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春龙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关节
  • 3篇RNA干扰
  • 2篇清理术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腓骨
  • 2篇腓骨近端
  • 2篇膝关节
  • 2篇膝关节镜
  • 2篇膝关节镜清理...
  • 2篇慢病毒
  • 2篇内翻
  • 2篇内翻畸形
  • 2篇近端
  • 2篇坏死因子
  • 2篇畸形
  • 2篇关节镜
  • 2篇关节镜清理
  • 2篇关节镜清理术

机构

  • 9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南昌大学第三...

作者

  • 9篇刘春龙
  • 7篇蔡风
  • 7篇廖琦
  • 7篇唐强
  • 6篇郝亮
  • 2篇孙廓
  • 1篇简蔚泓
  • 1篇仇志强
  • 1篇陈路
  • 1篇吴寒松
  • 1篇周斌
  • 1篇李怀强

传媒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腓骨近端截骨结合膝关节镜清理术治疗伴内翻畸形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腓骨近端截骨结合膝关节镜清理术治疗伴内翻畸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2月-2014年12月采用单纯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16例患者(16例膝)采用腓骨近端截骨结合膝关节镜清理术14例患者(1...
郝亮刘春龙唐强蔡风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
RNA干扰沉默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治疗兔创伤后关节炎
2015年
目的 探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沉默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治疗兔创伤后关节炎(PTA)的可行性. 方法 48只新西兰兔双侧膝关节造模PTA后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将TNF-α小干扰RNA(TNF-α-siRNA)和IL-1β小干扰RNA (IL-1β-siRNA)重组慢病毒转染正常兔膝关节滑膜细胞,取稳定转染的滑膜细胞对模型兔进行关节腔注射:一组注射正常细胞(对照组);一组注射TNF-α-siRNA重组慢病毒感染的细胞悬液(TNF-α组);一组注射IL-1β-siRNA重组慢病毒感染的细胞悬液(IL-1β组);一组同时注射TNF-α-siRNA和IL-1β-siRNA重组慢病毒感染的细胞悬液(共转染组).每组分别于注射后于第1、2、4周处死4只实验兔获取膝关节软骨及关节液,观察软骨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Mankin评分进行评定;ELISA法检测关节液中TNF-α、IL-1β表达. 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TNF-α组、IL-1β组、共转染组软骨损伤程度减轻的同时退变加剧速度得到缓解,共转染组缓解作用最明显,Mankin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TNF-α组TNF-α表达减少,IL-1β组IL-1β表达减少,共转染组TNF-α、IL-1β表达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转染组分别与TNF-α组、IL-1β组比较,TNF-α、IL-1β表达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能靶向抑制关节液中TNF-α、IL-1β表达,缓解软骨退变,两种siRNA共同转染时有协同作用,为PTA的基因沉默治疗指明了新方向.
唐强廖琦蔡风彭源祥刘春龙郝亮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慢病毒感染
RNA干扰特异性靶向抑制兔滑膜细胞TNF-α表达被引量:1
2014年
创伤后关节炎是继发于高能量关节创伤的骨性关节炎,即便目前有先进的外科干预,仍有40%经历过严重关节创伤的患者最终发展为骨性关节炎,其基因治疗关注度越来越高.研究认为TNF-α是创伤后关节炎性病理进程中加重软骨破坏和基质降解最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之一.
唐强廖琦郝亮蔡风彭源祥刘春龙
关键词:TNF-ΑRNA干扰滑膜细胞特异性靶向炎性细胞因子
RNA干扰沉默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兔创伤后关节炎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沉默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治疗兔创伤后关节炎(PTA)的可行性。
唐强廖琦蔡风彭源祥刘春龙郝亮
关键词:PTA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RNA干扰重组慢病毒
颈椎前路钢板螺钉系统交叉置钉与平行置钉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对颈椎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系统的螺钉交叉置钉与平行置钉方法进行拔出试验和疲劳试验的比较,为临床置钉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取88具新鲜山羊颈椎标本,随机分为A、B、C、D4组(n=22),每具标本在C4~C6节段行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A、C组采用平行置钉法,B、D组采用交叉置钉法,置钉完成后,测量并比较对A、B组钢板拔出所需最大轴向拔出力以及C、D组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并观察钢板、螺钉松动情况. 结果 A、B组钢板拔出所需最大拔出力[(1 101.7±238.2)N、(1 190.7 ±247.6) 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4,P=0.232);C、D组均可见螺钉与钢板结合处松动,钉孔平面无断裂,检查螺钉无裂缝及断裂,C、D组的疲劳寿命(0.056×107次、0.054×107次)、疲劳强度[(469.3±83.8) MPa、(472.5 ±53.8) MP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系统中,交叉置钉与平行置钉的钢板最大拔出力及疲劳强度无明显差异,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颈椎前路钢板置入时可不必刻意追求螺钉的平行对称.
蔡风廖琦唐强彭源祥刘春龙吴寒松
关键词:颈椎骨板生物力学
腓骨近端截骨联合膝关节镜清理术治疗伴内翻畸形的膝关节骨关节炎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腓骨近端截骨联合膝关节镜清理术治疗伴内翻畸形的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2月-2015年6月,收治61例伴内翻畸形的膝关节OA患者,其中32例采用单纯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A组),29例采用腓骨近端截骨联合膝关节镜清理术(B组)。患者年龄、性别、侧别、病程、OA分期、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采用VAS评分及KSS评分分别评价患膝疼痛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A、B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3,P=0.432)。两组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A组术后1周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但3、12个月时却显著高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均显著恢复,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KSS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A组术后1周KS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12个月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腓骨近端截骨联合膝关节镜清理术能同时处理膝关节力线不良及关节内病变,是治疗伴内翻畸形的膝关节OA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郝亮简蔚泓杨锋刘春龙唐强
关键词:膝关节骨关节炎内翻畸形关节镜清理术
新型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在骨质疏松腰椎滑脱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新型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在应用于治疗腰椎滑脱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年期间我院收治腰椎滑脱伴骨质疏松患者15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0例,年龄为64-78岁,平...
孙廓廖琦仇志强陈路彭源祥蔡风唐强刘春龙
关键词:骨水泥椎弓根螺钉骨质疏松腰椎滑脱
人骨肉瘤组织中Livin和Caspase-7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Livin和Caspase-7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骨肉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1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51例骨肉瘤患者的石蜡切片标本及12例正常骨痂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Livin和Caspase-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与骨肉瘤各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正常骨痂组织相比,骨肉瘤患者组织中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66.7%(34/51)vs 8.3%(1/12),P<0.01];而Caspase-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则明显降低[49.0%(25/51)vs 100.0%(12/12),P<0.01]。Livin和Caspase-7蛋白的阳性表达与骨肉瘤的大小、Enncking分期及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相关(P<0.01),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型及肿瘤的部位无相关性(P>0.05);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和Caspase-7蛋白的阳性表达之间呈负相关性(r=-0.305,P=0.029)。结论:Livin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而Caspase-7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低表达,两者表达呈负相关性;Livin可能通过某种机制调控Caspase-7的表达,从而抑制了骨肉瘤细胞凋亡并促使骨肉瘤的发生与发展。
李怀强孙廓蔡风彭源祥刘春龙廖琦
关键词:骨肉瘤LIVINCASPASE-7免疫组织化学
C臂X线机引导下双Endobutton钢板微创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总结C臂X线机引导下双Endobutton钢板微创治疗RockwoodⅢ型及以上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6月,于C臂X线机引导下采用双Endobutton钢板微创治疗肩锁关节脱位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19~46岁,平均29.8岁。致伤原因:摔伤14例,交通事故伤7例。损伤至手术时间为5-12 d,平均8.3 d。根据Rockwood分型标准:Ⅲ型14例,Ⅳ型5例,Ⅴ型2例。术前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7.82±0.21)分,Constant评分为(35.3±4.6)分。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4个月,平均13.4个月。X线片复查示,锁骨远端高度均达到解剖复位。术后1周及1、12个月Constant评分分别为(85.2±5.6)、(90.1±3.5)、(96.3±2.8)分;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分别为(4.33±0.34)、(2.12±0.26)、(0.85±0.16)分;术后各时间点以上两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 C臂X线机引导下双Endobutton钢板微创治疗RockwoodⅢ型及以上肩锁关节脱位安全、有效。
郝亮廖琦周斌刘春龙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C臂X线机微创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