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
-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西紫杉醇联合长春瑞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长春瑞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客观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既往一线应用不同化疗方案化疗失败的32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TN方案,即TXT50mg/m2,静脉滴注,d1;NVB25mg/m2,静脉滴注,d1;14天为一个周期。结果 32例患者共完成134个周期化疗,有效率RR为43.8%(14/32),中位TTP5.0月,中位生存期9.0月,1年生存率为23.3%(7/30)。既往一线接受铂类和非铂类方案患者进行TN二线治疗的RR分别为50.0%和25.0%(P=0.412),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0月和8.0月(P=0.174),1年生存率分别为27.3%和12.5%(P=0.1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毒性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81.2%),全组毒性反应均为可逆性。结论 TN方案二线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缓解率较高,不良反应可耐受;一线含铂与非含铂方案对其疗效基本没有影响。但由于观察数目较少,仍需扩大样本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 韩晓王哲海郭珺刘琳刘利妍
- 关键词:多西紫杉醇胃癌
- 胃癌肝转移的治疗现状和进展被引量:9
- 2007年
- 郭珺刘琳王哲海
- 关键词:胃癌肝转移
- XPD基因遗传多态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生存期的关系被引量:3
- 2007年
-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片段分析法检测9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的XPD Asp312Asn和XPD Lys751Gln基因多态性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化疗后的中位生存时间(MST)。结果XPD751Lys/Lys基因型患者MST17.3个月,显著高于XPD 751Lys/Gln或Gln/Gln基因型患者(12.5个月)。XPD 312Asp/Asp基因型患者MST与XPD 312Asp/Asn或Asn/Asn基因型患者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提示XPD Lys751Gln基因多态性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的预后有关。
- 刘琳刘杰王哲海宋宝郭珺
- 关键词:XPD基因遗传多态性生存期
- XPD基因遗传多态性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对铂类药物敏感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基因XPD遗传多态性与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对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对晚期CRC患者96例进行含奥沙利铂的联合化疗,以影像学方法判定其疗效。在治疗前抽血检测XPDAsp312Asn和XPDLys751Gln基因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的化疗敏感性。结果患者化疗后部分缓解(PR)20例,稳定(SD)59例,进展(PD)17例,有效率(RR)为20.8%。多因素分析表明,携带Gln/Gln基因型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是至少携带一个Lys等位基因(Lys/Lys和Lys/Gln基因型)个体的7.8倍(OR=7.813,95%CI=1.834~33.277,P<0.05),但未观察到XPDAsp312Asn多态与化疗敏感性相关,未发现XPD基因多态在影响铂类药敏感性中存在联合作用。结论XPD基因遗传多态与晚期CRC对铂类化疗的敏感性相关。
- 郭珺刘琳王哲海
- 关键词:XPD遗传多态性药物敏感性
-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结肠癌1例报告
- 2010年
- 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为靶点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主要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其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则少有报告。本科室采用厄洛替尼治疗了1例多线方案失败的晚期结肠癌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王哲海韩晓刘琳
- 关键词:晚期结肠癌化疗厄洛替尼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ERCC1和RRM1基因表达及其对预后影响探讨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比较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原发灶与转移淋巴结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1,ERCC1)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ibonucleotidereductase subunit M1,RRM1)表达情况,探讨ERCC1和RRM1表达状态与NSCLC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为NSCLC患者的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山东省肿瘤医院外科六病区2008-08-01-2012-08-31行手术切除且术后病理确诊为NSCLCⅡA-ⅢA期的患者10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任何针对肿瘤的治疗措施,均釆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组织中ERCC1和RRM1表达状况,术后均采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进行辅助化疗,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 NSCLC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RRM1阴性表达患者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23.1和24.7个月,显著优于RRM1阳性表达患者的16.4和19.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7和0.026;而ERCC1阴性表达患者中位无疾病生存期为17.5个月,与ERCC1阳性表达患者的19.4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ERCC1和RRM1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分期及病理类型的NSCLC患者ERCC1及RRM1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患者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RRM1基因表达情况可作为NP方案术后辅助化疗预后的重要指标。
- 郭珺王哲海刘琳张百江刘利妍石焕刘希斌
- 关键词:ERCC1RRM1预后
- 晚期胃癌的化疗进展被引量:1
- 2006年
- 刘琳王哲海
- 关键词:晚期胃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