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旸弢
- 作品数:25 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科技发展专项基金广东省佛山市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英夫利西单抗与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安全性观察及护理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通过观察英夫利西单抗及益赛普(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融合蛋白)的注射安全性,探讨两种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93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静脉注射英夫利西单抗(43例,类克组)与注射益赛普(50例,益赛普组)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总结在临床中应用的护理对策。结果药物变态反应、肝损害及肺结核为静脉注射英夫利西单抗的主要不良反应,而益赛普的主要反应则为注射部位局部红肿、皮疹、发热、呼吸道感染、肺结核。除肺结核患者外,经对症处理后可继续维持治疗用药。结论 AS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英夫利西单抗、益赛普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早期采取护理干预,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从而提高患者配合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提高疗效。
- 马绮文欧英慧余旸弢陈国强
- 关键词:英夫利西单抗益赛普安全性护理对策
- 电话/微信自我管理干预对不同教育水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针对不同文化水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探究电话和微信为基础的自我管理干预模式对该类患者预后即疾病状态改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1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文化水平分为A组(初中毕业及以下文化水平)和B组(高中毕业及以上文化水平)各50例,患者在入院时和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同时于入院后、住院期间和出院后,添加基于电话和微信随访的加强化自我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慢病自我管理能力、SLE活动性指数-2000、服药依从性、C反应蛋白、血沉、补体C3、补体C4水平。结果出院时,B组慢病自我管理量表评分(7.13±2.23)分显著优于A组(4.66±1.35)分(P<0.001);出院6个月两组的行为量表评分与慢病自我管理量表评分对比,B组[(2.93±0.18)、(8.01±1.81)分]均明显优于A组[(1.45±0.62)、(5.64±2.07)分](均P<0.001)。出院时与出院6个月B组服药依从性好率(98.0%、90.0%)均明显优于A组(82.0%、72.0%)(均P<0.05)。出院时与出院6个月的SLEDAI-2K比较,B组[(2.04±0.42)、(1.09±0.07)]均明显优于A组[(2.59±0.96)、(3.91±1.06)](均P<0.05)。出院6个月时,B组的血沉、C反应蛋白、补体C3、补体C4的正常率(96.0%、94.0%、94.0%、92.0%)均明显优于A组(70.0%、72.0%、80.0%、76.0%)(均P<0.05)。结论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在电话/微信自我管理干预下慢病自我管理、服药依从性及疾病状态改善效果更好。
- 梁燕芳马绮文钟书凌李佩叶莫璀瑛蔡华清余旸弢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教育水平
- 结缔组织病住院患者死亡病例分析
- 目的:了解结缔组织病(CTD)住院患者的死亡原发病构成、死亡原因,为CTD的临床诊治干预提供初步的流行病学资料,提高对其死亡原因的认识,积极予以临床干预,从而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
- 余旸弢
- 关键词:结缔组织病住院病死率
- 文献传递
- 关节镜下膝关节滑膜切除术联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访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联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7例RA患者进行关节镜下膝关节滑膜切除术,术后即联合使用DMARD药物治疗;对照组仅使用DMARD药物治疗。于关节镜手术后及药物治疗的1、6、12及24个月作为随访点,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DAs28评分及其临床缓解率(DAS28〈2.6)、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疼痛目视模拟测量表(VAS)评分、疾病总体状况的医生VAS评分、疾病总体状况的患者VAS评分、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等指标。结果治疗后第1、第6个月时,关节镜滑膜切除术联合DMARD药物治疗组DAS28评分分别为4.8±1.1、4.2±1.0,对照组分别为5.4±0.9、4.9±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第1、第6个月时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疼痛VAS评分、疾病总体状况的医生VAS评分、患者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改善。治疗后1个月起达到临床缓解(DAS28〈2.6)的比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且一直维持到24个月,治疗2年后两组间DAS28评分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联合DMARD较单用DMARD治疗RA可更早控制疾病活动度,改善病情,同时可以维持长期疗效。
- 陈国强张红卫黎志锋余旸弢郭冬梅
- 关键词:关节镜
- 关节镜对诊断单膝关节炎病因的意义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 探讨关节镜检查对病因不明的单膝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4例病因不明的单膝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镜手术探查,每位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及术中镜下所见的滑膜形态特征、活检组织病理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对单膝关节炎作出病因诊断.结果 74例患者中71例经关节镜检查后诊断明确,3例诊断未明,关节镜诊断率为95.9%.其中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39例(52.9%),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化脓性关节炎各7例(各占9.5%),RA合并痛风性关节炎6例(8.1%),痛风性关节炎、膝关节结核各5例(各占6.5%),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多中心网状组织细胞增多症1例.结论 关节镜检查对病因不明的单膝关节炎的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病因不明的单膝关节炎以RA最常见;关节镜下所见特征性改变可辅助诊断单膝关节炎.
- 陈国强张红卫黎志峰郭冬梅余旸弢
- 关键词:关节镜关节炎
- 依那西普注射剂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7
- 2019年
- 目的观察依那西普注射剂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依那西普每次25 mg,每周2次,皮下注射;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雷公藤多苷片每次20 mg,tid,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白细胞介素-6(IL-6)、IL-17、IL-23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改善率分别为88. 37%(38例/43例)和69. 77%(30例/4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IL-6分别为(14. 40±1. 63)和(17. 89±2. 24) ng·L^-1,IL-17分别为(10. 40±1. 30)和(14. 88±1. 62) ng·L^-1,IL-23分别为(120. 88±17. 04)和(151. 26±19. 77)ng·L^-1,TGF-β分别为(372. 97±59. 90)和(417. 41±50. 72) n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上呼吸道感染、带状疱疹和胃肠道反应,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上呼吸道感染、皮疹和胃肠道反应。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 60%和13. 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依那西普注射剂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依那西普注射剂,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罗绮雯陈国强张红卫黎志峰郭冬梅余旸弢林嘉鸿马绮文梁燕芳
-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片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性评价
- 选择性DNA免疫吸附治疗双链DNA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观察
- 陈国强张红卫余旸弢郭冬梅黎志锋
- 臭氧油联合综合护理对带状疱疹患者的干预效果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究臭氧油联合综合护理对带状疱疹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带状疱疹治疗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臭氧油治疗,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治疗效果及干预前后疼痛程度、对治疗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止泡时间、结痂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 w后,研究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治疗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实施臭氧油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其疼痛及皮肤破损等症状,且该模式能够得到患者的认可。
- 梁燕芳马绮文余旸弢
- 关键词:综合护理带状疱疹
- DNA免疫吸附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DNA免疫吸附联合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6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SLE患者52例,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予以单纯激素及CTX冲击治疗,观察组予以DNA免疫吸附治疗联合激素及CTX冲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ds-DNA抗体滴度、ANA、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G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观察组ds-DNA抗体滴度、ANA滴度、Ig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X冲击联合DNA免疫吸附治疗较单用环磷酰胺治疗重症SLE更有效且治疗安全性高。
- 余旸弢张红卫马绮文陈国强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环磷酰胺DNA免疫吸附
- 西地那非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联合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7例SLE合并PAH患者,分为CTX组、西地那非联合CTX组,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肺动脉收缩压(PASP)值、6 min步行距离(6MWDs)、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及左心功能分级。结果治疗后1个月,联合治疗组6MWDs、PASP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3个月,联合治疗组6MWDs、PASP、SLEDAI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X组PASP、SLEDAI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3个月,联合治疗组与CTX组相比PASP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地那非联合CTX及单用CTX冲击治疗SLE合并PAH均有效;西地那非联合CTX可早期改善SLE合并PAH患者6MWDs、PASP,较单用CTX治疗SLE合并PAH疗效更佳。
- 余旸弢张红卫陈国强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系统性红斑狼疮西地那非环磷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