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楠

作品数:29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糖尿
  • 21篇糖尿病
  • 20篇基因
  • 19篇多态
  • 19篇多态性
  • 16篇基因多态性
  • 9篇心病
  • 9篇冠心病
  • 9篇2型糖尿
  • 9篇2型糖尿病
  • 8篇中国汉族
  • 8篇汉族
  • 7篇中国汉族人
  • 7篇中国汉族人群
  • 7篇汉族人
  • 7篇汉族人群
  • 6篇胰岛
  • 6篇Β细胞
  • 5篇胰岛Β细胞
  • 5篇糖尿病前期

机构

  • 29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9篇冯楠
  • 28篇郭晓蕙
  • 28篇马晓伟
  • 20篇顾楠
  • 13篇金萌萌
  • 10篇魏晓伟
  • 8篇张俊清
  • 7篇张健薇
  • 7篇白歌
  • 6篇董爱梅
  • 5篇邓瑞芬
  • 1篇李薇
  • 1篇丁钐
  • 1篇李建平
  • 1篇林益华
  • 1篇张红
  • 1篇马晓丹
  • 1篇刘林
  • 1篇郭晓慧

传媒

  • 4篇中国糖尿病杂...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2013年中...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人民军医
  • 1篇2012北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糖...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0篇2013
  • 8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及其抑制剂对db/db小鼠β细胞功能和凋亡的影响
魏晓伟马晓伟冯楠郭晓蕙张红
中国2型糖尿病人群PCSK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胰岛素和胰高糖素样多肽-1与糖尿病和冠心病密切相关,而蛋白前体转化酶1(PC1/3)是二者转化为活性状态的关键酶.该研究的目的是观察中国2型糖尿病(T2DM)人群中编码PC1/3的PCSK1基因遗传多态性是否与冠心...
魏晓伟马晓伟路然白歌张健薇邓瑞芬顾楠冯楠郭晓蕙
P38 β MAPK基因多态性影响基因mRNA的表达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p 38βMAPK基因多态性对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之一。细胞运用这一系统将胞外刺激信号传递给胞核,进而参与生长、发育,分化和凋亡等一系...
冯楠马晓伟郭晓蕙
中国人群PERK,JNK和XBP1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前期发病风险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基因多态性是否与糖尿病关期的发病风险相关内质网是细胞内行使多种重要功能的细胞器之一。在内质网应激状态下会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该通路参与β细胞的凋亡,进而影响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糖尿病前期,患者...
马晓伟冯楠顾楠金萌萌郭晓蕙
文献传递
中国2型糖尿病人群PCSK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魏晓伟马晓伟路然白歌张健薇邓瑞芬冯楠顾楠郭晓蕙
关键词:2型糖尿病冠心病单核苷酸多态性
中国汉族人群EIF2A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前期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我国汉族人群EIF2A基因多态性是否与糖尿病前期的发病风险及胰岛β细胞功能相关。方法:本研究选取临床资料完整且无亲缘关系的汉族受试者共1448人。其中经标准75g口服糖耐量试验(75g-OGTT)证实为糖尿病前...
张健薇马晓伟金萌萌顾楠冯楠郭晓蕙
中国人群PERK、JNK和XBP1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前期发病风险相关性研究
冯楠马晓伟顾楠金萌萌郭晓蕙
一种获得降糖药物的方法及降糖药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得降糖药物的方法及降糖药物,涉及医疗卫生领域,本发明主要通过抑制炎症使早期INS‑1胰岛β细胞系以及啮齿类实验动物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及胰岛素抵抗能力改善来实现血糖的降低,具体的是使用含有p38 MAPK抑...
马晓伟魏晓伟冯楠张俊清郭晓蕙
文献传递
北京市人群p38 MAPK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前期相关性研究
2016年
目的:观察北京市人群p38 MAPK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前期发病风险及胰岛B细胞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从2007年及2009年北京市3个大型社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库中,选取临床资料完整且无亲缘关系的受试者1466例,经口服糖耐量试验证实为糖尿病前期组845例,口服糖耐量试验结果正常且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对照组621例。应用质谱法对p38MAPK基因的3个单体型标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rs2072878(A>G)、rs2076139(C>T)及rs742186(T>C)进行等位基因及基因型检测。结果:p38MAPK基因rs2072878位点等位基因A携带者患糖尿病前期风险显著升高(OR=1.295,P<0.05),基因型AA携带者较基因型AG/GG携带者发生糖尿病前期的风险显著升高(OR=1.346,P<0.05),校正性别、年龄、血压、体质指数及腹围后差异更显著(OR′=1.442,P′<0.05)。rs2072878与rs2076139组成的单体型GC发生糖尿病前期风险显著降低(OR=0.763,P<0.05)。进一步按照年龄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人群SNP rs2072878的基因型与糖尿病前期发病风险显著相关,基因型AA的受试者较基因型AG/GG的受试者发生糖尿病前期的风险升高1.429倍;并且,这种风险的升高在调整年龄、性别、血压、体质指数及腹围后更加显著(OR′=1.630,P′<0.05)。以年龄为连续变量,对风险SNP与年龄对糖尿病前期风险的作用做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rs 2072878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结论:北京人群中p38MAPK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前期发病风险存在相关性,p38SNP rs2072878对糖尿病前期发病风险的作用在年龄≥60岁的老年人群更加显著。
金萌萌马晓伟张俊清董爱梅顾楠冯楠郭晓蕙
关键词:P38MAPK单核苷酸多态性糖尿病前期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对不同浓度棕榈酸诱导下INS-1细胞生长及功能改变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棕榈酸培养INS-1细胞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细胞增殖、凋亡和胰岛素分泌能力的关系。方法 INS-1细胞在50、100、400μmol/L棕榈酸培养4、8、12、24、48h检测PGC-1αmRNA和蛋白表达、细胞增殖活力、Bcl-2蛋白、基础及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结果 50μmol/L棕榈酸培养时,INS-1细胞PGC-1αmRNA48h有增多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2h细胞增殖活力降低,24、48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l-2蛋白表达无变化;48h基础及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量增加。100μmol/L棕榈酸培养时,INS-1细胞PGC-1αmRNA 24h表达增加,48h蛋白表达增加;8、12、24h细胞增殖活力降低,48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l-2蛋白表达无变化;基础及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量增加。400μmol/L棕榈酸培养时,INS-1细胞PGC-1αmRNA 12h表达增加,24h后PGC-1α蛋白表达进行性增加;8h起细胞增殖活力降低;24h起Bcl-2蛋白表达减少;48h基础胰岛素分泌及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降低。结论轻、中度高脂培养条件下INS-1细胞PGC-1α表达轻度增加,与细胞增殖活力改变和胰岛素分泌能力增加相关,重度高脂培养条件下INS-1细胞PGC-1α表达增加,与细胞增殖活力减低、抗凋亡减少和胰岛素分泌能力受损相关,提示PGC-1α可能参与棕榈酸对INS-1细胞增殖、凋亡及功能改变的影响。
刘林张俊清冯楠李薇郭晓蕙
关键词: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