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可愚
- 作品数:22 被引量:235H指数:9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FGF-2和VEGF在慢性应激抑郁大鼠前额叶皮层表达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抑郁大鼠前额叶皮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2,FGF-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变化,分析其在抑郁症病理生理学中的意义。方法 20只体质量180~220 g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组(抑郁组),每组10只。利用21 d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chronic unprediectable mild stress,CUMS)制造抑郁症模型。21 d后,采用敞箱实验(open-field behavior)、糖水消耗实验、摄食量和体质量增量等检测指标评定大鼠行为学改变并检测模型是否成功建立。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FGF-2和VEGF蛋白表达情况;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目的基因mRNA表达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抑郁组SD大鼠前额叶皮质层FGF-2(1.23±0.06)、VEGF蛋白表达(1.15±0.2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t-q 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组SD大鼠前额叶皮质层FGF-2的2-△△Ct值为0.47、VEGF的2-△△Ct值为0.51,提示二者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调(P<0.05)。结论 FGF-2与VEGF基因在前额叶中的表达下调可能在抑郁症病理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
- 佗婷婷冯正直蒋娟涂静刘可愚杜征
- 关键词:FGF-2VEGF
- 我国护士心理压力的研究及展望被引量:38
- 2013年
- 护理工作是以人的生命为服务对象的特殊职业,护理人员心理压力过大将严重影响到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患者疾病诊治效果和护理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特点和干预是当前国内外护理学界最活跃的焦点和方向之一。
- 甘丽英冯正直刘可愚刘耘
- 关键词:护士心理压力调适干预
- 抑郁症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被引量:10
- 2017年
- 抑郁症是一种高复发、高致残、高致死的常见心理疾病。2014年《Nature》杂志报道全球约3.5亿人罹患抑郁症,平均患病率达4%。2009年我国一项大范围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人群中抑郁症的患病率高达6%;重型抑郁症患者终身患病的概率为17%,其中有10%~15%面临自杀的危险。抑郁症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和谐的公共精神卫生问题之一。
- 冯正直刘可愚
- 关键词:重型抑郁症自传体记忆《NATURE》流行病学调查精神卫生问题精神疾病
- 积极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在部队心理服务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3年
- 2000年,SeligmanE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理论方法在美军心理卫生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及积极心理学在国外军队中的应用研究和已取得的主要成果。
- 雷美英李红政王创刘可愚
-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服务
-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23
- 2013年
- 目的调查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抑郁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别采用Beck抑郁问卷(BDI)、应对方式问卷、生活质量问卷对晚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BDI评分与应对方式、生活质量各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 (1)213例被调查患者中,95.3%存在明显抑郁症状,BDI评分为(26.29±10.03)分。(2)BDI评分与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因子(r=-0.378,P=0.000)、求助因子(r=-0.259,P=0.000)均呈负相关,与自责因子呈正相关(r=0.374,P=0.000)。(3)BDI评分与生活质量问卷中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恶心呕吐、疼痛、食欲减退等症状呈正相关,而与总健康因子呈负相关(r=-0.296,P=0.000)。结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存在普遍的抑郁状态,且与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某些因子间存在相关性,因此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干预,帮助患者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减轻患者的抑郁,改善生活质量。
- 叶梅冯正直刘可愚陈火明
- 关键词:晚期恶性肿瘤抑郁生活质量
- 中国军人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抑郁的关系及路径模型构建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通过大样本调研中国军人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现况,探索中国军人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抑郁的关系,进一步深入研究军人抑郁发生的社会心理机制。方法使用国际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CDS-D)、军人生活事件量表和军人社会支持量表对1 140名军人进行测试,采用SPSS18.0及AMOS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模型构建。结果 (1)中国军人抑郁水平与生活事件呈显著正相关(r=0.382,P<0.01);(2)中国军人抑郁水平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0.379,P<0.01);(3)构建了中国军人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抑郁症状发生的路径模型。结论中国军人生活事件促使抑郁发生;而社会支持作为保护因素能够调节和缓冲生活事件对抑郁发生的负性影响。
- 余苒甘丽英李学成冯正直朱广义刘可愚
- 关键词:抑郁社会支持中国军人
- 不同心理素质水平军人恐惧情绪增强调节特点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在恐惧情绪条件下,增强情绪调节方式对不同心理素质水平军人自主神经反应的影响。方法利用军人心理素质量表将818名官兵分为高、中、低心理素质组,从中抽取高、中、低心理素质军人各30名作为研究对象。在恐惧情绪诱发下,观察被试采用增强情绪策略(认知重视、表情宣泄)后指端血容振幅值、皮电、高频功率和心律R—R间期标准差四个自主神经反应指标的变化,以及指端血容振幅、皮电的平均恢复时间。结果(1)静息状态下,不同心理素质水平军人自主神经活动生理指标的变化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采用认知重视时,不同心理素质水平军人皮电降低,低心理素质水平军人[(-0.67±1.05)μΩ]、中心理素质水平军人[(-0.49±0.75)μΩ]和高心理素质水平军人[(-2.16±2.18)μΩ]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高心理素质水平军人高频功率[(-2.17±8.96)nU]显著低于简单观看[(6.96±7.08)nU];采用表情宣泄时,高心理素质水平军人的高频功率[(1.95±6.58)nU]显著低于简单观看[(6.96±7.08)nU]。(3)采用认知重视时,低心理素质水平军人指端血容振幅平均恢复时间[(65.50±43.43)S]比高心理素质水平军人[(26.50±25.72)S]长且差异显著;采用表情宣泄时,低心理素质水平军人指端血容振幅平均恢复时间[(71.50±48.36)S]比高心理素质水平军人[(21.00±35.50)S]长且差异显著;低心理素质水平军人皮电的平均恢复时间[(103.50±38.01)8]比中[(63.50±48.59)s]、高心理素质水平军人[(61.50±33.09)S]长且差异显著。结论低心理素质水平军人使用增强情绪调节虽然可以让交感抑制,但交感神经的凋节能力却比高心理素质水平军人差。
- 蒋娟宋新涛涂静刘可愚佗婷婷杜征冯正直
- 关键词:恐惧情绪调节心理素质自主神经反应军人
- 中国军人抑郁流行病学特征的研究被引量:46
- 2013年
- 目的对全军陆、海、空、武警军人进行抑郁流行病学特点调研。方法采用国际通用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对整群抽取21省(区、直辖市)32座城市的陆、海、空、武警军人1.14万人进行问卷调查,获有效样本10505例。数据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在95%的置信区间(CI)内使用Bootstrap方法估算中国军人抑郁发生率,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①中国军人抑郁发生率为18.1%(95%CI=17.4~18.8),其中轻度抑郁发生率为8.6%(95%CI=8.0~9.2);中度抑郁发生率为4.4%(95%CI=4.0~4.8);重度抑郁发生率为5.1%(95%CI=4.7~5.5)。②男军人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军人(18.2%vs 10.2%,χ2=6.034,P<0.05);不同军种抑郁的发生率从高至低分别为,陆军、海军、空军、武警,军种之间差异显著(19.9%vs 17.0%vs11.2%vs 6.7%,χ2=88.673,P<0.05);不同职级抑郁的发生率差异显著从高至低分别为士官、战士、军官(19.3%vs17.5%vs 15.4%,P<0.05);大学学历军人抑郁发生率低于初、高中及研究生学历军人,后三者无显著差异(16.2%vs19.8%、18.2%、18.7%,P<0.05)。③不同军龄军人抑郁发生率前3位分别是第11年(25.8%)、第9年(24.8%)和第10年(24.2%);不同年龄军人抑郁发生率前3位分别是:28(27.0%)、30岁(25.4%)和26岁(22.2%)。不同军龄、年龄军人的抑郁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χ2=48.892,P<0.001;χ2=46.420,P<0.01)。结论中国军人抑郁发生率和水平低于中国普通人群,存在显著的性别、军种、职别、学历、军龄、年龄差异。
- 冯正直甘丽英孙辉潘玉焕刘可愚刘耘戴琴王立菲张睿光裕
- 关键词:中国军人抑郁流行病学
- 1993~2013年常驻高海拔地区军人心理健康状态的横断历史研究被引量:18
- 2017年
- 研究为探索常驻高海拔地区军人心理健康水平如何随社会年代变迁而改变,运用了横断历史元分析的方法,对1993年至2013年38篇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文献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考察了11454名常驻高海拔地区军人在该量表上9个因子得分随年代变化的趋势。结果发现:(1)SCL-90的7个因子均值与年代负相关,且不受期刊类型等的影响。20年来,7个因子下降了5%~15%不等。其中,强迫变化最大,抑郁、焦虑、人际敏感、偏执和精神病性均变化明显。这说明,常驻高海拔地区军人心理健康虽有所波动但整体水平逐步提升,变化幅度大致属于中等程度。(2)当年军费占GDP比值、居民消费水平指数与SCL-90部分因子均值负相关显著;5年前的居民消费水平指数与7个因子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国防建设的经济投入和居民消费水平可能是影响常驻高海拔地区军人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 赵梦雪冯正直王毅超赖薇胡丰刘可愚夏凡蒋娟王佳夏蕾
- 关键词:军人心理健康高海拔地区
- 高寒地区军人抑郁症状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21
- 2013年
- 目的了解高寒地区官兵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为高寒地区军人抑郁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整群抽取某高寒地区1 030名官兵进行测试,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等统计分析。结果高寒地区军人抑郁症状发生率为37.5%(95%CI:34.6~40.5);抑郁症状总体水平显著高于中国青年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增加抑郁发生风险的因素从高至低分别为:一年内曾遭遇不幸、父母兄弟患有抑郁症、直系亲属有自杀史、有训练伤、患有慢性疾病、每日服用药物、饮酒、吸烟。结论高寒地区军人具有较高的抑郁症状发生率,训练伤是影响抑郁发生的特殊危险因素。
- 甘丽英孟素平冯正直刘可愚王永彬刘耘
- 关键词:抑郁军事人员高寒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