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国锋

作品数:17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血管
  • 3篇血管瘤
  • 3篇血流
  • 3篇皮肤
  • 3篇皮肤血管
  • 3篇皮肤血管瘤
  • 3篇细胞
  • 3篇脑血
  • 3篇脑血流
  • 3篇骨转移
  • 3篇核素
  • 3篇SPECT
  • 3篇GRAVES...
  • 2篇多动障碍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骨转移
  • 2篇多发性骨转移...
  • 2篇云克
  • 2篇粘附分子

机构

  • 14篇中南大学湘雅...
  • 7篇中南大学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上海市精神卫...
  • 1篇上海市精神卫...

作者

  • 17篇刘国锋
  • 13篇何建军
  • 9篇苏见知
  • 8篇吴永刚
  • 6篇支科
  • 4篇马琦琳
  • 2篇杜亚松
  • 2篇杨志伟
  • 2篇石光清
  • 1篇王云华
  • 1篇潘佑民
  • 1篇叶千春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湖南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上海精神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南药学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5
  • 4篇2002
  • 3篇200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31)I治疗Graves病早发甲减发生的预防与处理
2009年
131I治疗Graves病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早发甲减是指131I治疗Graves病患者后1年内发生的甲减。131I治疗的实际工作中,从131I治疗的综合因素方面,探讨预防甲减发生的因素及131I治疗后早发甲减的及时处理。
刘国锋石光清
关键词:GRAVES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31I治疗
核素~(32)P治疗皮肤血管瘤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核素32p敷贴治疗草莓状、鲜红斑痣两种皮肤血管瘤的效果。探讨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以及血管瘤类型等因素对32p敷贴治疗疗效的影响。探讨草莓状血管瘤、鲜红斑痣患者32p治疗的β射线有效吸收剂量。 材...
刘国锋
关键词:草莓状血管瘤鲜红斑痣敷贴治疗
文献传递
18F-FDGPET/CT显像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 在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肝脏患者的临床资料及PET/CT 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48例,转移性肝癌12例;原发性肝癌中肝细胞癌(HCC)42例,胆管细胞癌(C...
何建军支科刘国锋
血清BSP水平联合PSADT检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骨唾液酸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倍增时间(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doubling time,PSADT)检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58例,依据诊断分为转移组(28例)和无骨转移组(30例),取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60例以及60例健康体检人员分别作为增生组和健康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骨痛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BSP水平;采用电化学免疫发光技术检测血清f-PSA、t-PSA水平,采用倍增公式PSADT=lg(2)[log(PSA2)-log(PSA1)]计算PSADT;采用ROC曲线评价BSP、PSADT及两者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意义。结果两组患者BS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增生组(P<0.05);骨转移组患者血清BSP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Pearson’s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BSP和VAS骨痛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BSP诊断骨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1.12%和72.8%;PSADT诊断骨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4.15%和82.96%;BSP联合PSADT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性、AUC面积分别为91.26%,89.54%,0.932。结论BSP可能是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有效诊断指标;BSP和PSADT联合检测能大大提高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敏感度和准确性,便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早期诊断。
何建军支科刘国锋
关键词:骨唾液酸蛋白前列腺癌骨转移
皮肤血管瘤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目的总结目前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比较不同类型皮肤血管瘤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比较皮肤血管瘤冷冻治疗、平阳霉素、激光治疗、手术治疗及核素治疗的效果。其中核素治疗一般采用~(32)P敷贴或~(32)P瘤体内注
刘国锋
核素32P治疗538例皮肤血管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核素~(32)P敷贴治疗草莓状、鲜红斑痣2种皮肤血管瘤的效果。探讨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以及血管瘤类型等因素对~(32)P敷贴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皮肤血管增患者共538例,将~(32)P药膜贴于皮肤血管瘤处,根...
刘国锋王云华蒋宁一
“云克”对白细胞介素(IL)-1β刺激的人眼球后成纤维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探讨云克治疗Graves眼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 ,测定加入白细胞介素 (IL - 1β)及“云克”后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 ) - 1的表达和DNA合成情况。结果 :白细胞介素 (IL) - 1β(10 0U/ml)能强烈刺激眼球后成纤维细胞表面ICAM - 1表达 ,而云克明显地抑制这种刺激作用 ;同样 ,云克能抑制IL - 1β刺激的DNA合成。结论 :云克治疗GO的作用途径部分是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 - 1β的作用 ,使ICAM - 1表达及DNA合成减少。
吴永刚马琦琳刘国锋何建军苏见知支科
关键词:格雷夫斯病细胞间粘附分子
药物与临床碳酸锂联合^(131)I治疗Graves病68例临床探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碳酸锂对Graves甲亢患者甲状腺131I摄取率的影响及监测碳酸锂使用前后血、尿β2-微球蛋白的水平,了解碳酸锂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8例131I摄取率<50%的Graves甲亢患者,在给予碳酸锂(250 mg.次-1,3次.d-1)1周前后,分别测定131I摄取率,以观察碳酸锂对131I摄取率的影响及治疗前后血、尿β2-微球蛋白的水平。结果68例患者服碳酸锂1周后,最高131I摄取率达到73.8%,131I摄取率平均由28.5%±11.7%上升至43.4%±18.3%,平均较原有水平提高14.9%±9.4%(P<0.001);而治疗前后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碳酸锂能有效提高131I摄取率不够高的Graves甲亢患者的131I摄取率,且肾功能正常时,使用碳酸锂1周对Graves病患者肾功能无不良影响。
刘国锋石光清何建军苏见知
关键词:碳酸锂GRAVES病肾功能
计算机断层扫描引导下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一线化疗失败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碘125(125I)粒子治疗一线化疗失败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9年6月间经过一线化疗方案治疗后进展或复发的小细胞肺癌患者23例,给予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分次植入,并观察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3、6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2%(15/23)、69.6%(16/23)和30.4%(7/23)。治疗后肿瘤长径为(2.6±1.1)cm,较治疗前的(3.5±1.1)cm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9,P=0.006)。并发症主要有气胸4例(17.4%)、发热2例(8.7%)、胸痛1例(4.3%),未出现致死性并发症。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5(2~15)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7(3~36)个月,3个月生存率为91.3%,6个月生存率为56.52%。结论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一线化疗失败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房智慧马晓伟何建军叶千春刘国锋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化疗失败
Grave患者^(131)I治疗前后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的研究
2001年
目的 :探讨ICAM - 1在Grave(GD)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ELISA法测定GD患者131I治疗后不同时期血液ICAM的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Grave病 1周后 ,ICAM - 1明显升高 ,并与FT3、FT4 成正相关 ,6个月后ICAM - 1显著低于治疗前组 ,但仍高于正常组。Grave眼病 (GO)患者血清ICAM - 1水平明显高于GD病人 ,而有甲亢患者ICAM - 1明显高于无甲亢患者。结论 :ICAM - 1能动态反映GD的情况。在GO早期 。
吴永刚刘国锋苏见知何建军潘佑民
关键词:GRAVE病细胞间粘附分子-1放射性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