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建彬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泉州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修补术
  • 2篇细胞移植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干细胞
  • 2篇肝干细胞
  • 2篇成瘤
  • 2篇成瘤性
  • 2篇充质干细胞
  • 2篇穿孔
  • 1篇单纯修补术
  • 1篇十二指肠
  • 1篇十二指肠溃疡
  • 1篇十二指肠溃疡...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胃穿孔
  • 1篇胃大部
  • 1篇胃大部分切除

机构

  • 3篇泉州市第一医...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5篇侯建彬
  • 1篇许磊波
  • 1篇刘超
  • 1篇余先焕
  • 1篇柳燕

传媒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骨髓来源肝干细胞成瘤性的研究
近来国内外的研究发现,当肝脏受到严重或慢性损害时,某些骨髓干细胞被招募到肝脏中,分化成为肝细胞和胆管细胞而参与肝再生,这些干细胞被称为'骨髓来源肝干细胞'。通过动员自身或移植外来的骨髓来源肝干细胞来促进肝再生,在某些终末...
侯建彬
关键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干细胞细胞移植成瘤性
文献传递
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6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1例患者。我院使用腹腔镜修补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传统的开腹修补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术后疼痛症状的评分、术后进行镇痛治疗的次数、发生切口感染的人数和病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术后疼痛症状的评分、术后进行镇痛治疗的次数和发生切口感染的人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其病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在手术后恢复快、疼痛症状轻、发生切口感染和病情复发的几率低等优点。此疗法可作为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首选方法。
侯建彬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腹腔镜修补术疗效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分析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Gastrectomy)对于急性胃穿孔(AG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08例AG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Gastrectomy组和修补组,各54例,分别采用两种术式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Gastrectomy组有效率为87.04%,修补组为98.15%,修补组明显高于Gastrectomy组(P<0.05);修补组AGP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Gastrectom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修补术治疗AGP的临床疗效优于Gastrectomy术。
侯建彬
关键词:胃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分切除术
结肠癌组织中THBS2、SLC11A1基因表达及与TANs浸润的关系
2023年
目的分析结肠癌组织中血小板反应蛋白2(THBS2)溶质载体家族11成员1(SLC11A1)表达及与肿瘤相关性中性粒细胞(TANs)浸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4月在泉州市第一医院进行手术切除的120例结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HBS2、SLC11A1表达,收集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THBS2、SLC11A1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THBS2、SLC11A1与TANs浸润密度的相关性。结果THBS2在结肠癌组织中主要表达于细胞质,SLC11A1在结肠癌组织中主要表达于细胞膜中,染色均呈现棕黄色;相较于癌旁正常组织,结肠癌组织中THBS2表达明显降低,SLC11A1表达明显升高。结肠癌组织THBS2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血管浸润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肠癌组织SLC11A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病理分型、TNM分期、血管浸润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肠癌组织中THBS2表达与TANs浸润密度呈负相关(r=-0.444,P<0.05),SLC11A1表达与TANs浸润密度呈正相关(r=0.355,P<0.05)。结论在结肠癌组织中THBS2、SLC11A1均呈现异常表达,与TANs浸润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结肠癌的恶性进程,推测两指标可作为潜在的结肠癌临床预后因子。
侯建彬李新宇陈琦玮柳燕贾静
关键词:结肠癌
大鼠骨髓来源肝干细胞的成瘤性被引量:2
2010年
背景:通过动员自身或移植外来的骨髓来源肝干细胞可促进肝再生,但是,在大规模临床应用前,其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研究。目的:采用含体积分数5%淤胆血清的培养基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干细胞方向分化,将这些骨髓来源肝干细胞接种到裸鼠体内,观察其是否具有成瘤性。方法:用含体积分数5%淤胆血清的培养基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免疫荧光法检测白蛋白、甲胎蛋白及细胞角皮素18在诱导后细胞的表达;以糖原染色及尿素合成检测细胞功能。将培养14d的大鼠骨髓来源肝干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局部有无新生物形成。结果与结论:用含体积分数5%淤胆血清的培养基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4d后出现细胞集落,细胞为圆形;7d后集落变大,其周围开始出现多角形细胞;培养14d后可见细胞呈多角形和排列成铺路石样,免疫荧光染色发现这些细胞表达角皮素18、甲胎蛋白和白蛋白,糖原染色显示细胞内有糖原颗粒;培养第12~15天的培养液中尿素氮浓度逐渐升高。经诱导的大鼠骨髓来源的肝干细胞接种到裸鼠皮下,30d后局部未见新生物形成,组织结构未见异常。结果提示用体积分数5%淤胆血清培养基诱导的大鼠骨髓源性肝干细胞可能无成瘤性。
侯建彬刘超余先焕许磊波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干细胞成瘤性细胞移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