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林 作品数:9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 遂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2005-2010年遂宁市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2年 目的分析遂宁市2005-2010年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时调整防控措施,为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遂宁市2005-2010年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遂宁市2005-2010年累计报告麻疹病例3139例,暴发病例占24.72%,发病呈明显下降趋势,年平均发病率13.98/10万。麻疹流行以冬春季为主,但春季较冬季更为明显。麻疹发病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共2 458例,占78.35%。无免疫史病例1 410例,占44.91%。8月龄以下儿童麻疹发病呈上升趋势。流动人口病例为85例,占2.71%。结论加强基础免疫和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提高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和合格接种率;增加育龄期妇女麻疹IgG抗体,降低<8月龄婴儿麻疹发病率;继续做好发热出疹性疾病监测,及时控制暴发疫情是降低麻疹发病的重要防控策略。 邱小兵 刘文武 刘宗林关键词:麻疹 流行病学 免疫 某巯基乙醇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识别及关键控制点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识别巯基乙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关键控制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检测,采用检查表法及定量分级法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巯基乙醇生产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硫化氢、二氧化硫、噪声等。结论巯基乙醇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存在多种高毒物质,潜在急性中毒风险,应加强关键环节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和应急救援。 姚成 涂小寒 刘文武 刘宗林关键词:巯基乙醇 职业病危害 关键控制点 1995-2012年遂宁市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4年 目的了解遂宁市艾滋病流行现状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遂宁市1995-2012年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5-2012年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858例;报告发病率由2004年的0.519/10万上升到2012年的8.19/10万。2012年报告发病率最高的船山区达到了12.45/10万,其次是安居区(9.20/10万)和射洪县(6.90/10万);以汉族和常住人口为主,分别占病例总数的98.02%和87.41%;男性感染发病多于女性(χ2=181.66,P<0.05);检测发现的HIV/AIDS主要以其他就诊者检测、检测咨询、手术前检查、性病门诊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4.48%;感染途径主要以异性性接触传播,同性传播和注射吸毒传播为主,分别占病例总数的70.16%、16.90%和5.83%。职业分布从高到低分别是农民(27.39%),家政、家务及待业(20.67%),民工(10.84%),工人和其他(8.51%和7.93%)。结论遂宁市艾滋病疫情整体呈上升趋势,感染途径多样化并波及多种人群。性接触传播是主要途径且呈上升态势,注射毒品传播呈下降趋势。在强化对广泛大众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对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管理,落实对重点高危行业和重点高危人群的综合干预,仍是今后的重要防治策略。 刘文武 刘宗林 黄春玲 杨蓉关键词:艾滋病 遂宁市乙肝疫苗接种控制儿童乙肝感染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了解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接种后儿童乙肝免疫与感染发病状况,评价现阶段预防控制儿童乙肝效果。方法单纯随机抽样采集新生儿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3~7岁儿童血清1677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固相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利用报告乙肝发病和疫苗接种率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1677名儿童HBsAg阳性率为1.8%,其中城市、农村分别是1.58%、2.1%,男、女分别是1.62%、1.97%;3~7岁分别为1.23%、1.5%、2.02%、1.74%和2.43%。抗-HBs阳性保护率为55.1%,其中城市、农村分别是60.4%、47.08%,男、女分别是55.44%、54.74%,3~7岁分别为66.67%、59.76%、59.25%、44.34%和45.9%。对应1~7岁出生队列,2000-2006年乙肝疫苗接种率的逐年增高与乙肝发病率、HBsAg阳性率呈负相关(rs=-0.821,P<0.05;rs=-0.866,P<0.05),而与抗-HBs保护率呈正相关(rs=0.920,P<0.05)。结论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规划接种有效降低了乙肝感染率与发病率,新生儿接种疫苗后随年龄增长其保护率有所下降。 刘文武 刘宗林 邱小兵 杨蓉 吕玉宁关键词:乙肝疫苗 接种率 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表面抗体 出生队列 遂宁市儿童碘缺乏病现况调查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遂宁市碘缺乏病现状,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遂宁市8~10岁儿童进行甲状腺肿大率、尿碘的抽样调查,并对与碘缺乏防治密切相关的碘盐进行采样分析。结果甲状腺肿大率为0.7%,尿碘中位数为224.3μg/L,碘盐覆盖率100%、合格碘盐食用率99.2%、碘盐合格率99.2%;盐碘抽样均值33.2μg/kg。结论遂宁市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达到较为适宜水平,已接近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敬永计 刘宗林 夏燕平 漆明定关键词:碘缺乏病 四川省遂宁市2009年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了解四川遂宁市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评价遂宁市从1992年在新生儿中推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效果.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按行政区域和经济水平随机抽取6个调查点(村、县),以家庭为单位对全部人群采集外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结果 共采集1468人血清进行检测,人群中HBsAg阳性率为14.78%、抗-HBs阳性率为39.17%、HBV感染率72.68%.HBsAg阳性率最高年龄组为30~34岁组(27.59%),最低为0~4岁组(2.06%);HBV感染率最高的是55~59岁组(93.13%),最低是5~9岁组(44.2%);性别、年龄、职业、地域HBV感染标志流行率均存在差异.结论 四川遂宁地区人群HBV感染率较高,人群HBsAg阳性率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人群中乙肝流行病学特征已经发生了改变,乙肝疫苗的接种推广使用,已经显著降低了目标人群(≤14岁人群)的HBsAg阳性率和HBV感染率. 姚成 张爽 沈立萍 刘宗林 刘文武 毕胜利关键词: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四川遂宁地区居民乙肝病毒基因型别分析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遂宁地区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血清亚型流行特征。方法在遂宁6个县级行政区域内共采集血清样本1 468人份筛出HBsAg检测阳性的血清样本,用巢氏PCR法扩增提取HBV DNA S区,根据PCR产物基因测序结果对样本HBV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测出基因序列118例HBsAg阳性标本中,B基因型40例(33.89%),C基因型73例(61.86%),D基因型5例(4.23%),未发现BCD以外的其他基因型。42份(35.59%)血清亚型分型为adr型,76份(64.41%)为adw型。结论遂宁地区乙肝病毒基因型别以B、C为主要基因型,其中C型基因占优势,存在少量D基因型。血清亚型的分布以adr\adw亚型为主,其中adw亚型占优势。 姚成 张爽 沈丽萍 刘宗林 刘文武 毕胜利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血清亚型 2004-2012年遂宁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了解遂宁市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流行现状,为制定丙肝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遂宁市2004—2012年报告丙肝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遂宁市2004—2012年共报告丙肝病例2191例。报告病例数由2004年57例上升到2012年580例,增加了9.18倍;报告发病率由2004年1.51/10万逐年上升到2012年17.79/10万(趋势Х^2=1000.15,P〈0.01),9年上升了10.78倍;丙肝病例数占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构成比由2004年0.23%上升到2012年3.88%。该市船山区病例最多为1131例(51.62%);安居区371例(16.93%);射洪县316例(14.42%);大英县病例最少为161例(7.35%)。发病率以船山区为最高,其2012年达到42.37/10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发病率最低的射洪县其2012年达到8.31/10万。发病时间无明显季节性。男性多于女性(Х^2=3.44×10^7,P〈0.01);发病数年龄构成比1-9岁为0.18%(4例),20~59岁为59.93%(1313例),60岁以上为37.38%(819例)。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为40.71%(892例),其次分别是离退休人员15.65%(343例)、家务及待业人员13.05%(286例)、工人11.36%(249例)、干部职员5.52%(121例),该5类职业人群占病例总数86.31%(1891例)。结论遂宁市丙肝报告发病数和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之势;建议应采取有效措施,实施以强化献血人员筛查、吸毒人员监管和针具交换、提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注重医疗实践安全注射和重点人群预防等综合防控策略,以有力遏制丙肝疫情的上升趋势。 刘文武 刘宗林 杨蓉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 控制策略 2006-2010年遂宁市食物中毒检测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遂宁市2006-2010年全市食物中毒检测的结果,揭示遂宁市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实验室检测能力,为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遂宁市2006-2010年食物中毒的发生起数、场所分布、检测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遂宁市食物中毒高发于第三季度,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食品摊贩和家庭误食是中毒的高发场所;实验室检出的中毒因素以亚硝酸盐最多;肉类及其制品为食物中毒的主要食物类型,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加工不当。结论遂宁市食物中毒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夏、秋季食物中毒高发,应针对不同场所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刘宗林 敬永计 龙德尚 姚勇 李雪 彭晓燕 蒲松常 杨忠 杨勇关键词: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