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艳林
- 作品数:11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常见疾病的调查与分析
- 2010年
- 为了解柘溪水库安化库区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疾病的发生及流行情况,作者从2008年3月至2010年7月对柘溪水库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发生的疾病进行了调查,发现柘溪水库安化库区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发生的疾病主要有4大类——寄生虫、细菌、真菌、营养性疾病共12种,并计算出寄生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调查结果显示:疾病的发生受季节及水温变化的影响。
- 李虹辉刘小燕陈冬香何艳林余建波刘新宇
- 关键词:斑点叉尾鮰网箱养殖
- 柘溪水库白缘(鱼央)形态与生殖力研究
- 2015年
- 白缘(鱼央)(Liobagrus marginatus G·nther),又称作鱼蜂子,河蜂子和水蜂子,属鲇形目(Siluriformes)钝头鮠科(Amblycipitidae)(鱼央)属(Liobagrus Hilgendorf),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眼睛小且视力退化,怕光、喜静、底栖、群居适应浑浊水环境,消化底层有机质能力及耐低氧能力强。分布在长江上游及其支流水域中,是我国特有的底栖冷水性小型鱼类。
- 李权生戴振炎谭国臣江辉何艳林马行厚李喜超
- 关键词:柘溪水库生殖力动物性食物SILURIFORMES体长组成小型鱼类
- 细胞融合技术及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04年
- 细胞融合技术正日益成为生物医药研究开发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利用它创建了一系列兼具亲本优良性状的生物和生物制品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促进了生物医药的产业化。文章对细胞融合技术的遗传标记筛选 ,原生质体的制备、融合与再生 ,融合子的鉴定等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生物医药上的应用 ,主要集中在抗生素生产菌种改良、植物病害防治以及动物疾病防治上。展望未来 。
- 陈光荣肖克宇翁波钟蕾邓时铭何艳林
- 关键词:细胞融合技术生物医药生物制品原生质体菌种改良疾病防治
- 观赏水草栽培管理及病害防治被引量:2
- 2006年
- 何艳林余建波许宝红
- 关键词:观赏水草栽培管理病害防治观赏价值水族箱植物学
- 不同饵料比对黄鳝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以冰鲜鱼与配合饲料5个不同比例饵料饲养黄鳝(Monopterus albus)14周,设定配合饲料所占比例分别为0%、25%、50%、75%、90%,研究不同饵料比处理对黄鳝生长、体成分及部分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处理组黄鳝增重率、成活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随饵料中配合饲料比例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均以90%配合饲料组最低;而各组体灰分和水分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组黄鳝的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血糖有显著差异(P<0.05);与完全投喂冰鲜鱼(0%组)相比,其它各处理组血清GOT和GPT显著降低;75%配合饲料组血清GOT、GPT(50%组除外)、总胆固醇均为所有处理组最低;表明黄鳝投喂以25%冰鲜鱼和75%配合饲料的混合饵料为宜。
- 于海罗胡毅何艳林钟蕾文祝友肖克宇
- 关键词:黄鳝冰鲜鱼配合饲料生理生化指标
- 斑点叉尾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生与防治被引量:2
- 2009年
- 阐述了斑点叉尾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病情况、病原、发病症状及病理变化,介绍了该病的诊断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 陈冬香何艳林刘小燕
- 关键词:细菌性败血症病原
- 斑点叉尾鮰的病害防治技术
- 2009年
- 1细菌性疾病1.1出血性腐败症病原:嗜水气单孢菌。症状:病鱼在水中呈呆滞的抽搐状游动,停止摄食,体表有圆形稀疏的溃疡(皮肤、肌肉坏死),腹部肿胀,眼球凸出,体腔内充满带血的液体,肾脏变软、肿大,肝脏灰白带有小的出血点,肠内充满带血的或淡红色的粘液,后肠及肛门常有出血症状、肿大。此病多发于春季或初夏。
- 陈冬香何艳林刘小燕
- 关键词:病害防治技术斑点叉尾鮰细菌性疾病症状后肠病原
- 湖南安化马口鱼的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2
- 2015年
- 2013年6月—11月,从湖南省安化县刘文义马口鱼养殖场分3次共采集样本314尾,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口鱼的鳍式为D.3,7~8;V.1,8;A.3,9~10;P.1,12~13;鳃耙在10~12之间,鳞式:9/(40~47)/4-V,咽齿两行,极少数有三行齿。二行齿式为:4·4-3·4;4·5-3·4;三行齿式为:1·4·5-4·3·1。安化县马口鱼体重与体长的关系式为:W=0.016 4L2.962 6,其雄鱼成熟系数为1.37%~15.90%、雌鱼的成熟系数为14.16%~19.97%;一龄雌鱼怀卵量为1 101.5~3 298粒,体长相对繁殖力为106.0~203.2粒/cm、体重相对繁殖力为12.6~168.6粒/g,卵径为1.12~1.38mm,绝对繁殖力与体长的关系式为F=9.404 0L2.018 2。该研究为安化马口鱼的养殖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刘小燕陈乘龚闻棋陈开健李权生刘佩何艳林
- 关键词:马口鱼个体繁殖力生物学特性
- 几种复合蛋白源对黄鳝生长、肌肉氨基酸组成及血清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以初始体重(19.70±0.18)g的黄鳝(Monopterusalbus)为研究对象,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含55%鱼粉),以复合蛋白Ⅰ、复合蛋白Ⅱ和复合蛋白Ⅲ替代基础饲料中48%的鱼粉(CPⅠ_(48)、CPⅡ_(48)和CPⅢ_(48)),并与膨化豆粕替代基础饲料中24%、48%的鱼粉(SM24和SM_(48))的替代组做对比,配制6组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比较三种复合蛋白源及膨化豆粕对黄鳝生长、肌肉氨基酸组成及血清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网箱放养黄鳝100尾,养殖试验持续70 d。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蛋白组CPⅠ_(48)、CPⅡ_(48)和CPⅢ_(48)的黄鳝增重率显著高于膨化豆粕替代组SM_(48)(P<0.05),与膨化豆粕替代组SM24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合蛋白源增重成本均低于膨化豆粕替代组SM_(48)和SM_(24),CPⅡ_(48)组增重成本最低。CPⅠ_(48)组和CPⅡ_(48)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SM_(48)组,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SM_(24)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CPⅠ_(48)组与CPⅡ_(48)组肌肉总氨基酸和总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SM_(48)组(P<0.05),与SM_(24)组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合蛋白组和SM_(48)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合蛋白组血清T-AOC显著高于SM_(48)组(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中的复合蛋白源具有比单一的蛋白源膨化豆粕可更好地鱼粉替代效果,且复合蛋白CPⅠ_(48)、CPⅡ_(48)组与膨化豆粕替代组SM24的鱼粉替代效果相当,CPⅡ_(48)组增重成本最低。
- 胡亚军胡毅郇志利郇志利何艳林
- 关键词:黄鳝鱼粉膨化豆粕血清生化指标
- 湖南圆尾斗鱼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 何艳林
- 关键词:地理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