妇女经合理、规范治疗后,在妊娠期间维持甲状腺功能在正常水平(TSH<2.5mIU/L,TPOAb阴性),其子代的甲状腺功能、智力及体格发育与健康妇女的子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仍存在甲减或亚临床甲减的妇女其子代可出现短暂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并较长时间表现有智力和运动、体格发育滞后。提示筛查和积极治疗妊娠早、中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对优生优育十分必要,加强对患甲状腺疾病母亲及其孩子的管理有重要意义。
- 刘小莲邱文梁秋波冯娟黄善周张海业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子代甲状腺功能智力发育身体发育
- Turner综合征合并右肾重度积水一例被引量:1
- 2003年
- 患儿,女,3小时.因发绀2小时就诊.小儿足月自然产.出生体重3.85 kg.Apgar评分1分钟和5分钟均正常.生后1小时出现颜面青紫急来我院.
- 王京晶孟庆芸肖胜伟黄善周秦雨春
- 关键词:TURNER综合征合并症右肾重度积水新生儿病例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 儿童喘息性疾病血清特异性IgE指标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对儿童喘息性疾病(AD)血清特异性IgE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及病因,为其预防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Allergy Screen敏筛过敏原诊断试剂盒(Mediwiss Analytic Gmb H公司),敏筛过敏原检测仪,对患儿血清特异性IgE进行检测。结果:患儿食入性及吸入性过敏原在不同年龄段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岁年龄段患儿食入性过敏原(+)比例为45.33%,3~13岁年龄段患儿吸入性过敏原(+)比例为54.90%。喘息发作≥3次患儿吸入性过敏原中屋尘螨、狗毛、霉菌、猫毛的(+)比例显著高于喘息发作<3次患儿(P<0.05)。喘息发作≥3次患儿对≥2种过敏原(+)比例显著高于喘息发作<3次患儿和1种过敏原。结论:儿童发生喘息性疾病可能与屋尘螨、狗毛、霉菌、猫毛存在关联,对患儿开展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有助于喘息性疾病的临床诊疗。
- 杨文凤李海深黄善周
- 关键词:儿童喘息性疾病
- 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观察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60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反复喘息、胸闷咳嗽及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相比,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善周
- 关键词:氧驱动雾化吸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小儿哮喘疗效
- 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6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采取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鼻痒、喷嚏、鼻塞、流涕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过敏性鼻炎患儿采取孟鲁司特钠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可有效缓解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信赖并进一步推广。
- 杨文凤黄善周植旭丽
- 关键词: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儿童过敏性鼻炎
- 两种机械通气方法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比较常频通气和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NICU使用过常频通气或高频震荡通气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113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结果与通气前比较,两组患儿通气后的氧合指数均有显著提升(P<0.05),且高频振荡通气组治疗后的氧合指数均显著高于常频通气组(P<0.05)。两组的上机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频震荡通气可以有效改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但不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及时调整机械通气参数和规范医学操作对减少并发症有着关键的作用。
- 苏增玲温艳芬黄善周
-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常频通气高频震荡通气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