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家妹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东莞市莞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疗效
  • 5篇骨折
  • 3篇内固定
  • 2篇医用胶
  • 2篇髓内
  • 2篇髓内钉
  • 2篇锁髓内钉
  • 2篇切除
  • 2篇切口
  • 2篇疗效比较
  • 2篇临床疗效
  • 2篇美容
  • 2篇美容效果
  • 2篇内缝
  • 2篇内缝合
  • 2篇内固定术
  • 2篇固定术
  • 1篇带锁
  • 1篇带锁髓内钉
  • 1篇胆囊

机构

  • 9篇东莞市莞城医...

作者

  • 9篇黎家妹
  • 6篇张少峰
  • 4篇黄雪章
  • 3篇方祥仔
  • 1篇李建元
  • 1篇钟惠梅
  • 1篇吴丽
  • 1篇刘激文
  • 1篇王智君
  • 1篇邹毅平
  • 1篇梁素娟
  • 1篇张少锋

传媒

  • 3篇现代诊断与治...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外固定与内固定法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对比研究外固定法与内固定法对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用外固定法治疗,对照组用内固定法,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95.8%)高于对照组(75.7%),P<0.05。结论外固定法相对于内固定法手术时间短,治疗效果好,促进了患者的康复进程,值得进一步推广。
张少峰黎家妹黄雪章
关键词:外固定器内固定器胫骨骨折
骨科手术切口医用胶黏合与内缝合的比较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切口应用医用胶黏合与内缝合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09年~2012年由本院相同医生组完成的180例骨科手术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切口处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患者切口采用医用胶黏合,对照组患者切口采用内分缝合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切口疼痛程度、甲级愈合率及患者对切口美容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短,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口在切口疼痛程度、切口美容满意度及切口甲级愈合率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手术切口应用医用胶,伤口愈合时间短,同时满足了患者对体表美容的要求,值得在临床推广。
黎家妹
关键词:骨科手术内缝合医用胶美容效果
带锁髓内钉与外支架固定用于Ⅱ度胫腓骨干开放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2年
将116例Ⅱ度胫腓骨干开放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外支架固定组和带锁髓内钉组,分别采用带锁髓内钉和外支架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带锁髓内钉组发生骨折延迟愈合1例,感染2例,无骨折短缩和旋转移位,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与外固定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血量、肿胀消除时间、愈合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严格掌握适应证,带锁髓内钉治疗Ⅱ度胫胫骨开放性骨折疗效优于外固定支架组,但带锁髓内钉手术相对较复杂,手术器械要求较外固定支架高,手术时间也较长。
张少峰黎家妹黄雪章
关键词:带锁髓内钉外支架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观察及评估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84例有移位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石膏外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优良率、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优良率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疼痛、踝关节稳定性、行走能力、跑步能力、工作能力、活动范围、放射学结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效果更为可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少峰方祥仔黎家妹黄雪章黎银英梁素娟钟惠梅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疗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切除部分真皮缝合、医用胶黏合伤口对减少切口瘢痕的改善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选择切除部分真皮缝合加医用胶黏合切口与直接缝合加医用胶黏合切口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我院200例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全部患者按其伤口的处理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切除部分真皮缝合加医用胶黏合切口,对照组采用直接缝合加医用胶黏合切口,对比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切口愈合均良好,观察组切口愈合后瘢痕增生较少,痒感比对照组轻,切口美容满意度高,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合对照组患者在切口疼痛程度、切口甲级愈合率和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切口应用切除部分真皮缝合加医用胶黏合切口,能显著减少术后早、中、远期瘢痕形成,减少痒感,缩短手术时间,并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和避免了患者拆线的痛苦,同时患者对体表美容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黎家妹张少峰王智君
关键词:内缝合医用胶美容效果
四肢开放性骨折并发症感染的危险性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在骨伤科就诊、经细菌培养明确诊断为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创面感染的8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开放性损伤25例,闭合性损伤58例。按照骨折类型与周围软组织损伤程度,将治疗方法分为3组: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A)组19例(均为闭合性骨折),传统解剖型钢板内固定(B)组24例,外固定器(C)组30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31(平均15.3)个月,骨愈合时间9~14(平均10)w。3组在临床疗效、放射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都有明显差异,以A组的疗效最佳。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合并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贯穿于发病到治疗的全过程,应加强相关健康知识的普及,减少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黎家妹张少锋方祥仔
关键词:四肢开放性骨折并发症
交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手术的效果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82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法进行治疗)和对照组(外固定支架术进行治疗)各41例,观察并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功能恢复时间、骨折痊愈时间均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效果明显优于外固定支架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张少峰方祥仔黎家妹黄雪章黎银英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临床疗效
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对髌骨骨折患者应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2月所收治的共80例髌骨发生骨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选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选用钢丝环扎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以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治疗组术后6个月优21例,良8例,差11例,优良率为72.5%;12个月优27例,良11例,差2例,优良率为95.0%。对照组术后6个月优16例,良7例,差17例,优良率为57.5%;12个月优20例,良13例,差7例,优良率为8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治疗效果确切,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上继续推广使用。
黎家妹
关键词: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髌骨骨折
直视微创无痛技术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2009年
目的:探讨减轻胆囊切除术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的方法和技巧。方法:应用冷光源拉钩暴露系列器械、分离钩、钛夹、术后镇痛泵和固定手术步骤、技巧,完成胆囊切除术122例。结果:微小切口(2.5~3.5cm)113例,小切口(4~4.5cm)9例,无死亡病例,胆道微损伤1例,平均手术时间短,术后无痛或微痛。结论:直视下微创无痛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适应证广、患者创伤轻、痛苦小、术后康复快、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推广。
刘激文李建元黎家妹张少峰邹毅平吴丽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微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