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兰芳 作品数:29 被引量:19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中央地质勘查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全息电磁勘探在隐伏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近十年来,中国的找矿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技术难题,在隐伏矿和老矿区找矿中更为突出。基于岩石电磁属性的电法勘探技术是矿产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勘探深度大、勘探效率高和高分辨率等特点,环境友好、适用地形... 何兰芳 查亚兵 赵雪峰 陈儒军关键词:隐伏矿 地质条件 文献传递 矿床电磁学:从资源勘探走向系统分析 矿产资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矿床学研究重点已传统的资源勘查、成因矿床学研究过渡到成矿系统分析,一些前沿研究已开始涉及地球系统甚至行星矿产研究,给矿床地球物理带来了新课题。电磁勘探法源于金属矿勘探,已成为矿床地球... 何兰芳 王绪本 何展翔关键词:成矿系统分析 矿床学 电磁学 勘探突破 文献传递 豆荚状铬铁矿电磁法勘探:以罗布莎为例 豆荚状铬铁矿是铬铁矿的主要类型之一,中国的铬铁矿都是豆荚状铬铁矿。由于普遍发育在碰撞、挤压的构造环境,尖灭再现严重,豆荚状铬铁矿是一个全球性的勘探难题。罗布莎出产我国90%以上的铬铁矿,但矿山面临严重的资源接替危机,先期... 何兰芳 陈凌 陈儒军 肖八一关键词:豆荚状铬铁矿 电磁法 勘探 AMT 罗布莎 文献传递 富有机质页岩的电磁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正>富有机质页岩(organic rich shale,或organic shale)又称炭质页岩,属于黑色页岩,指有机质含量较高(通常TOC>2%)或可燃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页岩,也包括夹在其中的薄层粉砂岩。页岩气指... 何兰芳 陈凌 汪正江 王绪本 徐礼贵 刘雪军关键词:电阻率 有机质含量 文献传递 新疆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床成因和南部地区隐伏矿预测——来自地质、遥感和地球物理的证据 被引量:1 2023年 新疆可可托海是世界著名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该矿床的成因长期存在争议,资源已枯竭多年,其成矿理论及找矿工作均亟待突破。我们对矿区中—上奥陶统哈巴河群变质岩和三叠纪稀有金属花岗岩进行了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并开展了矿区遥感数据解译和地球物理测量工作。结果表明,哈巴河群变质岩以云母片岩为主,与大陆上地壳微量元素含量相似,若以此作为花岗质岩浆的源岩,很难通过部分熔融直接形成含矿熔体;三叠纪稀有金属花岗岩由白云母钠长花岗岩和少量钠长花岗岩组成,其岩浆源于地下深处,在向上运移过程中,经过结晶和流动分异作用,形成富挥发分的含矿岩浆,异地侵位形成稀有金属花岗岩岩枝,矿区存在花岗岩-伟晶岩成矿系统。遥感数据解译显示,矿区发育多个环形影像,这些影像是深部环形构造在浅部的反映,已知的伟晶岩脉及稀有金属花岗岩均赋存其中,指示矿区含矿岩浆活动可能与深部环形构造有关。大地电磁测深显示,在矿区15km以下深处发育低电阻率异常体,反映深部可能存在残余的岩浆房或局部熔融带,矿区花岗质岩浆源于此处;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显示,在矿区南北环形构造的深部均存在低电阻率异常。基于上述地质-遥感-地球物理的研究结果,我们预测在矿区之南的环形构造深部有断裂构造及含矿岩浆活动,其中可能有隐伏稀有金属矿体的存在。 申萍 何兰芳 何兰芳 潘鸿迪 冯浩轩 潘鸿迪 李昌昊 马华东 曹冲 白应雄关键词:遥感异常 地球物理异常 隐伏矿 铬铁矿地球物理勘探: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2023年 铬铁矿是关键金属铬唯一可经济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层状铬铁矿和蛇绿岩中的豆荚状铬铁矿两种类型,其中豆荚状铬铁矿矿体规模小、发育不规律,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勘探难题。由于铬铁矿特殊的经济战略地位,美国、欧洲、苏联和中国都非常重视铬铁矿地球物理勘探。铬铁矿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发展始于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发展了以重力、磁法为主导的铬铁矿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地震、电法也被应用。这一阶段在苏联乌拉尔肯皮尔赛等超大型蛇绿岩型隐伏铬铁矿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在其他矿区取得一定的进展。自21世纪以来,高精度的便携式仪器和新兴地球物理技术逐渐运用到铬铁矿地球物理勘探,综合地球物理成为铬铁矿勘探的主流方法,在我国罗布莎等多个岩体隐伏铬铁矿勘探中取得突破,在印度、阿尔巴尼亚等国家也取得进展。本文回顾了铬铁矿地球物理勘探的发展历程,综述了铬铁矿岩石物理特征与测量方法、重磁勘探主要应用及存在问题、电磁法勘探的主要方法,并重点介绍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在罗布莎铬铁矿的探测效果和电磁法勘探模式,展望了张量CSAMT技术、磁异常模量反演、高光谱遥感、高密度激电、无人机物探等有望在铬铁矿地球物理勘探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前沿技术。 何兰芳 李亮 刘鸿飞 陈凌 陈凌 王绪本 王绪本 陈儒军 姚红春关键词:铬铁矿 地球物理勘探 岩石物理 重磁勘探 电磁法勘探 高分辨电阻率成像在铁路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7年 介绍了两个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技术在中国西南铁路勘察中的应用实例。数据采集采用supersting~R8/IP高密度电法仪,采用5m道距,每个排列84道。依据野外装置试验结果,固定测量电极(MN)的施伦贝尔排列方式,随供电电极距(AB)增大,采集的数据质量变差,因而采用不同测量偶极距的施伦贝尔排列。在XM的应用实例中,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成功探测了喀斯特地貌区的浅地表结构,查明暗河和多处溶洞,探测结果表明:暗河区发育较大范围的低阻,岩溶主要表现为低阻圈闭特征。在DF的实例中,高密度电法主要用于探测隐伏的煤层和采空区,结果表明:煤层和软质岩类具有明显的低阻特征,在灰岩区有显著的电阻率差异,但由于煤层和采空区都呈现显著的低阻特征,因而高密度电法在探测煤层中的小采空区依然有较大的难度。试验结果表明,即便采用0.5m的道距,依然难以圈定采空区的形态和精确位置。 王思桐 李坚 曹礼刚 曹云勇 雷旭友 魏栋华 何兰芳关键词:勘察 暗河 全息电磁勘探在隐伏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2015年 近十年来,我国的找矿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技术难题,在隐伏矿和老矿区找矿中更为突出。基于岩石电磁属性的电法勘探技术是矿产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勘探深度大、勘探效率高和高分辨率等特点,环境友好、适用地形条件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由于电磁勘探方法手段复杂,种类繁多,针对不同的勘探目标有不同的手段或技术组合,出现了时频电磁法(He et al.,2005)、广域电磁法(何继善,2010)、伪随机电磁法(何继善,2010)等包含多种电磁方法的技术包。本文提出以高密度、 何兰芳 查亚兵 赵雪峰 陈儒军关键词:电磁勘探 隐伏矿 资源勘查 矿产勘探 勘探目标 勘探深度 富有机质页岩的电磁学特征及组分成因分析 富有机质页岩是我国页岩气研究和开发的热点,但大多数有利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制约了地震勘探的应用,因而电法勘探在其中可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电法勘探的前提和基础,富有机质页岩的岩石电磁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页岩气电法勘探资料解释... 何兰芳 陈凌 汪正江 王绪本关键词:TOC 白云鄂博稀土白云岩电磁学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024年 白云鄂博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矿,也是我国著名的铁矿区。稀土白云岩是白云鄂博稀土矿主要赋矿岩体,大部分铁矿也赋存于其中。然而,稀土白云岩的岩石电磁学特征至今没有清楚的认识,影响了电磁法勘探资料解释及稀土白云岩发育规律的认识。本文测量了白云鄂博稀土白云岩、铁矿石样品和部分围岩的岩石复电阻率,为分析岩矿石复电阻率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还测量了样品的磁化率数据。利用手持XRF分析仪对样品进行成分粗分析,部分样品进行了主微量分析和显微镜下分析。结果显示,矿区岩石电阻率变化范围跨度大,而且相同岩性岩石电阻率差异较大。矿区围岩与矿石(铁、稀土)之间有较为明显的磁化率差异、轻稀土元素含量(LREE:La、Ce、Pr、Nd)差异显著。岩石组分与岩石电磁属性的交汇结果显示,岩石磁化率与岩石Fe_(2)O^(T)_(3)含量正相关。镜下分析发现,磁铁矿的分布与联结程度影响白云鄂博铁矿石电阻率。白云鄂博稀土白云岩具有中高阻、甚至高阻特征,岩石中大量发育的高阻矿物是影响其电磁学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岩石电磁学分析为白云鄂博电磁法勘探数据解释和隐伏矿预测提供了重要的岩石物理依据。 李亮 何兰芳 杨占峰 徐亚 赵永岗 徐亚 赵剑 刘春龙关键词:白云鄂博 稀土 白云岩 复电阻率 磁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