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党晨珀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热习服
  • 1篇心率
  • 1篇晕动病
  • 1篇湿热
  • 1篇湿热环境
  • 1篇评分
  • 1篇蚊虫
  • 1篇习服
  • 1篇肛温
  • 1篇高温高湿环境
  • 1篇NESTED...

机构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篇党晨珀
  • 2篇张雷
  • 1篇刘小冬
  • 1篇朱淮民
  • 1篇周正斌
  • 1篇陆健
  • 1篇邓元
  • 1篇罗琳
  • 1篇张仪
  • 1篇包瀛春
  • 1篇李成

传媒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人工湿热环境热习服训练中肛温和综合感受评分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接受人工湿热环境下热习服训练前后肛温、心率、综合感受评分变化与人体对湿热环境适应改善情况的关系。方法在温度39.0℃、湿度80.00%的湿热条件下,以某高校3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为对象,进行为期1周的湿热环境训练和测试,监测每次训练前后肛温、心率、综合感受评分。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并做Tukey检验,分别以肛温、综合感受评分为衡量标准计算每次训练后对热环境适应的改善率。结果和结论肛温和综合感受评分对反映热环境适应的改善状况具有一致性。建议将肛温和综合感受评分一同作为判定对湿热环境适应改善的参考标准。不支持将心率作为参考标准,但仍支持将其与肛温、综合感受评分一同作为安全控制标准。
邓元党晨珀张雷刘小冬
关键词:湿热环境肛温心率
高温高湿环境下晕动病热习服消退后再建立所需时间的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对已建立热习服但停止训练3个月达到退化状态的受试者再次进行高温高湿环境下系统训练,观察再次建立热习服的时间,探讨晕动病习服消退与再建立的规律。方法 29名已建立热习服的受试者,在经过停止高温高湿环境训练3个月后,再次在39℃与85%湿度的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与建立期实验相同项目、相近强度的晕动病转椅吊转训练。结果与建立期实验中受试者要经过30 d才能达到热习服相比,在同样的频次和强度下,27名(2人退出)受试者仅经过19 d即达到建立期实验训练后的热习服水平,晕动病热习服退化后再建立所需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受试人员热习服退化后再次建立热习服所需的训练时间比首次建立所需时间短。
罗琳李成陆健张雷党晨珀包瀛春
关键词:高温高湿环境晕动病习服
黄病毒属病毒RT-heminested-PCR方法的建立并用于蚊虫检测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建立适合检测蚊虫携带黄病毒属病毒通用引物反转录半巢式PCR(RT-heminested-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黄病毒属病毒非结构蛋白基因(nonstructuralproteins gene)NS5序列,在保守区设计2对(3条)黄病毒属病毒通用引物,以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cDNA、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Ⅰ~Ⅳ型cDNA为模板优化条件建立RT-heminested-PCR方法;以日本脑炎病毒减毒活疫苗(SA14-14-2strain)测定该方法的敏感度,并用于野外采集蚊虫检测。结果在50只淡色库蚊中RT-heminested-PCR方法检测减毒活疫苗JEV最低检出浓度为1×10-2 PFU/mL。用该方法检测云南省普洱市采集的54组(540只)蚊虫,扩增产物经测序确认9组含有乙型脑炎病毒﹑3组含有登革病毒II型﹑1组含有登革病毒I型﹑1组含未报道的黄病毒属病毒,该病毒与Quang Binh virus同源性最高。结论黄病毒属病毒通用引物RT-heminested-PCR方法适合于蚊虫种群黄病毒属病毒监测。其不但适应已知黄病毒属病毒的检测,而且具备检测新型黄病毒属病毒的潜能。
周正斌朱淮民张仪党晨珀
关键词:蚊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