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志聪

作品数:13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专利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理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等离子体
  • 4篇荧光
  • 4篇染料
  • 4篇微腔
  • 4篇量子
  • 4篇量子点
  • 4篇聚体
  • 4篇光子
  • 3篇酞菁
  • 3篇罗丹明
  • 3篇罗丹明B
  • 3篇CDTE量子...
  • 2篇动力疗法
  • 2篇旋涂
  • 2篇银纳米颗粒
  • 2篇荧光共振能量...
  • 2篇荧光探针
  • 2篇生命科学
  • 2篇生命科学领域
  • 2篇双光子

机构

  • 13篇武汉工程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3篇何志聪
  • 12篇李芳
  • 2篇魏来
  • 1篇陆培祥
  • 1篇韩俊波
  • 1篇张俊佩
  • 1篇李小刚

传媒

  • 3篇物理学报
  • 1篇中国激光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贵金属纳米颗粒-J聚体染料等离子体微腔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贵金属纳米颗粒‑J聚体染料等离子体微腔,包括银纳米膜、J聚体染料间隙层、以及分布于J聚体染料间隙层上的贵金属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将J聚体染料粉末溶于溶剂中,制得的J聚体染料溶液;采用电子束蒸发镀膜法在干...
李芳何志聪刘亚辉许铖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银纳米颗粒-J聚体染料等离子体微腔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银纳米颗粒‑J聚体染料等离子体微腔的制备方法,所述基于银纳米颗粒‑J聚体染料等离子体微腔由贵金属纳米颗粒薄膜层、贵金属纳米颗粒以及吸附在所述贵金属纳米粒子上的J‑聚体染料层构成,所述贵金属纳米颗粒薄膜...
李芳何志聪刘亚辉许铖
一种酞菁-量子点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酞菁-量子点新型光敏剂,它是由酞菁溶液和CdTe量子点溶液组成的体系。本发明所述光敏剂在双光子激发条件下具有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性质,并找出了最佳配比浓度和最佳激发功率以获得最佳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本发...
李芳何志聪
文献传递
双色场驱动下高次谐波的径向量子轨道干涉
2013年
研究了双色场驱动下的高次谐波量子轨道的相位匹配特性.通过调整激光束腰优化双色场空间分布,可以有效地增加长轨道的径向相位匹配区域,使得长轨道和短轨道在近轴处和离轴处都同时相位匹配.通过选取合适的近场空间过滤片,可以获得清晰的径向干涉条纹.这些结果在分辨不同的干涉现象以及更高精度的观察高阶轨道方面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李小刚李芳何志聪
关键词:高次谐波
CdTe量子点与罗丹明B水溶液体系下的双光子激发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在双光子激发下不同尺寸的量子点与罗丹明B之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研究结果表明,在800 nm的双光子激发条件下,体系间能量转移效率随着供体吸收光谱与受体荧光光谱的光谱重叠程度增加而增加;理论分析表明,供体和受体间的Frster半径增加是导致其双光子能量转移效率增大的物理原因.同时,研究了罗丹明B浓度对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量子点的荧光寿命随着罗丹明B浓度的增加而减小;量子点与罗丹明B之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随着罗丹明B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罗丹明B浓度为3.0×10-5mol·L-1时,双光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为40.1%.
李牧野李芳魏来何志聪张俊佩韩俊波陆培祥
关键词:多光子过程光学材料光学特性
一种罗丹明-量子点生物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丹明-量子点新型生物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是由罗丹明水溶液和量子点水溶液组成;罗丹明水溶液摩尔浓度在5.5×10<Sup>-6</Sup>-7.5×10<Sup>-5</Sup>mol/L;所述的量子点...
李芳何志聪
文献传递
CdTe量子点-铜酞菁复合体系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研究
2015年
以波长为780 nm、重复频率为76 MHz、脉宽为130 fs的飞秒激光作为激发光源,采用超快时间分辨光谱技术研究了Cd Te量子点-铜酞菁复合体系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验结果表明,在780 nm的双光子激发条件下,复合体系中Cd Te量子点的荧光寿命随着铜酞菁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增加.同时也研究了激发功率对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激发光功率的增加,复合体系溶液中Cd Te量子点的荧光寿命增加,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减小,其物理机理是因为高激发功率下的热效应和由双光子诱导的高阶激发态的跃迁.当激发光功率为200 m W时,双光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为43.8%.研究表明Cd Te量子点-铜酞菁复合体系是非常有潜力的第三代光敏剂.
何志聪李芳李牧野魏来
关键词:CD铜酞菁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双光子激发
一种罗丹明-量子点生物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丹明-量子点新型生物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是由罗丹明水溶液和量子点水溶液组成;罗丹明水溶液摩尔浓度在5.5×10<Sup>-6</Sup>-7.5×10<Sup>-5</Sup>mol/L;所述的量子点...
李芳何志聪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银纳米颗粒-J聚体染料等离子体微腔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银纳米颗粒‑J聚体染料等离子体微腔的制备方法,所述基于银纳米颗粒‑J聚体染料等离子体微腔由贵金属纳米颗粒薄膜层、贵金属纳米颗粒以及吸附在所述贵金属纳米粒子上的J‑聚体染料层构成,所述贵金属纳米颗粒薄膜...
李芳何志聪刘亚辉许铖
文献传递
CdSeS量子点/聚苯乙烯薄膜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被引量:7
2013年
以脉宽为50fs、波长为800nm、重复频率为1kHz的飞秒激光作为激发光源,利用Z扫描技术研究了CdSeS量子点(QDs)/聚苯乙烯(PS)复合薄膜在非共振区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CdSeS QDs/PS复合薄膜在800nm光的激发下具有较大的非线性吸收效应;观察到随着激光强度的增加,复合薄膜从饱和吸收(SA)向反饱和吸收(RSA)转变。该反饱和吸收效应主要源于CdSeS量子点的双光子吸收(TPA)。并且,双光子吸收系数β随着激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激光强度为4.2GW/cm2和16.8GW/cm2时,β分别为1.6×10-8 cm/W和2.8×10-8 cm/W,与已报道的量子点相比较高出1个数量级;非线性折射率n2分别为-6.2×10-11 cm2/W和2.7×10-12 cm2/W,与已报道的量子点相比较高出2个数量级。结果表明,CdSeS QDs/PS复合薄膜在光开关和光限幅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何志聪李芳
关键词:非线性光学Z扫描双光子吸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