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扬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解放军174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运动性心肌微损伤的研究现状被引量:5
- 2014年
- 急性力竭和反复高强度运动后可出现运动性心肌微损伤现象。心肌的缺血缺氧反应、机体的神经内分泌改变、能量代谢障碍是运动性心肌微损伤发生的主要机制。抗氧化剂、小剂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调节神经内分泌、改善线粒体功能、营养心肌细胞及运动预适应对心肌有保护作用,对预防高强度负荷运动过程中各种突发事件起到积极作用。
- 刘扬吴志峰
- 关键词:心肌微损伤力竭运动细胞凋亡运动预适应
- 新兵5km训练心肌标志物及一氧化氮变化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新兵在日常体能训练中5km跑耐力负荷量对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影响。方法 65名男性战士,18~20岁,分别测定5 km跑前后血清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I,cTnI)、N末端脑钠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NO水平,并记录运动心率。结果运动后2 h血清cTnI升高,阳性率55.38%(范围0.010~0.162,中位数0.047),24 h后仅一人血清cTnI略高于0.010μg/L。NT-proBNP运动后2 h明显升高,24 h后降至接近正常。运动后即刻血清NO水平增高,但与cTnI变化无相关关系。血清cTnI〉0.010μg/L者的大于最大实测心率80%运动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新兵5 km训练可以出现血清cTnI、NT-proBNP一过性升高,可能存在心肌细胞膜通透性增强或可逆性心肌损伤。血清NO水平上升未影响心肌标志物的释放。
- 吴志峰刘扬王军李毅余研秦逸辉冯茜孙如鹏汤立功
- 关键词:新兵心肌标志物心肌损伤一氧化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