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哌替啶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形态
  • 2篇GFAP表达
  • 2篇齿状回
  • 1篇蛋白
  • 1篇星形
  • 1篇星形胶质
  • 1篇酸性蛋白
  • 1篇体视学
  • 1篇体视学参数
  • 1篇微镜观察
  • 1篇胶质
  • 1篇胶质纤维酸性
  • 1篇胶质纤维酸性...

机构

  • 2篇南通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

作者

  • 2篇姚健
  • 2篇高永涛
  • 2篇丁锦云
  • 1篇曹苏
  • 1篇王晓冬
  • 1篇曾因明
  • 1篇高宜录

传媒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国外医学(麻...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哌替啶不同给药时程对SD大鼠齿状回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和GFAP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哌替啶不同给药时程对SD大鼠齿状回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C)组、单次给药1d处死(D1)组、重复给药7d处死(D7)组和重复给药14d处死(D14)组。各组在末次给药24h后经心脏灌注取脑。免疫组化检测GFAP,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测定齿状回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及体视学参数。结果D1组GFAP表达水平增加,平均细胞面积减小,细胞个数增加,细胞形态复杂,侧枝增多;D7组GFAP表达水平较D1组有所下降,但仍高于C组,细胞的侧枝开始减少;而D14组GFAP表达水平与C组相仿,细胞胞体皱缩,面积缩小,侧枝更少。结论哌替啶不同给药时程对SD大鼠齿状回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和GFAP表达的影响不尽相同。
高永涛曹苏姚健丁锦云
关键词:哌替啶齿状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哌替啶对大鼠齿状回星形细胞形态和GFAP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哌替啶对SD大鼠齿状回星形细胞形态和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 单次注射不同剂量哌替啶2 4h后及以8mg/kg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经心脏灌注、取脑。GFAP免疫组化,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测定齿状回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及体视学参数。结果 ①小剂量哌替啶对大鼠齿状回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及其GFAP表达无影响,大剂量(>8mg/kg)时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显著增加(P <0 0 5 ) ,单位体积内GFAP阳性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平均细胞面积有所减小。②大剂量(8mg/kg)哌哌替啶给药1d后GFAP的水平增加,GFAP阳性细胞开始增生和分化,给药3d后GFAP的水平继续增加,伴细胞数目增加、体积肥大、侧枝增多,给药7d后GFAP的水平增加达到最高峰,细胞数目进一步增加、体积更肥大、侧枝更丰富,给药14d后GFAP的水平又恢复到正常水平,细胞数目,大小,形态也恢复到给药前正常水平。结论 单次注射哌替啶对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影响呈剂量依赖性;小剂量哌替啶对大鼠齿状回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及其GFAP表达几乎无影响,大剂量时呈时间依赖性影响。
高永涛曾因明丁锦云高宜录姚健王晓冬
关键词:GFAP表达细胞形态哌替啶齿状回体视学参数微镜观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