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剑锋

作品数:15 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翼状胬肉
  • 4篇胬肉
  • 3篇视网膜
  • 3篇视网膜病
  • 3篇视网膜病变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网膜
  • 3篇教学
  • 3篇复发
  • 3篇复发性
  • 3篇复发性翼状胬...
  • 2篇地塞米松
  • 2篇学法
  • 2篇血管
  • 2篇眼底
  • 2篇眼科
  • 2篇植入
  • 2篇术后
  • 2篇青光

机构

  • 15篇石河子大学医...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无锡市第二人...

作者

  • 15篇丁剑锋
  • 11篇李璐
  • 8篇杨炜
  • 2篇张奕霞
  • 1篇邱明磊
  • 1篇罗远湘
  • 1篇练海东
  • 1篇李娜

传媒

  • 5篇农垦医学
  • 4篇眼科新进展
  • 2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眼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化血红蛋白对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对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7年9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一附院眼科经散瞳眼底检查、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luoresceinFundus Angiography, 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检查确诊的DME患者62例(68眼)作为研究对象,激光术前三天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根据HbA1c水平将糖尿病黄斑水肿分为低HbA1c组(HbA1c ≤ 7.0%) 32例(35眼)和高HbA1c组(HbA1c > 7.0%) 30例(33眼),两组患者黄斑区均进行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两次,激光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月,2月,3月,自身对比及组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黄斑中心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 CMT)、黄斑总容积、黄斑10?范围内视网膜光敏感度的变化。结果:低HbA1c组及高HbA1c组DME经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一月后黄斑容积,黄斑中心厚度降低,黄斑中心视网膜光敏感度,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较术前均有显著差异(P < 0.05)。术后两月,三月两组CMT、黄斑总容积部分增加,高HbA1c组增加更明显,较低HbA1c组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三月组间比较BCVA、黄斑中心视敏感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DME疗效肯定,糖化血红蛋白的良好控制有利于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效果的巩固。
张奕霞练海东丁剑锋李娜
关键词:糖尿病黄斑水肿糖化血红蛋白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观察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8例MG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物理清洁方式清理眼睑,同时饭后温水送服盐酸多西环素片0.1 g,每日2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长约1.0~1.5 cm,涂入结膜囊,每日4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眼睑观察评分、症状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1%vs.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眼睑观察评分、症状评分、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眼睑观察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症状评分、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治疗MGD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丁剑锋罗远湘李璐
关键词:睑板腺功能障碍安全性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翼状胬肉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翼状胬肉作为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以手术为主。然而翼状胬肉切除术后高复发率倍受关注,为降低复发率,国内外眼科学工作者从手术方式、物理治疗及药物治疗方面进行着大量研究。本文就近年来翼状胬肉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维方向。
李璐杨炜丁剑锋
关键词:翼状胬肉
复发性翼状胬肉中MUC5AC的表达与泪膜稳定性的相关研究
2010年
目的:检测粘蛋白MUC5AC在复发性翼状胬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粘蛋白MUC5AC与翼状胬肉术后泪膜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例正常结膜组织、6例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及22例复发性翼状胬肉组织中粘蛋白MUC5AC的免疫学定位及表达,所有病例术前均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Schirmer)试验,分析MUC5AC在复发性翼状胬肉中的表达与BUT、Schirmer实验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结膜组织、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及复发性翼状胬肉组织的Schirmer试验、BUT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5AC在正常结膜组织、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及复发性翼状胬肉组织的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性翼状胬肉组MUC5AC阳性细胞计数与正常结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MUC5AC的表达与BUT呈负相关;r=0.616。结论:粘蛋白MUC5AC在复发性翼状胬肉中高表达与翼状胬肉术后泪膜稳定性下降有关。
李璐丁剑锋杨炜
关键词:复发性翼状胬肉MUC5AC泪膜破裂时间
复发性翼状胬肉中MUC5AC与iNOS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检测MUC5AC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c oxide synthase,iNOS)在复发性翼状胬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MUC5AC和iNOS在翼状胬肉复发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例正常结膜组织、6例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及22例复发性翼状胬肉组织中MUC5AC和iNOS的免疫学定位及表达,所有病例术前均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SchirmerⅠ试验,并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结膜组、原发性翼状胬肉组及复发性翼状胬肉组的SchirmerⅠ试验结果分别为(10.86±0.80)mm、(9.97±0.34)mm、(9.32±0.51)mm,BUT分别为:(10.40±0.16)s、(9.65±0.26)s、(9.00±0.55)s,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复发性翼状胬肉组中MUC5AC的着色强度与正常结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5AC阳性细胞数与正常结膜组和原发性翼状胬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经半定量分析,3组间iNOS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分析,MUC5AC的表达与BUT呈负相关(r=0.616,P<0.01),与iNOS呈正相关(r=0.385,P<0.05)。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泪膜稳定性下降、杯状细胞形态功能发生改变、MUC5AC的高表达可能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有关。
李璐杨炜丁剑锋张奕霞
关键词:复发性翼状胬肉MUC5ACINOS泪膜稳定性
青光眼滤过术后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后低视力原因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后低视力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75例(75眼)青光眼滤过术后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手术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结果白内障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0.3者38例(38眼),其中2例(2眼)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0.05,36例(36眼)视力为0.05~0.3。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术前及白内障术后视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6例(36眼)患者低视力发生原因:青光眼性视网膜视神经损害17例(17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6例(6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4例(4眼)、黄斑囊样水肿3例(3眼),其他眼底病变6例(6眼)。未脱盲2例(2眼)患者为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再行白内障手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为青光眼性视网膜视神经损害、白内障术前已经存在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
杨炜李璐邱明磊丁剑锋
关键词:青光眼滤过术白内障摘除低视力
多轨教学模式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2
2020年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眼科教学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国民的广泛关注,而眼科教育方式方法也列入到重点教改范围内。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我国眼科教学现状进行简要概述、总结多轨教学模式中四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多轨教学模式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眼科临床教学提供参考。
丁剑锋李璐
关键词:眼科教学教学应用
CBL结合TBL双轨制教学法在眼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CBL结合TBL双轨制教学法在本科医学生眼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石河子大学临床医学2019级本科生119名,纳入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CBL结合TBL教学法,n=60)、对照组(CBL教学法,n=59)。两组学生采用期末成绩(60%基础理论+40%见习课两次阶段测试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各组学生参与眼科临床见习的体验感。结果:试验组见习生期末成绩、基础理论成绩、阶段测试Ⅱ的成绩(95.34±8.26)分、(93.23±5.14)分、(95.24±4.26)分均高于对照组(89.28±3.34)分、(90.25±7.36)分、(80.12±7.8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见习生对评价指标“提高自主学习效率、加强理论知识、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文献综述能力、培养团队意识及锻炼PPT汇报能力”的认可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临床见习带教,CBL联合TBL双轨制教学法更能提高学生学习自主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团队意识及个人医学素养,教学效果更优。
李璐章磊丁剑锋
关键词:临床见习教学TBL教学法CBL教学法
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毕前房注射地塞米松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评价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毕前房注射地塞米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98例(120眼),由同一医师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8例(60眼)术毕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0.5 m L(2.5 mg)球结膜下注射;试验组50例(60眼)术毕前房内注射0.1m L(0.5 mg)地塞米松注射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前房反应、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六角形细胞比率的差异。结果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 d、3 d最佳矫正视力试验组比对照组效果更好,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术前,术后1 d、3 d、1周、1个月、3个月眼压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术后1 d、3 d、1周前房炎症反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眼前房炎症反应较轻;对照组与试验组术后3 d、1周、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及变异系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较试验组术后细胞密度明显降低,六角形细胞百分比下降,变异系数增高。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毕前房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是安全有效的,对术后短期内获得最佳矫正视力、减轻前房反应、减少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李璐丁剑锋杨炜
关键词:青光眼滤过术前房地塞米松注射液
用激光光凝眼底疗法联合口服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分析用激光光凝眼底疗法联合口服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86例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激光光凝眼底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激光光凝眼底治疗的基础上让其服用卵磷脂络合碘片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2.79%,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激光光凝眼底疗法联合口服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丁剑锋
关键词:卵磷脂络合碘片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