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伟
- 作品数:33 被引量:18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LPS信号传导分子TLR4表达与小鼠肝损伤关系的研究
- 2002年
- 刘小伟游宇等
- 关键词:LPS信号传导分子小鼠肝损伤
- 原发性旁路高胆红素血症遗传家系的分析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确定原发性旁路高胆红素血症为遗传病并确定其遗传方式。方法 临床病例结合家系谱分析。结果 原发性旁路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除表现为黄疸、贫血和脾大外 ,尚有外周血白细胞数减少 ,网织红细胞数不升高 ,外周血和骨髓成熟红细胞形态异常和大小不一 ,可见靶形 ,杆状 ,口形和球形等异常红细胞。家系谱分析发现 ,4代人每代都有患者 ,垂直传播 ,男女均患病 ,成人显性充分 ,病情严重程度不一。结论 原发性旁路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卢放根金萍游宇戚小云刘小伟梁骏
- 关键词:遗传家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黄疸贫血
- 肝细胞靶向基因药物分子构形和表达效率的研究
- 2002年
- 目的 :用调整肝细胞靶向基因药物分子构形的方法 ,以期提高外源转入基因在目标细胞的表达效率。方法 :加入特定辅料分子至基因药物中 ,用电镜观察其液态分子构形。在转入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BEL 74 0 2中后 ,用ELISA方法检测基因表达产物IFN r的浓度 ,筛选最佳表达外源基因药物分子的构形。结果 :肝细胞靶向基因药物在辅料分子不同浓度中构形发生改变 ,显现出絮状、球形、串蛛状及杆状与类染色体形的混合体。筛选出了具最佳表达的杆形和类染色体混合体分子构形。该构形的药物分子在体外培养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脂质体转运载体携带的同一基因 ,且不需要抑制溶酶的活性。结论 :用于基因治疗的药物分子构形对其转入靶细胞的表达效率有重要的影响。杆状和类染色体复合分子构形 。
- 卢放根刘小伟欧阳春晖羊东晔吴晓英
- 关键词:基因治疗肝细胞肝脏靶向基因
- 人白细胞介素12双亚基共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为了基因治疗研究的需要构建人白细胞介素 12 (hIL 12 )双亚基基因共表达质粒 [(P(+) IL 12 ) ],比较它与单个亚基基因表达质粒 [P(+) P4 0 和P(- ) P35]1∶1共同转染肝癌细胞HepG2后 4 8小时表达结果。方法 :分别克隆hIL 12P4 0 、P35亚基cDNA全长至pcDNA3 1(± )中构建P(+) P4 0 和P(- ) P35,再将两者串联克隆至pcDNA3 1(+)中构建P(+) IL 12。脂质体转染 3种质粒至肝癌细胞HepG2 ,4 8小时后抽取细胞总RNA做半定量RT PCR ,同时取细胞上清做ELISA及Western杂交 ,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种转染方式均可以表达hIL 12蛋白质且半定量RT PCR显示较未转染组hIL 12的mRNA水平均增加 ;转染后 4 8小时P(+) IL 12组细胞培养上清hIL 12表达量较 [P(+) P4 0 和P(- ) P35]按 1∶1比例共同转染组显著增高(P <0 0 5 )。结论 :人白细胞介素 12双亚基基因串联共表达质粒 [P(+) IL 12 ]能够转入HepG2并表达hIL 12蛋白质 ,并且转染后 4 8小时hIL 12表达量较单个亚基基因表达质粒 [P(+) P4 0 、P(- ) P35]1∶1共转染者显著高。
- 羊东晔卢放根汤熙翔赵水平吴小平刘小伟
- 关键词:人白细胞介素12HEPG2细胞
- 克罗恩病和肠结核活检及手术标本的病理学特征分析148例被引量:18
- 2010年
-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活检及手术标本的病理学特征在二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湘雅二医院、湘雅医院、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确诊的CD和ITB患者各55例,其中活检标本各55例;手术病理标本CD29例,手术ITB9例.统计每例标本的病理学特征并进行比较.结果:CD患者活检标本与ITB患者活检标本比较,黏膜下层增宽、裂隙状溃疡及肉芽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7.5%vs14.0%,10.9%vs0%,10.9%vs43.6%,均P<0.05);手术标本比较,黏膜下层增宽、裂隙状溃疡、固有肌层增厚、鹅卵石征及肉芽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1.7%vs11.1%,34.5%vs0%,62.1%vs11.1%,37.9%vs0%,20.7%vs77.8%,均P<0.05).结论:活检标本的病理学特征鉴别CD和ITB价值有限,手术标本病理学特征对他们有鉴别价值,但仍需结合临床、内镜及影像学检查综合诊断.
- 李学锋周明欢卢放根邹益友文继舫刘宇崔熠刘小伟
- 关键词:克罗恩病肠结核活检标本手术标本病理学
- 脂多糖时间依从性肝损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2004年
- 刘小伟卢放根张广森游宇吴小平欧阳春晖羊东晔
- 关键词:脂多糖蛋白质组学组织病理学肝损伤
- Child-Pugh分级和MELD评分对死亡的肝硬化患者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2
- 2012年
-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大出血死亡和非大出血死亡肝硬化患者中的Child-Pugh分级(CP分级)和终末期肝病评估模型(MELD)评分,以了解这两种评分方法对肝硬化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选择16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72例已死亡的肝硬化病例组,并且根据最终死亡主要原因是否与消化道大出血有直接关系进一步分为大出血死亡组和非大出血死亡组,以及88例肝硬化住院并好转出院的患者作为好转组,记录他们入院首次的临床资料,均进行MELD和CP评分和比较。结果:死亡组CP分值为10.264±2.028,MELD评分为22.230±13.451,好转组CP分值9.318±1.644,MELD评分15.37±6.201,两组之间两种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与好转组比较,大出血死亡组的两种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大出血死亡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中CP分级为C级和高MELD评分(≥30分)的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好转组。死亡组中低MELD评分(<20分)和CP分级A级的患者中上消化道大出血致死的占70%以上。ROC曲线分析显示剔除大出血死亡因素后,MELD评分系统和CP分级短期死亡风险预测精确度明显提高。结论:MELD评分和CP分级系统对肝硬化患者预后预测均有一定价值,分值越高死亡的风险越大。在排除大出血死亡的前提下,MELD评分系统和CP分级系统均对肝硬化患者的短期生存预测更准确。MELD和CP分级评分系统存在不足,尤其对低MELD(<20分)和CP分级A级者的预后判断准确性不高,需要联合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情况共同评估患者的预后。
- 张洁卢放根欧阳春晖程宗勇王学红刘小伟
- 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肝硬化失代偿发生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卢放根刘小伟羊东晔凌奇荷伍汉文
- 关键词:促炎性细胞因子肝硬化失代偿
- 原发性肝癌静脉血管内血行转移的分析
- 2003年
- 程宗勇刘小伟卢放根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肿瘤转移甲胎蛋白生物学标记
- 蓝色橡皮泡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与内镜特点被引量:4
- 2005年
- 蓝色橡皮泡痣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疾病,以皮肤和胃肠道巨穴样血管瘤为主要特征性表现,发生率仅为1:14 000.1860年Gascoyen's首次报道了以皮肤和胃肠道病变为主的此类疾病,直至1958年Bean进一步详细报道该病,并命名为Blue rubber bleb nevus syndrome(BRBNS),故也有人称为Bean's syndrome.该病在国内报道不多,现将我院17年来收治的3例蓝色橡皮泡痣综合征病例汇报如下.
- 霍继荣张洁王学红刘德良欧大联刘小伟
- 关键词:综合征综合病症病变组织血管瘤血管肿瘤皮肤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