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敏
-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机采血小板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血液保护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异体机采血小板输注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GB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 66例行体外循环(CPB)下CAG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9)在CPB结束后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输注机采新鲜血小板1个治疗量。对照组(n=27)采取常规处理,未输注血小板及冷沉淀等纠正凝血障碍的血液制品。分别在肝素化前1 min(T0)、术后1 h(T1)、术后6 h(T2)和术后24 h(T3)取静脉血监测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CD62P阳性表达率、血小板计数、部分激活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并记录24 h内胸腔引流液量和血制品输注量。结果在CPB结束后输注血小板的观察组,术后1 h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内心包、纵隔胸腔引流液及血液制品输注量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CPB结束后,输注机采血小板能快速有效提高患者的凝血功能,促进桥血管吻合面的愈合;减少术后出血及血液制品的输注,从而降低患者的输血风险。
- 黄敏王艳钟岸程毅坚王湘刘晓峰
- 关键词:血小板输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血液保护体外循环
- 去白细胞输血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对肺损伤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去白细胞输血在体外循环(ECC)心脏手术中对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比较输注未去除白细胞血液与去白细胞血液ECC心脏手术患者各52例,观察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呼吸指数(RI)和X线胸片情况。结果术后RI和机械通气氧合指数及X线胸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对ECC心脏手术患者肺损伤无明显保护作用。
- 黄敏王艳刘晓峰
- 关键词:体外循环肺损伤去白细胞输血
- 去白细胞输血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 2009年
- 目的:探讨去白细胞输血在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心脏直视手术中对肺损伤的影响及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44例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根据输注血液成分的不同分为常规输血的对照组72例和去白细胞输血的实验组72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8d测定肌酸激酶及同功酶(CK,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功酶(LDH1),并观察围手术期机械辅助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X线胸片的变化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血清心肌生化指标比术前均明显提高,但两组之间的血清心肌生化指标、机械辅助通气时间、X线胸片、术后的RI、机械通气OI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白细胞输血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不能减轻心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并无助于缩短手术患者心肺损伤的康复时间。
- 黄敏雷震山
- 关键词:输血血液成分除去法
- 辐照血在老年人心血管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在老年人心血管外科手术中输注γ射线辐照血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以及输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和输血效果。方法:选择在体外循环(ECC)下施行心血管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66例输入辐照血作为辐照血组,辐照红细胞悬液由深圳市血液中心在血液采集后的第14天经25Gy剂量γ射线辐照,辐照单采血小板在输注当天经25Gy剂量γ射线辐照后提供。同时选择66例常规输血的ECC下心血管外科手术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输注辐照成分血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均明显升高,与输注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辐照血组输注辐照成分血后7~40d未发生发热、皮疹、腹泻、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在老年人心血管外科手术中应用经25Gy照射剂量的γ射线辐照血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TA-GVHD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且在提升Hb、RBC、PLT方面的疗效与输注未经照射的等量成分相同。
- 王艳黄敏洪旭君
- 关键词:辐照血老年人心血管外科手术疗效观察
- 冷沉淀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是临床最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在我国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占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55%。有医生认为,在进行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结束后。对患者输注冷沉淀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从而达到控制术后出血及减少患者术后用血的目的。
- 黄敏王艳刘晓峰钟岸
- 关键词:法洛四联症冷沉淀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术后出血
- 抗-Mur引起交叉配血不合1例被引量:1
- 2009年
- 黄敏喻琼刘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