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幸然
- 作品数:20 被引量:89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模拟氮沉降增加对不同树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6年
- 土壤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分解者,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人类活动引起的氮沉降增加会直接或间接改变土壤微生物结构和功能,最终影响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于2012年5月起每月月初添加硝酸铵模拟不同梯度氮沉降(5.6、15.6、20.6 g N·m^(-2)·a-1),2013年4月中旬(雨季)和10月中旬(旱季)运用磷脂脂肪酸(PLFAs)法研究氮沉降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荷木(Schima superba)和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4个树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氮沉降水平的增加,土壤微生物总PLFAs降低,但细菌仍然是土壤微生物的优势类群。旱季土壤微生物PLFAs高于雨季。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含水率、p H和总氮具有显著相关性。雨季土壤微生物主要受p H和含水率影响,而旱季土壤微生物主要受养分的影响。氮沉降胁迫下,固氮树种海南红豆和马占相思土壤微生物PLFAs高于其他树种。采样时间、氮水平和树种对土壤微生物(总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PLFAs有显著影响,但没有显著改变土壤F/B值。因此,在研究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时,需综合考虑氮沉降时间效应、氮沉降水平和不同树种的影响,以便更好地为环境保护以及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科学依据。
- 黄幸然郭萍萍吴旺旺胡宝叶易志刚
- 关键词:磷脂脂肪酸放线菌树种
- 模拟大气氮沉降对不同树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又是土壤肥力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氮沉降影响土壤微生物生长和繁殖,使其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土壤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通过室内模拟自然氮沉降,运用磷脂脂肪酸技术,研究氮沉降对不同树种(荷木Schima superb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氮沉降条件下,细菌是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40%以上。采样时间和树种均对总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细菌生物量有显著影响。同一树种10月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总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高于4月。4月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马占相思最高(总土壤微生物生物量76.78 nmol·g-1、细菌生物量33.94 nmol·g-1、真菌生物量6.91 nmol·g-1、放线菌生物量8.38 nmol·g-1),荷木最低(总土壤微生物生物量57.89 nmol·g-1、细菌生物量24.79 nmol·g-1、真菌生物量4.16 nmol·g-1、放线菌生物量5.57 nmol·g-1);10月海南红豆最高(总土壤微生物生物量92.67 nmol·g-1、细菌生物量38.85 nmol·g-1、真菌生物量8.09 nmol·g-1、放线菌生物量9.27 nmol·g-1),荷木最低(总土壤微生物生物量71.10 nmol·g-1、细菌生物量30.79 nmol·g-1、真菌生物量4.90 nmol·g-1、放线菌生物量7.04 nmol·g-1)。采样时间和树种的交互作用对放线菌生物量有显著影响。总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铵态氮显著正相关,而真菌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显著正相关。结果对全球变化条件下生态系统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 郭萍萍郑丽丽黄幸然吴旺旺卓振华易志刚
- 关键词:氮沉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脂脂肪酸树种
- 不同环境因子对南方典型蔗田土壤羰基硫通量的影响
- 2017年
- 为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壤羰基硫(COS)的影响,本研究以南方典型蔗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室内模拟不同环境因子(温度、含水率和大气CO_2浓度),利用动态箱/GC-MS分析了原位和异位土壤COS通量。结果表明,土壤原位土和异位土COS通量差异较大,原位土COS吸收速率小于异位土,而释放速率大于异位土。土壤灭菌后COS的吸收显著降低,表明土壤COS吸收是一个生物过程。温度对异位土壤COS吸收影响较大,25℃异位土壤COS吸收最小,为100.4 pmol·m^(-2)·s^(-1);土壤含水量对原位土壤COS吸收影响最大,50%的土壤最大持水量条件COS吸收最小,为0.9 pmol·m^(-2)·s^(-1);大气CO_2浓度增加抑制原位土释放COS。因此,在研究土壤COS通量时,需综合考虑土壤结构、土壤温湿度和大气CO2浓度的影响。
- 印亮张丽丽陈鹭王贤凤黄幸然方熊易志刚
- 关键词:羰基硫环境因子
- 鼎湖山典型森林地表卤代烃通量对氮沉降的响应被引量:1
- 2016年
- 卤代烃(volatile halogenated organic compounds,VOX)是一类已被公认的大气环境污染物,能导致臭氧层空洞和温室效应。虽然海洋是卤代烃主要的源汇区,但是森林生态系统地表卤代烃通量对全球卤代烃循环也存在着重要贡献。全球氮沉降量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从而导致地表卤代烃源汇发生改变。本研究运用静态箱及大气预浓缩仪-GC-MS系统分析了鼎湖山马尾松林(PF)和季风常绿阔叶林(BF)地表卤代烃通量及其对氮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自然氮沉降下,马尾松林地表为卤代烃的汇,吸收速率最大的化合物为1,1,2-三氯乙烷,达-428.32 pmol·m-2·s-1;施氮促进卤代烃排放,且中氮效果显著,地表由"汇"变成"源";阔叶林地表为卤代烃的源,氮增加抑制其排放,部分卤代烃由"源"变为"汇",对照样地与氮处理样地存在显著差异。自然氮沉降下,林型间卤代烃通量存在显著差异,加氮后差异减弱甚至消失。加氮处理样地,马尾松林中氯乙烯与1,2-二氯丙烷、1,1,2-三氯乙烷显著相关,阔叶林中氯甲烷与氯乙烯、氯乙烷及氯苯显著相关,而氯苯与大部分被测卤代烃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部分卤代烃对氮沉降可能有相同的响应机制。自然氮沉降下,阔叶林卤代烃通量日变化无明显规律,但高氮处理样地,各化合物表现基本一致,在07:00出现释放小高峰,最大吸收则主要出现在13:00。
- 吴旺旺郑丽丽黄幸然胡宝叶易志刚
- 关键词:卤代烃氮沉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 凋落叶分解过程模拟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大气氮沉降所引起的全球变化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相对地上过程而言,其对于地下生态过程影响更为复杂。土壤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地下过程的主要分解者,在凋落叶分解过程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取马尾松(...
- 黄幸然
- 关键词:氮沉降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微生物生物量凋落叶
-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木本植物BVOCs释放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BVOCs)在近地表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中有重要作用,而大气CO2浓度上升对植物BVOCs释放有显著影响。利用Meta-analysis方法对已发表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发现:(1)总体而言,大气CO2浓度增加会导致不同木本植物(常绿与落叶)BVOCs释放降低;(2)就不同木本植物BVOCs释放而言,大气CO2浓度增加主要导致落叶植物BVOCs释放速率降低,而常绿植物则以增加为主;(3)就植物释放BVOCs种类而言,大气CO2浓度增加显著降低异戊二烯的释放速率,对单萜烯释放速率则无显著影响。结果可为阐明陆地生态系统BVOCs释放对全球CO2浓度增加的响应提供依据。
- 赖金美潘若琪刘燕飞黄幸然方熊靳少非易志刚
- 关键词:木本植物异戊二烯单萜烯
- 论高校社团文化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作用探析被引量:5
- 2012年
- 大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而普遍的大学生对加入社团的定位在于: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充分发掘自己的各种潜力,借此开阔视野,学习新鲜的知识,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作准备。然而社团工作本身却也普遍存在人员易大量流失,工作形式陈旧,活动僵化,范围狭窄,手段单一等弊端。跳出这些的缺失,正确处理好社团工作和自身学习的关系,也成为很多所谓大学"社团积极分子"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在总体承认社团工作对于大学生积极作用的前提下,综合分析高校社团文化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作用成为必要,下文将在大学生参与社团现状,大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作用,大学生参与社团的消极作用,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分析总结四个方面进行这个问题的阐述。
- 黄幸然
-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成长成才
- 福州城市及郊区冬、夏两季大气中多环芳烃特征研究被引量:11
- 2013年
- 2010年冬、夏两季,利用大流量采样器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D),分析了福州市大气中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水平、分布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福州城郊冬、夏两季大气(颗粒相+气相)中ΣPAHs浓度范围分别为115.45~187.76ng.m-3和45.55~59.20 ng.m-3,整体而言,气相显著高于颗粒相,冬季高于夏季;冬季城区高于郊区,夏季城区则低于郊区,但城郊区差异不显著;气相中PAHs比例夏季高于冬季.整体而言,气相中PAHs主要以2~4环化合物组成,颗粒相中则以4~6环化合物为主.冬季气相中PAHs主要以3环化合物为主,夏季主要以3环和4环化合物为主;颗粒相中PAHs组成无明显的季节特征.毒性当量因子法分析表明福州市空气质量状况总体良好.来源解析表明,福州大气PAHs主要为燃烧源,福州机动车燃料以柴油为主.
- 易志刚黄幸然毕峻奇郭萍萍郑丽丽
- 关键词:多环芳烃
- 不同光照条件下亚热带常见绿植对室内甲醛净化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甲醛作为一种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因其对人体健康影响严重而备受关注。室内绿植对甲醛去除有重要作用,而光照强度的改变会影响植物甲醛净化能力。本研究以9种常见亚热带室内观赏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玻璃箱甲醛密闭熏蒸法,对比研究植物对甲醛的净化能力,进一步探讨了光照和甲醛初始浓度对植物甲醛净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9种植物都具有净化甲醛的能力,且甲醛达到一定浓度时,植物对甲醛的吸收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其中,变叶木甲醛净化速率最高(90.84 ng·cm^(-2)·h^(-1)),白鹤芋、花叶万年青和麒麟尾次之,绿萝(23.44 ng·cm^(-2)·h^(-1))和发财树(32.47 ng·cm^(-2)·h^(-1))净化速率较差。在一定光强范围内,选定的其中4种植物甲醛净化速率随光照增强而显著增大,当光强达到200μmol·m^(-2)·s^(-1)时,花叶万年青和麒麟尾甲醛净化速率不再增大,而也门铁显著下降。高甲醛初始浓度范围内,白鹤芋和花泽万年青甲醛净化速率图随甲醛浓度增加而增加,而也门铁和麒麟尾甲醛净化速率则下降。综合分析表明白鹤芋和花叶万年青的甲醛净化能力较好,因此可根据室内光照强度和室内甲醛浓度来选择不同室内观赏植物。
- 赵振魏思桐马方园黄幸然易志刚
- 关键词:观赏植物甲醛光照强度
- 闽江水体和生物体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污染特征和来源解析被引量:7
- 2016年
- 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是一类难降解的环境污染物,可在生物体内蓄积并通过食物链传递,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以闽江下游河段水体(壁头到草霞洲)和14种生物体为研究对象,使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测量了其HCHs和DDTs残留量,并进行了组成特征和来源分析。结果表明:该河段水体∑HCHs和∑DDTs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1.031~1.804和0.767~1.156 ng·L^(-1),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且壁头高于草霞洲。两个采样点∑HCHs浓度表现为表层水高于深层水,溶解相高于颗粒相;∑DDTs浓度表现为表层水低于深层水,颗粒相高于溶解相。生物体中,HCHs质量分数为0.725~5.574 ng·g^(-1),以β-HCH为主,占27.8%~62.6%;DDTs质量分数为2.266~9.189 ng·g^(-1),以p,p'-DDT为主,占14.9%~43.6%。闽江生物体中残留量和生物富集系数DDTs高于HCHs,且均是鱼类>蟹类>沼虾类。其中,白条钝鰕虎鱼最大,白鲫鱼最低。HCHs和DDTs组成特征表明,闽江水体和生物体中α-HCH/γ-HCH比值分别为0.891~1.104和0.416~3.871,低于工业HCHs中α-HCH/γ-HCH比值,说明闽江HCHs主要来源于林丹的使用;而闽江水体和生物体中o,p'-DDT/p,p'-DDT比值分别为0.434~0.739和0.396~1.543,高于工业DDTs中o,p'-DDT/p,p'-DDT比值,说明闽江DDTs主要来源于历史残留,且可能存在三氯杀螨醇的输入。虽然闽江水体和生物体中HCHs和DDTs残留量相对较低,但由于其具有高生物富集性等特征,仍需对其加强监测,以保证闽江流域环境及水产品安全。
- 黄幸然吴旺旺胡宝叶易志刚
- 关键词:HCHSDD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