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意韧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相形态
  • 2篇共混
  • 2篇共混物
  • 1篇三元共混
  • 1篇三元共混物
  • 1篇树脂
  • 1篇酸酯
  • 1篇碳酸酯
  • 1篇聚碳酸
  • 1篇聚碳酸酯
  • 1篇聚酯
  • 1篇聚酯树脂
  • 1篇共混体
  • 1篇共混体系
  • 1篇PC
  • 1篇PE-G-M...
  • 1篇PET
  • 1篇催化
  • 1篇催化剂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篇席世平
  • 2篇刘振兴
  • 2篇冯意韧

传媒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塑料工业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PC/PET/PE-g-MAH三元共混物的研究被引量:9
1999年
用DSC、PLM和SEM研究了PEgMAH对PC/PET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结晶性、结晶形态及相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PEgMAH可以改善体系的相容性,提高PET的结晶能力和速率,改善PC、PET间的相互分布,且随含量的增加而程度加深。
席世平冯意韧刘翅刘振兴
关键词:共混物相形态PCPETPE-G-MAH
PC/PET/催化剂(或抑制剂)共混体系的结晶性及相形态的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本文采用DSC、PLM和SEM研究了共混比、共混时间及酯交换反应的催化剂、抑制剂对PC/PET共混体系的结构、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PC/PET是一个部分相容体系;在同等条件下,适当延长共混时间,可使PC、PET间的相容性变好,但同时严重阻碍PET的结晶;催化剂和抑制剂的加入可以改善PET的结晶性能,提高PET的结晶速率,并且改变体系的相形态,形成结构、性能相异的共混物。这些影响有些是由于它们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而造成,有些则与它们本身的性质有关。
刘振兴冯意韧刘翅席世平
关键词:共混物催化剂聚酯树脂聚碳酸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