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江华

作品数:34 被引量:161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梗死
  • 12篇脑梗
  • 12篇脑梗死
  • 11篇急性
  • 9篇急性期
  • 8篇脑梗死急性
  • 8篇脑梗死急性期
  • 8篇梗死急性期
  • 6篇中医
  • 6篇中医辨证
  • 6篇中医辨证分型
  • 6篇辨证
  • 6篇辨证分
  • 6篇辨证分型
  • 5篇蛋白
  • 5篇针刺
  • 5篇卒中
  • 4篇血管
  • 4篇帕金森
  • 4篇脑卒中

机构

  • 32篇武汉市中医医...
  • 8篇湖北中医药大...
  • 3篇安徽省六安市...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34篇刘江华
  • 15篇邱厚道
  • 13篇靳晶
  • 12篇姜磊
  • 12篇杨晶
  • 10篇刘麒麟
  • 7篇潘德祥
  • 6篇王非
  • 5篇张雯
  • 4篇文明
  • 4篇高春华
  • 4篇张京兰
  • 3篇王翠
  • 2篇杨畅
  • 2篇邱百怡
  • 2篇刘海平
  • 2篇潘微
  • 1篇李凌龙
  • 1篇李松
  • 1篇金海涛

传媒

  • 3篇河北中医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3篇中西医结合研...
  • 2篇针灸临床杂志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神经损伤与功...
  • 2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西中医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求医问药(下...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与血浆Hcy、Fg的相关性探讨
2012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g)的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两指标水平的关系。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将评分所得数据与Hcy及Fg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Hcy、Fg两者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cy、Fg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Hcy血症和高Fg血症分别是脑梗死急性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可以作为衡量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指标。
刘江华刘海平杨晶
关键词: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利培酮对血管性痴呆病人精神行为症状及血清BDNF和NGF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利培酮片对血管性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血管性痴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使用醒脑静注射液3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口服利培酮片0.25~1 mg/d;对照组为口服利培酮片0.25~4 mg/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分、简明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检测血清BDNF、NGF水平及临床疗效,并观察血脂、血糖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BPRS、MMSE及BEHAVE-AD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DNF、NGF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利培酮能够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提高病人血清BDNF和NGF水平,并可减少单用大剂量使用利培酮所导致的不良反应,而且整体疗效优于单用大剂量的利培酮。
姜磊潘德祥靳晶刘麒麟刘江华邱厚道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醒脑静注射液利培酮精神行为症状
针刺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31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带状疱疹是一种累及神经和皮肤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其发病多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临床多呈现数个簇集疱疹群,排列成带状,沿周围神经分布,常见于胸腹、腰背及颈部,局部皮肤有灼热感,伴有神经痛。
刘江华邱厚道杨晶
关键词: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针刺龙胆泻肝汤
滋阴柔肝汤配合多巴丝肼片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滋阴柔肝汤配合多巴丝肼片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经西医临床确诊和经中医辨证为肝肾不足型的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多巴丝肼片加滋阴柔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多巴丝肼片,两组疗程均为50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非运动性障碍及运动性障碍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非运动性障碍UPDRS-Ⅰ与运动性障碍UPDRS-Ⅲ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阴柔肝汤配合多巴丝肼片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疗效优于单用多巴丝肼片。
李凌龙刘江华潘德祥邱厚道
关键词:多巴丝肼片帕金森病
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变化的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2年
急性脑血管病(acutecerebrovasculardisease,ACVD)因为其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成为了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患者在发生ACVD时,尤其是脑出血或大面积梗死时,造成心脏损伤的几率很高,主要临床表现为心肌酶谱的升高及心电图的异常,这种继发的心肌损害称为脑心综合征(CCS),尤其是ACVD所致,其在临床上较常见,
刘江华邱厚道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
头针治疗不同梗死区脑卒中后尿失禁临床报道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头针百会加双侧顶旁1线治疗不同梗死区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梗死后尿失禁患者97例,根据颅脑磁共振检查确定的梗死部位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桥脑排尿控制中枢梗死)和B组(皮层排尿控制中枢梗死)。2组均采用针刺百会穴+电针双侧顶旁1线的治疗方法,治疗3周后以尿失禁程度、漏尿次数、尿失禁临床症状积分和24 h尿垫试验及临床疗效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在减轻尿失禁程度方面,2组Ⅰ度和Ⅱ度尿失禁患者比例均增加(P均<0.05),Ⅲ度和Ⅳ度尿失禁患者比例均减少(P均<0.05),且B组Ⅰ度尿失禁患者比例显著高于A组(P<0.05)、Ⅲ度和Ⅳ度尿失禁患者比例显著低于A组(P均<0.05);在减少漏尿次数方面,仅B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尿失禁临床症状方面,2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24 h尿垫指数为疗效指标时,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针刺百会穴+电针双侧顶旁1线可以改善皮层排尿控制中枢梗死患者的尿失禁程度,显著减少漏尿次数,但对此类患者的尿频尿急和夜尿增多等症状没有明显帮助,对桥脑排尿中枢梗死患者的尿失禁没有明显疗效。
靳晶刘麒麟姜磊刘江华陈宇岑
关键词:尿失禁脑卒中
紫铆花素可通过调控微小RNA 485对缺氧诱导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紫铆花素对缺氧诱导的大鼠肾上腺嗜铬(PC12)细胞增殖、凋亡、炎性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缺氧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随机分组:对照组、缺氧组、紫铆花素1组、紫铆花素2组、紫铆花素3组、阴性组、过表达组、紫铆花素3+对照组、紫铆花素3+抑制剂组(n=9);采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IL-6、TNF-α水平;qRT-PCR法检测微小RNA 485(miR-485)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细胞活性、miR-485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缺氧组比较,紫铆花素1组、紫铆花素2组、紫铆花素3组细胞活性、miR-485表达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阴性组比较,过表达组细胞活性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紫铆花素3+对照组比较,紫铆花素3+抑制剂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50.68±4.92)%vs(83.70±7.34)%,P<0.01],细胞凋亡率、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15.74±1.19)%vs(10.56±1.06)%,(48.54±4.01)ng/L vs(30.20±2.35)ng/L,(72.44±6.37)ng/L vs(50.43±4.78)ng/L,(96.34±8.55)ng/L vs(71.29±6.82)ng/L,P<0.01]。结论紫铆花素可通过上调miR-485表达而促进PC12细胞存活并抑制细胞凋亡、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从而减轻缺氧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
李梅芳杨晶王翠潘微金玉卢菁刘江华杨畅王琼
关键词:微RNAS低氧细胞凋亡
脑梗死急性期各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研究
邱厚道高春华潘德祥王非靳晶张京兰刘江华詹敏刘立郑毅吴永贵黎鄂兰陈年姑
“脑梗死急性期各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研究”是湖北省卫生厅中医药中西结合科研计划课题,编号:鄂卫发(2007)56号。脑梗死作为脑卒中的主要类型,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使其成为世界范围危害极大、亟待攻克的...
关键词:
关键词:脑梗死中风病
叶酸治疗对老年H型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压水平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叶酸干预治疗对H型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和血压(Blood pressure B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90例高血压合并高Hcy的H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88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强调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正规药物降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口服叶酸5 mg qd,6个月后随访两组患者血清Hcy及BP水平的变化和整个随访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及不能耐受情况。结果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叶酸治疗6个月后血清Hcy及BP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叶酸治疗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较好。结论叶酸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均可耐受,且叶酸干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H型高血压病患者血清Hcy及血压水平。
刘江华李松邱厚道靳晶杨晶
关键词:叶酸同型半胱氨酸血压
平肝化痰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与NSE的影响
目的:观察平肝化痰法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平肝熄化痰法。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0...
刘江华潘德祥靳晶姜磊邱厚道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