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
- 作品数:13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热性惊厥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分析热性惊厥(FS)患儿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儿科住院的FS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临床特征,并对不同单次热程惊厥发作次数维生素B6含量进行分析。结果FS患儿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3岁以内婴幼儿,以单纯性热性惊厥为主,惊厥发作时体温多>39℃,易发生于发热后24 h内,发作持续时间多<5 min内,单次热程惊厥发作次数以1次居多,无FS家族史者居多,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病因,绝大多数患儿血常规、电解质、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脑电图正常,其中电解质异常以低钾、低钠为主,脑电图异常多表现为尖波、慢波或尖慢波。多次发作FS患儿维生素B6含量低于总发作次数仅1次患儿[(31.97±12.15)μg/L vs(45.52±28.3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S的发生与患儿年龄、体温及呼吸道病毒感染等密切相关,多次发作FS儿童全血维生素B6含量降低,由此提示对于多次反复发作FS儿童可以适量补充维生素B6。
- 刘素云陈思张露娇黄斌刘明程均易爱兰罗勤
- 关键词:热性惊厥低钠血症维生素B6
- 孟鲁司特联合鼻内激素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鼻内激素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选取儿童腺样体肥大患儿80例,根据患儿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为单药组与联用药组,各40例。单药组单纯以鼻内激素进行治疗,联用药组以孟鲁司特联合鼻内激素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症状Bitar评分、腺样体体积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联用药组临床症状Bitar评分、腺样体体积均明显低于单药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鼻内激素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作用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小腺样体体积,值得推广。
- 黄斌刘明罗勤
- 关键词:孟鲁司特儿童腺样体肥大
-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分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患儿,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常规组和个体化组,各40例。其中常规组患儿施行常规急救治疗,个体化组患儿给予个体化急救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体温复常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再次抽搐发生率。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个体化组患儿体温复常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再次抽搐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中给予个体化急救治疗,有助于促进体温和惊厥症状快速恢复,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再次抽搐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明
- 关键词: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惊厥急救治疗
- 不同时段尿标本检测巨细胞病毒在小儿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对荧光定量PCR法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不同时段尿标本检测巨细胞病毒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30例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所有患儿分别于清晨采集晨尿作为晨尿组,于其他时段采集尿液标本作为随机时段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不同时段尿标本人巨细胞病毒DNA水平进行检查,对比两组阳性检出率。结果晨尿组,27例检出人巨细胞病毒阳性,检出率为90.00%,随机时段组,20例检出人巨细胞病毒阳性,检出率66.67%,晨尿组明显高于随机时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巨细胞病毒,采集患儿晨尿作为检测标本,阳性检出率较高,可有效降低漏诊情况,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 黄斌刘素云万丽佳刘明吴小秧罗勤
-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小儿不同时段
- 儿童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病原菌及抗菌药物敏感性研究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研究儿童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致病菌株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特征,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儿科收治的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进行深部呼吸道吸取痰液行痰培养,并检测分离出的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758例患儿痰标本中获得240例阳性结果,阳性率为31.7%。分离出的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氏菌80例,占33.3%;大肠埃氏菌53例,占22%;肺炎链球菌27例,占11.3%;铜绿假单胞菌24例,占10%;产气肠杆菌16例,占6.7%;阴沟杆菌11例,占4.6%;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占1.7%;其他25例,占10.4%。其中革兰阴性菌208例,占86.6%,革兰阳性菌32例,占13.4%。所分离出的细菌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唑林、哌拉西林、头孢三代中的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甚至头孢四代中的头孢比肟耐药率均较高。头孢唑林,氨苄青霉素对所有检出细菌敏感性均低。第三代头孢中头孢曲松耐药率较高,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敏感性较高。喹诺酮类、丁胺卡那、亚胺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高。结论本地区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中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占大多数,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为前三位,革兰阳性菌中以肺炎链球菌为主。分离出的细菌特别是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较为广泛。
- 罗勤刘明程均黄斌刘建荣
- 关键词: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药物敏感性
- 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研究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P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针对本院收治的128例MP肺炎、79例细菌性肺炎和51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结果 128例MP肺炎组(A组)CRP阳性45例,阳性率为35.2%,其中16例重症MP肺炎患儿CRP阳性14例,CRP>80mg/L者12例,79例细菌性肺炎(B组)CRP阳性者为73例,阳性率为92.4%,其中41例细菌性肺炎患儿CRP>80mg/L。51名上呼吸道感染(C组)CRP阳性者为4例,阳性率为7.9%,均小于15mg/L。CRP定量值A组为(8.91±4.12)mg/L,B组为(28.21±5.92)mg/L,C组为(2.58±0.75)mg/L。A组与B组,A组与C组以及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罗勤程均刘明
- 关键词:C反应蛋白呼吸道感染小儿
- Wiskott-Aldrich综合征1例报道
- Wiskott-Aldrich综合征(Wiskott-Aldrich syndrome,WAS)是一种罕见血液病,呈X-连锁隐性遗传,主要见于儿童.典型病例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湿疹和免疫缺陷三联征,新生儿发病率为1~10/...
- 刘素云罗勤程均刘明颜珲
- 关键词:WISKOTT-ALDRICH综合征儿童患者临床病理
- 中医外治法在婴幼儿肺炎合并胃肠功能紊乱中的临床应用
- 2018年
-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合并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婴幼儿肺炎合并胃肠功能紊乱的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抗炎及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显效8例(26.7%),有效22例(73.3%),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1例(3.4%),有效22例(73.3%),无效7例(23.3%),总有效率76.7%。研究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合并胃肠功能紊乱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素云刘新娟程均易爱兰颜珲吴小秧刘明黄斌罗勤
- 关键词:中医外治穴位贴敷婴幼儿肺炎胃肠功能紊乱
- 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儿童非细菌性发热的临床研究
- 2022年
-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儿童非细菌性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非细菌性发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小儿氨酚黄那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两组患儿均持续用药3 d。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效果、退热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1、2、4、6 h时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2.00%、60.00%、72.00%、94.00,高于对照组的22.00%、40.00%、52.00%、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降温起效时间[(0.68±0.13)h]、体温降至正常时间[(16.52±2.04)h]短于对照组[(0.82±0.15)、(18.34±2.15)h],降温持续时间[(6.85±1.13)h]长于对照组[(5.89±1.0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能够提高非细菌性发热患儿的退热效果,加快体温复常,安全可靠。
- 吴志坚陈秋萍廖婵刘素云程均吴小秧刘明罗勤
- 关键词:中药穴位敷贴退热效果
- 微生态制剂对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保护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危险因素及采用微生态制剂(妈咪爱)对其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符合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诊断标准的165例患儿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住院的155例未继发腹泻的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用统一问卷摘抄病例组和对照组患儿病案,收集其人口学信息及相关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情程度、住院时间、住院时侵入性操作、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和使用微生态制剂与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有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2岁、住院时有侵入性操作和住院时间≥7d是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危险因素,使用微生态制剂则是保护因素。结论:年龄〈2岁、住院时有侵入性操作和住院时间≥7d是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危险因素;使用微生态制剂(妈咪爱散剂)可预防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可作为预防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有效手段之一。
- 刘明程均罗勤
- 关键词:肺炎腹泻微生态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