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平 作品数:12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心房内二点起搏对诱发心房颤动的实验研究 1998年 目的探讨心房内二点起搏对诱发心房颤动(房颤)的抑制作用。方法健康杂种犬7只,麻醉状态下常规插管置入冠状静脉窦(CS)、右心室心尖部(RVa)、高位右心房(HRA)、希氏束(HBE)及 Koch 后三角(PTr)电极。程序刺激 HRA 和 CSd,直至房颤发生或到达心房有效不应期(ERP)。然后在 CSd、CSp 起搏,HRA 加早搏直到 HRA 有效不应期(ERP)或诱发房颤。再在 HRA 起搏,GSd、CSp 加早搏直到 CSd、CSp ERP 或诱发房颤。结果 HRA 程序刺激诱发房颤的早搏间期为85±22,36(70~100)ms。CSd 程序刺激未能诱发房颤。在 CSd 或 CSp 起搏,于 HRA 加心房早搏(PAC),在原来诱发房颤的早搏配对间期未见房颤诱发。有3只犬 CSd 起搏时的 HRA—ERP 明显长于 HRA 起搏、HRA—PAC 之 HRA-ERP(110±26.46 ms vs 76.67±5.77 ms,P<0.05),CSd 起搏时 HRA 提前进入有效不应期。继续递减刺激至原来诱发房颤的 S_1S_2间期,心房均不被激动,也未能诱发房颤。当 CSd 起搏时,HRA 最短的 AA 间期明显长于 HRA 起搏、HRA 早搏的 AA 间期(P<0.05),PTr 的 AA 间期也有所延长。HRA 起搏,分别于 CSd 和 CSp 加早搏时,以上3只犬的 CSd 和 CSp 心房肌有效不应期也有所延长。结论心房内起搏可明显抑制 HRA 早搏诱发的房颤发生率,且可能有延长心房有效不应期的作用。 梁兆光 姜玉萍 谷宏越 刘和平 王桂照 孟凡超 黄永麟关键词:心房 起搏 心房颤动 有效不应期 心脏病 血管紧张素1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支架后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 1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 (CHD)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后再狭窄 (ISR)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了 1997~ 2 0 0 0年间 12 8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东北汉族患者 ,对其进行了追踪随访。在 3个月~ 2年后再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根据支架内狭窄程度进行分组 ;并利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分析方法进行ACE基因分型 ,再结合临床生化指标和二次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结果 ,探讨两者间的关系。结果 4 3例ISR患者DD、ID、II的频率为 0 6 5 1、0 16 3、0 186 ,85例支架术后未狭窄患者DD、ID、II的频率为 0 4 12、0 2 82、0 30 5 ;DD型的支架患者比II、ID型的患者 ,有较高的再狭窄发生率 (P <0 0 2 5 ) ;D等位基因频率 (73 2 6 % )明显地高于I等位基因频率 (2 6 74 % ,P<0 0 1)。结论 ACE基因多态性与ISR有相关性 ,D等位基因可能是ISR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曲秀芬 赵鹃 刘培栋 宋丽芸 赵侃 刘和平 黄永麟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再狭窄 联合溶栓和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溶栓及PTCA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访观察 1 1 0例PTCA+支架治疗的AMI患者 ,分为联合治疗组 (联合溶栓和介入治疗 ) 6 2例和直接介入组 (直接PTCA +支架术 ) 4 8例 ,对比观察临床事件、心功能、心室重构及心律失常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 :心绞痛发生率 2 9 5 1 %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发生率 6 5 6 % ,死亡率 1 6 1 % ,都低于直接介入组 (分别为 :5 0 0 0 % ,2 5 0 0 % ,1 4 89% ) ,两组比较P <0 0 5 ;而左室射血分数 (LVEF)联合治疗组 (5 8 88± 8 87) % ,高于直接介入组 (5 4 0 0± 8 2 6 ) % ,P <0 0 5 ;联合治疗组 :左室扩大率 33 87% ,室壁瘤形成率 8 4 7% ,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2 1 31 %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1 8 0 3% ,ST -T改变 4 5 90 % ,都低于直接介入组 (分别为 :5 3 1 9% ,2 5 6 4 % ,5 7 5 0 % ,4 7 5 % ,72 5 % ) ,两组相比较P <0 0 5。结论 联合应用溶栓和随后的介入治疗AMI,是一种可行、实用的AMI治疗新方法 ,可使梗死相关动脉 (IRA)早期开通率增高 ,有利于左心室功能的保护 ,不增加临床不良事件 。 刘丕栋 曲秀芬 陈桂英 李晶洁 刘和平 赵侃 杨威 黄永麟关键词:心肌梗死 溶栓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联合溶栓和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2002年 曲秀芬 陈桂英 黄永麟 刘和平 赵侃 杨威关键词: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疗法 AMI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高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介入治疗评价 2002年 刘和平 张怀勇 安毅 宋丽云 黄永麟关键词:高龄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介入治疗 心室反应在射频消融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中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心室反应 (VR)在射频消融IVT的作用。方法 应用体表心电图、心内膜激动标测及VR相结合的方法射频消融 13例IVT病人。以激动标测初选靶点 ,射频消融试放电产生的VR确定靶点 ,采用VR与VT发作相一致处为靶点消融。结果 13例IVT即刻消融成功率 13/ 13。VR表现 :(1)窦性心律下消融时出现与VT发作相一致的VR。随后室性心动过速 (VT)中间断出现窦性心律、双发或联律室性早搏 ,最终完全恢复成窦性心律。 (2 )出现与VT发作不一致的VR。结论 以VR与VT发作相一致处作靶点 ,产生与VT发作相一致的VR可被视为有效消融的指标。 梁兆光 金顺实 姜玉萍 刘丕栋 谷宏越 刘和平 孟繁超 黄永麟关键词:射频消融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曲马多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疼痛效果的观察 1997年 疼痛有时剧烈的疼痛可致猝死或使机体生理活动障碍而危及生命。因此,止痛是急性心肌梗塞(AMI)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院从1995—11~1996—03,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非吗啡类镇痛药—盐酸曲马多(Tramal),对33例AMI病人进行止痛治疗,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18例单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人,年龄19~63岁。射频消融术前口服曲马多100mg用以消除病人术中的不安、焦虑和紧张。该组病人用于观察曲马多对血压、心率、呼吸和精神等方面作用。AMI患者33例,男21例,年龄47~78岁。女12例,年龄53~82岁。 刘和平 孟繁超 梁兆光 赵侃 谷宏越 宋丽云 郜杰 申基哲关键词:曲马多 急性心肌梗塞 心动过速 绝对生物利用度 AMI病人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Ⅲ°房室传导阻滞临时起搏治疗 1997年 刘和平 梁兆光 赵侃 孟繁超 黄永麟 王秀兰 姜玉萍 刘玲 郜杰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 临时起搏 起搏治疗 锁骨下静脉穿刺 经心内膜射频消融心房颤动的实验研究 1999年 姜玉萍 梁兆光 刘艳平 谷宏越 刘和平 黄永麟 孟繁超关键词: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心内膜 射频消融成、幼兔心室损伤面积的比较 1998年 近几年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得到迅猛发展,不仅广范应用于成年人,也已应用于发育不成熟的儿童和青少年患者[1~6]。为了探讨射频消融后心脏损伤范围在其发育成熟过程中是否有所扩大,我们对成、幼兔射频消融后的急性期损伤面积和慢性期损伤面积进行了对比研究。动物... 梁兆光 姜玉萍 刘和平 孟凡超 黄永麟 于晓波 李树林关键词:射频消融 心律失常 成兔 幼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