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梅
- 作品数:33 被引量:268H指数:9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股四头肌训练治疗创伤性膝关节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股四头肌训练治疗创伤性膝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创伤性膝关节炎患者56例,入选患者均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及股四头肌强化训练,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每周治疗1次,治疗5次为1个疗程,股四头肌训练每次持续20min,每天训练1次,每周训练5d,长期坚持锻炼。于治疗前、治疗5周时、随访1个月及随访6个月时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关节活动度(ROM)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对入选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5周时、随访1个月及随访6个月时发现入选患者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29±1.45)分、(2.18±1.39)分、(2.03±1.26)分]、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分、别为(78.95±15.29)分、(82.64±13.44)分、(84.13±13.09)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副反应。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股四头肌训练能显著缓解创伤性膝关节炎患者疼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改善关节功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姜贵云鞠智卿杨晓莲勾丽洁刘旭东刘亚梅
- 关键词: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创伤性关节炎股四头肌训练
- 护生对乙肝疫苗相关知识认知状况调查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了解护生对乙肝疫苗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为开展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566名护生的乙肝疫苗相关知识认知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乙肝疫苗的相关知识较为缺乏,不同学历护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550,P=0.000),本科护生得分最高。[结论]在护生尤其是低学历护生中,加强乙肝疫苗相关知识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 刘岩刘亚梅
-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知识护生
- 中国北方膏方认知现状及改善策略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随着大健康行业市场兴起,中医膏方养生愈加受到关注,但膏方行业存在有“东南沿海需求高涨,而北方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现象,开展此项研究旨在了解中国北方人群对于膏方的认知现状并分析发展其不平衡的原因,在健康中国行动计划(2019—2030)的背景下,为中医药膏方行业区域发展提供依据。方法抽样选取北方省份721例人群为研究对象,从膏方的了解程度、了解渠道、服用率和预期价格4个方面进行问卷调研,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我国北方地区人群对膏方认识的现状。结果抽样结果显示,北方地区人群膏方熟悉率为35.64%,服用率为37.19%,膏方了解程度越高,膏方服用率越高,不同膏方了解程度组服用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取膏方知识的了解渠道与膏方了解程度成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膏方了解程度决定膏方服用率及对膏方预期价格;膏方了解程度越高,膏方预期价格越高,膏方预期价格与膏方了解程度有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膏方了解程度低、服用率低制约了膏方在北方地区的发展;膏方的认知决定了市场的预期价格;提升膏方了解程度的科普应注重多渠道和专业性。
- 刘亚梅周义斌施怡苏惠萍芦殿荣王婧倪磊
- 关键词:膏方
- 非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KAP调查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了解非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相关知、信、行的状况,为开展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相关的继续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便利抽样,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承德市及保定市共4家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非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对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相关知识的知晓度偏低,相关态度、相关行为得分均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所从事的专业是知晓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医院要加强非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 刘亚梅毛淑芳刘岩
-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
-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配合蜡疗和超激光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被引量:41
- 2013年
- 目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较多,如药物、物理治疗、手术(包括关节置换)等,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我院康复医学科应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配合蜡疗、激光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使患者膝关节功能明显得到改善。
- 姜贵云鞠智卿杨晓莲姚立新刘亚梅
- 关键词: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蜡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青少年颈椎病的预防及康复治疗被引量:9
- 2011年
-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病。颈椎骨质增生及颈椎损伤可刺激或压迫颈部血管、神经、脊髓及邻近器官,由此可产生的相应的症状,如头晕、上肢疼痛、麻木、运动障碍等[1]。据统计30-50岁人群有25%患过或者正在患颈椎病,60岁以上的则达50%[2]。近年来,此病的发病年龄逐渐低龄化[3]。
- 刘亚梅徐振奇刘岩崔向宇祝金华
- 关键词:颈椎病青少年康复
- 早期康复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颈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颈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13例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8例患者接受了早期康复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55例患者接受了单纯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为1.7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D-Dimer水平,血液流变性指标ηb、Fib、PAG、MST较治疗前的下降幅度均以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髓损伤患者早期给予积极、正确的康复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其DVT的发生。
- 刘亚梅韩凤伟刘岩徐振奇张琳娜王淑娟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康复低分子肝素颈髓损伤
- 脊髓损伤患者康复过程中监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策略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分析D-二聚体(D-Dimer)监测与下肢深静脉超声联合用于脊髓损伤(SCI)患者康复过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监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初诊的外伤性SCI患者196例,给予正规康复治疗的同时采用Autar量表评分与D-Dimer水平监测。当患者D-Dimer水平大于500μg/L,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若未发现D-Dimer水平异常,出院时复查下肢深静脉超声排除下肢DVT。结果 196例患者Autar量表评分低危组102例,中、高危组94例。其中,112例患者D-Dimer水平大于500μg/L,下肢深静脉超声发现下肢DVT 55例,且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阴性患者在后期监测中发现1例下肢DVT,SCI患者下肢DVT的发病率为28.6%,经治疗后均未发生肺动脉栓塞;84例D-Dimer水平小于500μg/L的患者均未发生下肢DVT。D-Dimer预测DVT的假阳性率为40.0%,阳性预测值为50.0%。Autar评分联合D-Dimer阳性患者DVT发生率在中、高危组为62.3%,在低危组为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9,P=0.001)。结论康复过程监测SCI患者D-Dimer水平可排除下肢DVT,D-Dimer监测联合Autar评分与下肢深静脉超声结合应用可有效监测下肢DVT。
- 刘亚梅刘岩毛淑芳徐振奇
- 关键词:脊髓损伤静脉血栓形成D-二聚体
-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因子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因子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80例,均给予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及物理因子(包括蜡疗及红外激光治疗)治疗。玻璃酸钠注射每周治疗1次,治疗5周为1个疗程;蜡疗及红外激光照射每周治疗5d,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1个月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对人选患者踝关节疼痛、关节活动范围及无痛行走距离等指标进行评定。结果入选患者在治疗2周、治疗1个月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其踝关节疼痛评分[分别为(1.98±1.42)分、(2.04±1.44)分和(2.06±1.36)分]、关节活动范围及无痛行走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表明其近期及远期疗效理想。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因子治疗对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疗效,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提高关节活动范围及运动功能,且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姜贵云鞠智卿杨晓莲刘亚梅
- 关键词: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 脊髓损伤患者康复过程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分析早期脊髓损伤(SCI)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早期SC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下肢深静脉彩超的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伴DVT组(n=56)和不伴DVT组(n=140)。统计两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是否合并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有无肿瘤病史、有无吸烟史、SCI的情况、是否合并下肢骨折、是否接受过手术治疗等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出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再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SCI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并发DVT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 9.061;95%CI:3.931~20.882)、吸烟(OR 3.852;95%CI:2.009~7.385)及合并下肢骨折(OR 12.455;95%CI:3.361~26.156)与早期SCI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并发DVT密切相关。结论糖尿病病史、吸烟史及合并下肢骨折是SCI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 刘亚梅刘岩毛淑芳张琳娜
- 关键词:脊髓损伤深静脉血栓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