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凤秀
-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浅谈护理心理学在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的作用被引量:19
- 2014年
- 目的分析护理心理学在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的作用。方法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在机采的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心理反应,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结果心理护理直接影响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情绪,可减少或避免献血反应的发生。结论运用护理心理学的方法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不仅保证了机采血小板的采集进程和血小板的质量,而且促进了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的保留和发展。
- 郭慧军臧艳朱燕霞吴春燕余凤秀钱宝华
- 关键词:护理心理学机采血小板
- 骨折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
- 2005年
-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测定患者与正常人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肿瘤细胞功能以观察前者的变化。结果30例骨折患者的红细胞免疫黏附率(28.00±9.93)%明显低于正常人(40.88±18.86)%(P<0.01)。结论骨折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功能下降,应加强患者免疫功能。
- 宋耘马秀珍罗庆峰余凤秀花美仙
- 关键词:红细胞免疫骨折
- 二次重度离心制备法对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一次或二次重度离心制备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原料浆)对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的影响。方法检测冷沉淀凝血因子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全血40单位(每单位200 mL)分成对照组、实验组,每组n=20。按国家标准采集、离心和分离,再将实验组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原料浆)进行第二次离心和分离,同时放入-80℃深低温冰箱速冻,储存时间为14天。14天后经过离心法制备成冷沉淀凝血因子,分别进行残留血红蛋白、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检测。结果实验组残留血红蛋白含量(17.64±5.60)mg/L,显著低于对照组(25.75±9.78)mg/L(t=0.035,P<0.05);实验组Ⅷ因子含量(53.26±6.08)IU/单位,合格率100%高于对照组(47.34±9.14)IU/单位、合格率80%(t=0.041,P<0.05);实验组纤维蛋白原含量(162±29.01)mg/单位,高于对照组(147.28±43.39)mg/单位,两组合格率均100%(t=0.38,P>0.05)。结论二次重度离心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原料浆)能使残留红细胞更少,使残留游离血红蛋白更低,可以提高冷沉淀凝血因子中Ⅷ因子的含量,从而提高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质量。
- 余凤秀李津杞朱燕霞郭菲周载鑫顾海慧钱宝华
- 关键词:新鲜冰冻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
- 两种血袋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质量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比较顶底袋与四联袋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质量差异。方法采集40个400 mL ACD抗凝全血,摇匀后静置1 h,均分至顶底袋和四联袋中,每袋200 mL。以顶底袋为实验组,四联袋为对照组,应用G5血细胞分离机制备浓缩血小板。结果实验组中血小板为(986.0±277.0)×10^9/L,对照组中血小板为(705.0±322.0)×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组血浆含量以及血浆中残留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顶底袋制备浓缩血小板数量与质量以及红细胞回收率均优于四联袋。
- 余凤秀周载鑫沈秋朱燕霞钱宝华
- 关键词:浓缩血小板血液质量
- 单采血小板献血志愿者的保留和再招募策略分析
- 目的分析2009—2017年上海某血站单采血小板献血采供血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单采血小板献血志愿者的招募和保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9—2017年上海某血站的血小板单采工作状况,比较分析逐年的采供血以及固定...
- 葛立华程小林余凤秀郭菲朱燕霞钱宝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