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明

作品数:11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乙型
  • 6篇乙型肝炎
  • 6篇肝炎
  • 4篇慢性
  • 4篇慢性乙型
  • 4篇慢性乙型肝炎
  • 4篇病毒
  • 3篇衰竭
  • 3篇慢加急性肝衰...
  • 3篇急性肝
  • 3篇急性肝衰
  • 3篇急性肝衰竭
  • 3篇干扰素
  • 3篇肝衰
  • 3篇肝衰竭
  • 2篇预警
  • 2篇治愈
  • 2篇治愈率
  • 2篇临床治愈
  • 2篇临床治愈率

机构

  • 1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1篇毛青
  • 11篇刘明
  • 5篇谭文婷
  • 5篇邓国宏
  • 5篇郭艳
  • 5篇谭顺
  • 3篇张绪清
  • 3篇向小梅
  • 3篇邓樱
  • 2篇谭朝霞
  • 1篇李茂仕
  • 1篇但芸婕
  • 1篇蒋黎
  • 1篇刘洪利
  • 1篇孙小雯
  • 1篇游忠岚
  • 1篇刘慧敏
  • 1篇向德栋
  • 1篇贾鸣
  • 1篇罗亚东

传媒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第三届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2
  • 2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早期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ucleot(s)ides analogues,NAs]抗病毒治疗对早期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感染病研究所住院的早期HBV-ACLF患者618例,其中男性568例,女性50例,年龄12~77(41.29±11.38)岁。根据有无联合NAs抗病毒治疗将患者分为抗病毒组(546例)和对照组(72例)。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NAs抗病毒治疗对早期HBV-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回顾性分析比较基线特征和治疗6个月后的自然生存率。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是否抗病毒治疗、性别、年龄、血浆Na+浓度、血清总胆红素和白细胞是影响早期HBV-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抗病毒组的自然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2.0%vs36.1%,P<0.05)。不同抗病毒方案的自然生存率依次为:恩替卡韦(56.4%)>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55.2%)>拉米夫定(5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HBV-ACLF患者使用NAs抗病毒治疗可提高自然生存率。
刘慧敏张绪清郭艳刘明毛青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慢加急性肝衰竭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预后
重庆市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治疗现状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我院就诊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和治疗现状。方法收集2014年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门诊和住院部就诊并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hepatitis B virus serum markers,HBV M)的重庆籍儿童(年龄≤17岁)共4 494例,对HBV M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查体HBs Ag、HBs Ab、HBc Ab阳性率及HBV M全阴性率分别为1.7%、49.8%、16.6%、31.9%;1~3岁组HBs Ab阳性率为65.4%,显著高于其他3组(χ2=17.0、73.3、49.4,P〈0.05);11-17岁组HBs Ag阳性率为2.6%,显著高于其他3组(χ2=5.6、12.4、8.4,P〈0.05)。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复诊儿童HBs Ag确诊阳性率为89.2%,1~3岁组最低,为53.8%;核苷类似物(LAM、Ld T、ETV)抗病毒治疗96周时,生物化学和病毒学应答率均高于85%;LAM、Ld T治疗96周和IFN-α治疗48周时血清学应答率均达到40%。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相关指标的共35例,占36.5%。结论重庆市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查体阳性率(1.7%)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国家要求的防治目标(1%);新发现HBs Ag阳性的儿童应增加监测次数,需复诊明确HBs Ag阳性情况。儿童抗病毒治疗取得了理想的应答率,但定期监测情况并不乐观,应加强其治疗方案的管理监督。
谭顺谭文婷向小梅刘明毛青邓国宏
关键词:儿童抗病毒药
IL28B与HBeAg/HBeAb早发血清学转换的关联研究
目的:探讨IL28B 单核苷多态性(SNPs)与HBeAg/HBeAb 早发血清学转换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 年9月至2013 年12 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共565 例,其中...
谭顺谭文婷刘明但芸婕毛青邓国宏
干扰素治疗低水平HBsAg慢性乙型肝炎获得高临床治愈率的分析
邓樱刘明郭艳向小梅谭朝霞毛青
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临床常规预警指标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分析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的临床特征,发掘预警肝衰竭发生的指标,建立基于临床指标的早期肝衰竭预警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5月至2008年4月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病例5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病例62例,比较其发病诱因、发病特点以及临床常规辅助检查指标变化特征间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判断肝衰竭发生风险的模型。结果两组病例间性别、发病诱因、黄疸出现时间、有无肝硬化、HBeAg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CHB重度组患者发病年龄分布范围较大(12~72岁),Pre-ACLF组患者发病年龄较集中(29~69岁),两者有显著差异。首次辅助检查指标中,两组凝血检验指标与TBil存在显著差异。指标的变化速率中,Pre-ACLF组PT、INR、TBil最大增加速率显著高于CHB重度组(P=6.386×10-11、1.905×10-11、0.006 5)。ACLF发生概率的预警模型为P=1/[1+e^-(-2.414+7.687×PT延长速率)],PT最大延长速率每天增加1 s,肝衰竭的风险增加2 179.045倍。结论与CHB重度病例比较,Pre-ACLF病例病变相对较剧烈,主要表现为凝血功能的大幅下降与黄疸的大幅增加。其中PT最大延长速率是预测肝衰竭发生最强的风险因素。
刘明邓国宏谭顺刘洪利孙小雯谭文婷毛青
关键词:预警
HIV-1 Rev蛋白和人DDX3解旋酶对HCV RNA复制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病毒颗粒蛋白表达调节因子(regulator of virion protein expression,Rev)和DEAD-box蛋白家族ATP依赖的RNA解旋酶3(DDX3)对HCV RNA复制的影响。方法利用HCV表达质粒p CDNA3.1-JFH1转染Huh7细胞以构建稳定的HCV细胞复制模型,另构建p CDNA3.1-Rev-Flag-m Cherry和p CDNA3.1-DDX3-YFP-Flag的过表达载体,通过PCR、Western blot和核苷酸测序等方法鉴定载体构建成功后,将实验分为2组对照实验,对照组均只将HCV复制质粒转染Huh7细胞:1组实验组为DDX3和HCV RNA复制质粒共转染入Huh7细胞;2组的实验组为Rev、DDX3和HCV RNA复制质粒共转染入Huh7细胞。最后通过q PCR定量测定各组HCV RNA复制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转染后48 h测各组HCV RNA的复制水平,DDX3+HCV RNA复制质粒组中HCV RNA的水平(1.09×107±0.18×107)明显高于单独转染HCV RNA复制质粒组(4.79×106±1.24×106)(P=0.03);而Rev+DDX3+HCV RNA复制质粒组中HCV RNA的水平(1.74×107±0.40×107)明显低于单独转染HCV RNA复制质粒组(4.17×107±0.46×107)(P<0.001)。结论成功构建Rev蛋白和DDX3的过表达载体,并初步证明人DDX3解旋酶可促进HCV RNA的复制,而Rev蛋白和DDX3共同作用可抑制HCV RNA的复制。
罗亚东洪国枯贾鸣郭艳刘明毛青
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的概念及预警模型被引量:22
2012年
肝衰竭(liver failure)是由各种原因所导致的一种严重肝功能失代偿状态。在我国,绝大多数肝衰竭病例是在慢性HBV感染基础上发生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所以HBV相关的ACLF(ACLF-HBV)一直是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有关肝衰竭的分类、定义与诊断标准,国内外肝病学术界至今尚未达成统一的意见。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将既往无肝病基础者突然出现的肝功能丧失定义为急性肝衰竭(ALF),其标准是:
刘明张绪清毛青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176例甲型肝炎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了解我院收治甲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单纯甲型肝炎与甲型和乙型重叠感染的异同。方法对176例甲型肝炎患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比较单纯甲型肝炎与甲型和乙型重叠感染时的生化学指标、ALT和TBIL分类比率及重型肝炎比率的差异。结果甲型肝炎发病以青壮年为主,男女比例为2.4∶1,甲型和乙型重叠感染占52.3%。单纯甲型肝炎与甲型和乙型重叠感染的男女比例、年龄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叠组ALT5~10ULN、TBIL>10ULN比率及重型肝炎比率均显著高于单纯组(χ2值分别为8.127、4.159、6.999,P<0.05),而单纯组ALT>10ULN、TBIL5~10ULN比率显著高于重叠组(χ2值分别为6.903、5.033,P<0.05)。重叠组中,HBeAg-与HBeAg+患者比例为2.131,HBeAg-患者占67.4%;HBV DNA≥104拷贝/ml与HBV DNA<104拷贝/ml患者比例为1.8∶1,HBV DNA<104拷贝/ml患者约占34.8%;HBeAg-与HBeAg+、HBV DNA≥104拷贝/ml与HBV DNA<104拷贝/ml分类比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型肝炎发病重叠感染患者更多见,甲型和乙型重叠感染时较单纯甲型肝炎肝功能损伤更重,更容易发生重型肝炎。
谭顺谭文婷刘明毛青邓国宏
关键词:甲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
2004~2007年重庆地区甲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甲型肝炎的发病情况,比较单纯甲型肝炎与甲型和乙型重叠感染的异同.方法:对128例甲型肝炎患者性别、年龄及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单纯甲型肝炎与甲型和乙型重叠感染时的ALT、AST、TBIL、DBIL...
谭顺谭文婷刘明毛青邓国宏
关键词:甲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HBV-DNA
干扰素提高低水平HBs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治愈率的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明确干扰素(interferon,IFN)治疗低水平HBs 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影响因素及最适疗程。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间在我院感染科门诊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或普通干扰素治疗疗程≥24周、HBs Ag<3 000 IU/m L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4例,获得HBs Ag和HBe Ag清除定义为应答,治疗第24、48、72周依次分析疗效影响因素,采用非参数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应答组与未应答组患者的一般情况、HBV标志物以及治疗过程中各指标变化对HBs Ag清除的影响。结果 74例患者治疗至停药时,25例(33.8%)发生应答,应答组中位基线HBs Ag水平较不应答组低(70.70 IU/m L vs 440.71 IU/m L,P=0.041);Peg-IFN的HBs Ag清除率高于普通IFN(41.9%vs 22.6%,P=0.084)。第12周HBs Ag下降百分数可预测24周疗效(OR=1.058,P=0.010),ROC曲线下面积为0.860,Cut-off值为78.9,敏感性为0.889,特异性为0.815。基线HBV DNA水平和第24周HBs Ag下降百分数可预测48周疗效(OR=9.116,P=0.033;OR=1.089,P=0.006),第24周HBs Ag下降百分数ROC曲线下面积0.870,最佳的Cut-off值为69.7,敏感性为1,特异性为0.722。48周内清除率与治疗时间呈线性正相关,至48周时HBs Ag清除21例,占总应答例数的84.0%(21/25)。结论 IFN治疗基线HBs Ag<3 000 IU/m L病例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基线水平高者,Peg-IFN略优于普通IFN,疗程建议为48周,治疗12周后可根据当前时间点的HBs Ag下降程度评估后续疗效。
邓樱刘明郭艳向小梅谭朝霞毛青
关键词:干扰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