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
- 作品数:29 被引量:110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农科院院长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豇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SRAP和SSR分析被引量:14
- 2014年
- 为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豇豆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为其种质资源搜集、鉴定、利用和遗传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利用SRAP和SSR分子标记对41份来自中国和马来西亚的豇豆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65对SRAP引物和10对SSR引物中分别筛选获得稳定清晰且多态性强的31对SRAP引物和5对SSR引物,对41份栽培豇豆资源的DNA进行SRAP-PCR和SSR-PCR扩增。2种PCR扩增共获230条扩增条带,其中SRAP检测到196条扩增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等位基因数为6.3条,多态性片段为161条,多态性比例为82.14%;SSR检测到34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等位基因数6.8条,多肽性片段为25条,多态性比例为73.53%,表明本研究搜集的豇豆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基于SRAP和SSR标记的结果,利用UPGMA构建了41份豇豆资源的聚类树状图,其遗传相似系数为0.1667~0.9516,大多在0.674以上。结果表明,SRAP和SSR分子标记能有效地将41份豇豆资源分开,且部分种质间的遗传距离较远,这为豇豆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 刘凯陈汉才李桂花张艳黎庭耀罗少波李明珠
- 关键词:豇豆亲缘关系SRAPSSR
- 拟南芥CBF1基因转化香蕉及其抗寒性研究
- 香蕉(Musa SPP.)是重要的热带水果之一,也是世界上继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在我国华南地区,种植香蕉已成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在热区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香蕉对低温非常敏感,周...
- 刘凯
- 关键词:抗寒性
- 水稻灌浆期耐热性近等基因系的选育研究被引量:19
- 2004年
- 在广泛搜集、耐热性筛选与鉴定的基础上,从大量的品种资源中选择对灌浆期高温胁迫耐性很强的早籼纯系品种"BG33-2"作供体亲本,灌浆期耐热性敏感的早籼纯系品种"赣早籼38号"为轮回亲本,经过9年11个世代的杂交、连续单株鉴定选择与回交、花药培养、连续自交,育成了一套赣早籼38号近等基因系。33个特征特性的鉴定及性状测定值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育成的G38HT、G38MT、G38HS其性状均已纯合稳定,灌浆期耐热性分别为高抗、中抗、敏感,这3个纯系是灌浆期耐热性有显著差异的赣早籼38号近等基因系。这套近等基因系可为进一步深入系统地探明水稻灌浆期耐热性的生理机制和遗传机理,提供理想的实验材料。
- 张宏玉黄英金王德煌漆映雪钟平安李桂花刘凯况慧云
- 关键词:水稻近等基因系
- 5个与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在油菜不同生育期表达量被引量:2
- 2016年
- 为了明晰与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在不同油酸含量油菜中的表达情况,以出苗后7 d、5~6叶期和越冬期的叶片、花瓣和授粉后20~35 d的种子为材料,对5个转录组分析得到的差异基因(Bna0691280,Bna0421530,Bna0547440,Bna0799930和Bna0764010)在高油酸油菜近等基因系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营养生长期(出苗后7 d、5~6叶期和越冬期)的叶片中,5个基因在高油酸油菜材料中的表达量均高于低油酸油菜中的表达量。在花中除Bna0547440和Bna0764010外,其它3个基因在高油酸油菜中的表达量高于低油酸油菜中的表达量。在授粉后20~35 d的种子中除Bna0799930外,其余4个基因在高油酸油菜材料中的表达量均低于低油酸油菜中的表达量。研究结果可为高油酸油菜育种和分子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 刘凯肖刚张振乾官春云陈社员邬贤梦
-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脂肪酸代谢
- 华南特色叶菜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
- 陈汉才雷建军李桂花陈国菊张艳刘凯黎庭耀曹必好陈长明曹健陈琼贤宋钊肖旭峰司雨吕玲玲
- 收集芥蓝、菜薹、小白菜种质资源243份,创新了40份优异新种质,培育出优质、高产、抗病的5个叶菜新品种。系统开展品种选育的遗传基础研究,率先探明了芥蓝主要经济性状配合力及主要遗传参数,揭示了菜心抽薹开花的分子机制,首次获...
- 关键词:
- 关键词:叶菜种质资源创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 根癌农杆菌介导巴西蕉多芽体薄切片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 本文以巴西蕉球茎横切薄片为起始材料诱导的多芽体为外植体作为转化材料,通过受体材料对潮霉素的敏感性和GUS基因的瞬时表达率试验,以期找到适合的遗传转化条件,建立起农杆菌介导的香蕉多芽体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巴西蕉多芽体横切薄...
- 胡春华刘凯易干军魏岳荣
- 关键词:香蕉基因表达
- 文献传递
- 油菜抗菌核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5年
- 菌核病严重影响油菜产量。开展油菜菌核菌致病机理研究可为选育高抗菌核病油菜品种提供理论基础。综述了油菜菌核菌的病原学特征、菌核菌致病机理、寄主应答以及油菜抗菌核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油菜菌核菌致病机理所面临的问题和研究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 李慧文李刘凯官春云
- 关键词:油菜菌核菌致病机理抗病性
- 一种鱼类DNA条形码数据库及其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构建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公开了一种鱼类DNA条形码数据库及其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构建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包括:确定鱼类名录、鱼类采集及分类鉴定、DNA提取、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DNA条形码建库、数据库应用。本发明...
- 姜敏刘凯廖小林李智贤刘启刘泽华朱世林
- 东莞大蕉超表达拟南芥CBF1基因及其抗寒性检测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研究超表达拟南芥CBF1基因(AtCBF1)对大蕉抗寒性的影响,为从大蕉克隆抗寒相关基因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东莞大蕉的胚性细胞悬浮系,获得转AtCBF1基因的大蕉植株;利用GUS组织染色、PCR、RT-PCR以及RT-qPCR对转基因植株进行鉴定;比较低温处理后的转基因株系和对照的冷害特征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鉴定转基因大蕉植株的抗寒能力。【结果】试验共获得6个抗性再生转化系。GUS组织染色结果表明,除T1外,其余均为阳性;PCR鉴定结果表明,AtCBF1在6个抗性再生转化系均为阳性,而GUS基因在T1转化系中没有检测出;RT-PCR结果表明,AtCBF1在6个转化系均得到表达,对T1、T2和T3 3个转化系进行RT-qPCR检测发现,AtCBF1基因在3个转基因株系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在低温处理下,转基因植株的叶片相对电导率、MDA的累积都低于非转基因植株,而SOD总活性高于对照;低温处理条件下,转基因植株叶片的冷害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结论】AtCBF1在大蕉中超表达,具有增强大蕉SOD活性,降低因低温导致的MDA含量和离子渗漏率,缓解质膜过氧程度,进而改善大蕉植株抗低温胁迫的能力。
- 刘凯胡春华杜发秀张玉娥魏岳荣易干军
- 关键词:转基因抗寒性
- 几丁质酶基因克隆及其野生蕉转化被引量:10
- 2010年
- 本研究根据GenBank公布的木霉几丁质酶基因(chitinase)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木霉(Trichoderma spp.)中克隆获得了几丁质酶基因全序列,编码区共1275bp,推测其编码424个氨基酸,该基因与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的内切几丁质酶基因chit42(GenBank accession No.L14614)具有99%的同源性。在此基础上,将获得的几丁质酶基因从pGEM-T载体中用XbaⅠ和BamHⅠ切下,克隆到pBI121植物表达载体的XbaⅠ和BamHⅠ位点,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I-chit并将其转入根癌农杆菌菌株EHA105。该菌株转化野生蕉(Musa itinerans Cheesm.)胚性细胞悬浮系,经过抗性筛选、胚的诱导和萌发,获得成熟体细胞胚和再生苗。通过GUS组织化学法检测和PCR方法鉴定,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成功转入到野生蕉中。本研究为下一阶段转化香蕉栽培品种和筛选抗香蕉枯萎病新种质奠定一定的基础。
- 胡春华魏岳荣刘凯易干军黄秉智黄永红
- 关键词:野生蕉几丁质酶基因克隆转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