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丘日阳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康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双相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抑郁症患者
  • 1篇应激
  • 1篇躁狂
  • 1篇中介
  • 1篇中介作用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能力
  • 1篇社会支持
  • 1篇双相躁狂
  • 1篇双相障碍
  • 1篇睡眠
  • 1篇睡眠质量
  • 1篇酸钠
  • 1篇喹硫平
  • 1篇氯丙嗪
  • 1篇家庭
  • 1篇焦虑

机构

  • 4篇深圳市康宁医...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深圳大学

作者

  • 4篇丘日阳
  • 2篇杨颖佳
  • 2篇位照国
  • 1篇刘铁榜
  • 1篇周云飞
  • 1篇方亚明
  • 1篇王秋玲
  • 1篇杨和增
  • 1篇闫小华
  • 1篇戎笛声
  • 1篇梁杰
  • 1篇周娇艳

传媒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精神障碍对社区人群功能残疾和能力影响的横向比较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通过调查社区普通人群,横向比较不同精神障碍的终生罹患对社区人群的功能残疾(WHODAS)和能力的影响差异。方法:对大型区域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再次分析,计算社区人群的世界卫生组织功能残疾水平和家庭社会能力自评和过去1年低效工作日的时间损失,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分析的方法进行不同精神障碍终生罹患分组组间比较。结果:精神障碍诊断终生患病率为精神病性障碍1.4%,双相障碍1.4%,抑郁障碍6.5%,焦虑障碍7.6%,强迫障碍1.5%。WHODAS总分平均值(38.37±8.69)分,精神病性障碍、双相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和无精神障碍诊断人群的WHODAS总分分别为(43.13±11.63)分、(45.82±19.44)分、(42.54±14.39)分、(41.20±13.38)分、(40.29±8.87)分、(37.70±7.37)分,WHODAS总分和各因子评分以及家庭社会能力自评水平在各精神障碍和无精神障碍评分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WHODAS各指标以精神病性障碍、双相障碍和抑郁障碍分组与其它组别间差异显著,家庭社会能力自评等级和过去1年低效工作日损失天数则以双相障碍最突出。结论:本研究通过横向比较社区普通人群中常见五大精神障碍的生命功能残疾水平和家庭社会生活能力损害验证了在整体残疾水平上精神病性障碍的严重影响,发现在家庭社会生活能力损害方面双相障碍终生罹患患者的主观能力效能感要比其他精神障碍更严重,也比临床疾病性质严重度和临床经验评估更突出,未来需要更加关注双相障碍的家庭社会生活康复来提高预后。
位照国戎笛声杨颖佳丘日阳李欣
关键词:功能残疾双相障碍
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躁狂的对照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入组的80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治疗组采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对照组采用氯丙嗪联合丙戊酸钠,进行为期6周的疗效及副反应比较。采用躁狂量表、副反应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6周末时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BRM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减低(P<0.01);临床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0.00%,治疗组为85.0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4,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5.00%)显著低于对照组(67.50%)(x2=8.46,P<0.01)。结论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少,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适合临床应用。
杨和增丘日阳王秋玲
关键词:喹硫平丙戊酸钠氯丙嗪双相躁狂
社会支持在压力与睡眠质量的中介作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在压力与睡眠质量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有助于通过中介途径促进医护人员的睡眠质量。方法在深圳市康宁医院两个院区的护理人员中完成问卷收集,共纳入179名参与者,使用问卷了解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程度、心理健康水平和睡眠质量。结果本研究调查的179名护理人员中,38名(21%)报告压力应激症状;57名(32%)报告了抑郁症状;6名(34%)报告焦虑症状。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主观支持与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睡眠质量呈正相关(P<0.01);主观支持与压力应激、焦虑、抑郁呈负相关(P<0.01);客观支持与支持利用度呈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压力应激、焦虑、抑郁对睡眠质量起到负向预测作用,压力应激对睡眠质量有影响(P<0.05)。中介分析发现,社会支持利用度在压力应激与睡眠质量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效应,Bootstrap 95%CI=(-0.058,-0.001),结果不包括0,中介模型成立。结论压力应激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其中社会支持尤其是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对睡眠质量起着中介作用。
王琪牟艳丽丘日阳
关键词:社会支持睡眠应激
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抑郁症患者归因方式的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比较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抑郁发作的归因方式差异。方法:评估广泛性焦虑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正常对照组各90例的归因方式,并比较其差异。结果:对负性事件的结果归因方式正常人倾向于外归因、不稳定性和特定性归因,抑郁发作患者对负性事件的归因方式倾向于内归因、持久性和全面性归因,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对负性事件的归因方式倾向于内归因、不稳定性和特定性归因(F=13.051,P=0.001;F=31.142,P=0.000;F=3.910,P=0.025);对正性事件的归因方式抑郁症患者倾向于外归因(F=3.898,P=0.023),广泛性焦虑障碍对正性事件的内归因、不稳定性和特定性归因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2,P=0.226;t=1.481,P=0.230;t=0.999,P=0.371);归因方式中全面性和持久性、内在性相互关联(r=0.278,P<0.05;r=0.301,P<0.05),但持久性和全面性归因相关最明显(r=0.428,P<0.01)。结论:归因方式可作为临床上鉴别诊断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抑郁发作的心理学指标,其中内归因影响最大,持久性和全面性归因明显相关。
周云飞刘铁榜刘妹位照国周娇艳方亚明闫小华杨颖佳梁杰丘日阳
关键词:广泛性焦虑障碍抑郁症归因方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