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晓昆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白求恩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镜
  • 2篇电镜观察
  • 2篇蠕形螨
  • 2篇扫描电镜观察
  • 1篇扫描电镜
  • 1篇皮脂
  • 1篇皮脂蠕形螨
  • 1篇毛囊
  • 1篇毛囊蠕形螨

机构

  • 2篇白求恩医科大...

作者

  • 2篇李芳
  • 2篇丁晓昆
  • 1篇王彦平

传媒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年份

  • 1篇1992
  • 1篇199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毛囊蠕形螨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2
1990年
用扫描电镜对毛囊蠕形螨一些微细结构进行了补充观察,首次描述了闭锁的雌、雄性生殖孔及尾部嵴状皮纹等结构。同时描述了毛囊蠕形螨的背基刺为铆钉形,触须跗节上的腹侧爪向腹侧弯曲。还观察了背足体毛、爪距(新命名)和股距等结构,并推测后者具有防止虫体受外力作用被动离开毛囊的功能。本文报道了一类外形与皮脂蠕形螨相似的毛囊蠕形螨,并提出了两者之间的鉴别方法。文中还讨论了口下板的结构,以及颚体长度的变化问题。
丁晓昆李芳
关键词:蠕形螨毛囊蠕形螨电镜
皮脂蠕形螨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2
1992年
本文首次报道应用扫描电镜对皮脂蠕形螨某些形态结构进行的观察和描述。发现下列形态结构在两种人体蠕形螨的鉴别上意义较大:除颚体和足体的特异形态外,还包括背基刺、口下板、口孔、足体背面和背足体毛、须跗节上的爪、足爪和末体尾端的皮纹等。根据足节粗壮发达,推测其运动能力较强,足节上的利爪对周围组织可造成一定的损伤。本次观察还描述了雌虫背足体毛,根据背足体毛的形态结构的特点,推测可能是某种化学感受器。
丁晓昆李芳王彦平
关键词:皮脂蠕形螨扫描电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