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叔涛

作品数:16 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云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政治法律
  • 6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2篇民族
  • 4篇民族过程
  • 3篇同化
  • 3篇民族理论
  • 3篇民族认同
  • 3篇民族问题
  • 2篇心理
  • 2篇心理沟通
  • 2篇文化
  • 2篇民族关系
  • 2篇民族同化
  • 2篇民族政策
  • 1篇独立性
  • 1篇多民族
  • 1篇多民族国家
  • 1篇心理分析
  • 1篇兄弟
  • 1篇兄弟姐妹
  • 1篇彝族
  • 1篇渊源

机构

  • 13篇云南民族大学
  • 3篇云南民族学院
  • 2篇云南中医学院

作者

  • 16篇何叔涛
  • 1篇杨军
  • 1篇王志红
  • 1篇谢薇
  • 1篇亓光勇
  • 1篇杨婷婷

传媒

  • 3篇黑龙江民族丛...
  • 2篇民族研究
  • 2篇云南民族学院...
  • 2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社会主义论坛
  • 1篇广西社会主义...
  • 1篇云南社会主义...
  • 1篇第一届人类学...
  • 1篇世界中医药学...
  • 1篇2011民族...
  • 1篇民族学人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族过程中的同化与认同
一"民族过程"、"民族同化"、"民族认同"是民族研究三个常用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其中"民族过程"和"民族认同"在我国学术界中广为使用的时间并不长,因而在权威性的辞典和工具书上没有收录解释。而"民族同化"一词虽然在我国民族研...
何叔涛
文献传递
对20世纪在中国最有影响的三大民族定义的简要评析被引量:2
2009年
汉文"民族"一词自19世纪末开始出现并广泛使用,而中国学术界对"民族"认识的深化,在20世纪也经历了由梁启超介绍布伦奇里的民族定义到孙中山提出自己的民族定义,再到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在中国产生广泛的影响的过程。而最终中国共产党人在批判性地继承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民族定义的表述。布伦奇里(Bluntcchli,Johann Kaspar)的定义,经梁启超翻译介绍并充实,具有强调民族过程重视民族起源的特点,但将肢体形状当作民族要素,并把没有文字的民族排除在外却是其定义的谬论。孙中山的定义,与其三民主义的学说密不可分,但其民族形成"五种力"学说,当为解释异源同流的复合民族即"国族"形成过程,不应理解成为单一民族的特征和构成要素。斯大林的定义在中国影响最广,一直被当作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定义而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在50年代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中,却不能生搬硬套,故中国的民族识别实际上突破了斯大林定义的局限,克服了其定义的缺陷。费孝通解读的"共同心理素质"实为"民族心理认同"而并非斯大林所说的"民族性格"。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理论学术界质疑斯大林民族定义的学术争论,并非完全受前苏联和西方的影响和冲击,而是50年代中国民族识别中,理论和现实相悖的深刻反思。这种反思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并坚持了中国民族理论研究的话语权。
何叔涛
关键词:孙中山斯大林民族定义民族识别
民族医药文化研究中的心理沟通
各具鲜明特色的民族医药文化,体现着不同生存条件下的民族健康智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民俗是民族医药文化的主要载体,实地调研和实际体验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心理沟通是研究结论真实性、可靠性的重要保证,...
王志红何叔涛谢薇
关键词:民族医药心理分析文化特色
文献传递
试论民族问题在社会发展中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重要性被引量:7
2004年
长期以来囿于“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的教条 ,用民族问题与阶级斗争的联系性来否定民族问题的相对独立性是我们难以真正重视民族问题的思想根源。而民族问题的相对独立性是不容忽视的。民族问题的实质是民族交往的负效应。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与长期性以及社会主次矛盾的易位都决定了民族问题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 ,因而不能把民族问题的实质视为其他社会问题。民族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相联系 ,但旧的民族矛盾解决了 ,还会产生新的民族矛盾 ,直至民族的彻底消亡。
何叔涛
关键词:民族问题相对独立性民族理论民族矛盾
南诏大理时期的民族共同体与兼收并蓄的白族文化被引量:8
2003年
南诏大理政权建立 5 0 0余年的历史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针对学术界关于南诏王室族属的争论 ,笔者认为建立南诏与大理的民族是一个民族 ,即南诏———大理民族 ,这一原生形态的民族后来分化为白族与其他彝语支各民族 ,而白族文化继承了南诏大理时期兼收并蓄的特点 ,云南其他民族不同类型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在白族文化中都有所体现。
何叔涛
关键词:民族共同体白族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
“全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与科研学术讨论会”综述
2002年
何叔涛
关键词: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教学改革教学研究
论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特点及互动被引量:15
2011年
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既关系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又影响到民族的繁荣和国家的昌盛。民族认同并非简单的文化认同,而国家认同也并非完全的政治认同。民族认同中包含了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利益诉求,而国家认同中也包含了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的历史文化的渊源关系与联系性,并以此互为基础。因此,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可以通过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良性互动来促进二者的相生,遏制二者的相克,从而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实现民族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
何叔涛
关键词: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良性互动
民族过程中的同化与认同被引量:32
2005年
民族之间的相互同化与民族内部成员的彼此认同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民族现象。前者与民族一体化、民族融合、民族消亡乃至因民族矛盾与冲突产生的民族问题密不可分;而后者则和民族感情、民族心理、民族意识乃至民族识别、民族政策、民族立法密切相关。民族同化与民族认同之间不仅有联系,还有区别,有时甚至是相互背离的。同化与认同的不协调、不同步甚至相背离,是导致民族问题相互矛盾又并行不悖的症结所在,充分反映了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何叔涛
关键词:民族过程民族同化民族认同民族问题
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兼谈云南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2016年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歌词。那么,我国56个民族和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在20世纪80年代,笔者提出中华民族是由56个单一民族组成的复合民族的看法。费孝通先生则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来揭示这种关系,
何叔涛
关键词:民族关系交往兄弟姐妹
共同地域的演化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渊源被引量:2
2011年
共同地域是一个民族得以形成并赖以发展的基础,对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因而是民族构成的第一要素。然而要素和特征既有联系,更有区别,不能混用。在各民族既有聚居,还有散居、杂居现象的情况下,地域不能完全作为民族识别的依据,也就不能视之为民族的基本特征。只有反映一个民族从历史的发祥地到现实中的聚居区的演变过程和轨迹的共同历史渊源才是民族共同体的首要特征。以"共同历史渊源"取代"共同地域"作为民族的首要特征,是对传统民族定义,尤其是斯大林民族定义的突破和发展,表明了新中国60年民族理论研究的深化。
何叔涛
关键词:历史渊源民族特征民族过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