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耀彬

作品数:222 被引量:4,397H指数:35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4篇经济管理
  • 33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建筑科学
  • 7篇文化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社会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09篇城市
  • 52篇城市化
  • 29篇生态
  • 25篇城市群
  • 18篇长江
  • 15篇生态环境
  • 13篇实证
  • 12篇网络
  • 12篇城市化进程
  • 11篇煤炭
  • 11篇煤炭城市
  • 10篇经济带
  • 10篇长江经济
  • 10篇长江经济带
  • 9篇金融
  • 8篇实证分析
  • 8篇经济增长
  • 7篇影响因素
  • 7篇中国城
  • 7篇长江中游

机构

  • 177篇南昌大学
  • 26篇中国矿业大学
  • 10篇复旦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9篇湖北大学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海南大学
  • 4篇江西师范大学
  • 4篇咸宁学院
  • 4篇肯特州立大学
  • 3篇宁波大学
  • 3篇江西财经大学
  • 3篇重庆大学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南昌航空大学
  • 2篇三峡大学
  • 2篇华东交通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11篇刘耀彬
  • 17篇李汝资
  • 10篇宋学锋
  • 9篇李仁东
  • 8篇戴璐
  • 7篇张安军
  • 7篇陈志
  • 6篇吴学平
  • 5篇万力
  • 5篇姚成胜
  • 5篇宋文君
  • 4篇陈斐
  • 4篇胡观敏
  • 4篇杨益明
  • 4篇李娟文
  • 3篇王启仿
  • 3篇刘莹
  • 3篇刘玲
  • 3篇蔡潇
  • 3篇谢德金

传媒

  • 13篇华东经济管理
  • 12篇长江流域资源...
  • 10篇中国人口·资...
  • 8篇经济地理
  • 7篇资源科学
  • 6篇生态经济
  • 6篇自然资源学报
  • 5篇地理学报
  • 5篇科技进步与对...
  • 4篇商业研究
  • 4篇商场现代化
  • 4篇地域研究与开...
  • 4篇统计与决策
  • 4篇学习与实践
  • 3篇城市环境与城...
  • 3篇地理研究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湖北大学学报...
  • 3篇财经研究
  • 3篇城市问题

年份

  • 8篇2024
  • 18篇2023
  • 8篇2022
  • 7篇2021
  • 7篇2020
  • 12篇2019
  • 5篇2018
  • 11篇2017
  • 5篇2016
  • 1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8篇2010
  • 10篇2009
  • 19篇2008
  • 23篇2007
  • 10篇2006
  • 14篇2005
2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的绿色发展:特征规律·框架方法·评价应用被引量:15
2019年
绿色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和模式,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从表现上看是环状的发展过程,从动力上看是绿色驱动,从途径上看是增殖发展,从目标上看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绿色发展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和阶段性,空间渗透性和非均匀特征,发展方向非线性并呈螺旋式上升,导向是价值增殖的过程且最终解决的是人地协调问题,技术是可传承和跃迁的且最终解决的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但政策工具的选择会改变其发展路径。绿色发展具有状态、速度和效率三个维度特性,在状态上要求可持续发展,在速度上要求生态循环,在效率上要求低碳高效。中国现阶段绿色发展不仅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具有结构性固化趋势。更重要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设立等政策工具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尚未显现,未来中国绿色发展还是应该从效率提高与技术创新两个方面着手。
刘耀彬袁华锡胡凯川
近40年鄱阳湖区“三生空间”格局转型与空间异质机制
2024年
洞察快速城市化进程下三生空间的转型规律和空间异质驱动机制,是湖域地区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转变和国土空间规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地区国土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系统韧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鄱阳湖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80—2020年土地覆被遥感影像数据,从“空间结构-分布格局-空间功能”演变视角分析鄱阳湖区三生空间格局转型规律,并定量识别环湖区、近湖区和远湖区格局转型的空间异质机制。结果表明:(1)近40年鄱阳湖区三生空间格局转型具有显著的空间动态异质性,生产空间持续聚焦于湖滨及河流沿岸平原区,生活空间向各城市建成区蔓延集聚,生态空间存续于湖域及边缘山区丘陵地带。县域尺度格局转型同样呈显著的差异化演进格局,其中生态空间的收缩趋势呈现出由环湖向远湖逐渐衰减的态势;(2)尽管以生态空间为主导的结构基本面未改变,但生态空间在生产和生活空间侵占下持续减损,突出表现为大规模水域和林地生态空间被农业生产、工矿和城镇建设空间侵占;(3)功能指数转型中持续呈现出由环湖区向远湖区的梯度变化过程,证实了三生空间功能转型“湖泊效应”现象的存在;(4)城市化和工业化是环湖区和近湖区三生空间格局转型的关键驱动因子,而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主导了远湖区的三生空间格局转型,而城市人口集聚、经济增长、产业经济规模增长和农机使用水平等二级细分因素通过不同情景组合塑造了鄱阳湖区不同地域差异化的三生空间格局转型机制。研究结果为认识湖域地区独特的国土空间演进规律和因地而异的演化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构建面向现代化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生产-生活-生态”协同的生态文明新格局提供了新的见解。
魏国恩刘耀彬李汝资李汝资骆康刘澄浩
“昌九一体双核”模式与江西区域空间发展战略调整构想被引量:6
2014年
江西省的中心城市南昌与北部临长江重要港口城市九江,在省域发展之中应当形成一体双核城市,对其空间区域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对国家区域空间战略历程进行回顾和发展趋势进行把握的基础上,基于"双核结构"的产生及形成机理分析了昌九一体双核的基础和优势,由此提出江西省主动融入长江经济新支撑带的"抱月型"区域空间发展战略,并进一步提出打造大流通、构建临空经济区、建设跨江自由贸易区等措施。
刘耀彬杨洋
关键词:临空经济区
江西省城市化进程中资源消耗特征及响应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选取能源消费总量、总用水量和城市建成区面积作为江西省资源消耗的指示性指标,在对其城市化进程中资源消耗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城市化作用的资源消耗响应情景进行了模拟。研究显示: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江西省资源消耗特征表现并不一致。其人均能源消耗、人均建成区面积扩张有着与全国类似的逐步增长的态势,但其人均值都低于全国人均水平;而人均用水量则与全国一样呈现下降趋势,但江西省人均用水量一直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②格兰杰因果分析发现,江西省城市化水平变化是人均能源消费增长和人均建成区面积扩张的格兰杰因果原因,人均建成区面积扩张也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格兰杰因果原因;而城市化水平变化与人均用水量下降互不为格兰杰因果原因。进一步的脉冲响应函数模拟表明:在江西省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人均能源消费具有正的冲击效果;而人均建成区面积扩张对城市化具有先正后负的响应情景。
刘耀彬
关键词:城市化资源消耗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
江西省城市化水平时空变化及其经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运用主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了城市化综合水平评价模型,对江西省城市化综合水平进行时空分析,并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对其时空变化的主要经济驱动因素进行了揭示。研究表明:①江西省城市化综合水平的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而其时间变动则体现出南北分异特征;②灰色关联揭示江西省城市化水平时空变化的经济驱动具有多源性,其中人均第二产业产值、在职职工平均工资、人均第一产业产值、人均第三产业产值、人均社会零售额、人均GDP,它们成为江西省城市化水平时空变动的最关键因素。因此,在未来该省城市化进程推进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其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还应注意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第三产业(特别是商业)的充分发展。
刘耀彬钟悦之
关键词:城市化影响因素主因子分析灰色关联分析
江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综合响应程度分析被引量:23
2008年
在构建城市化综合指数与生态综合指数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响应度模型,并对江西省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①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城市化综合指数逐步提高,现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而江西省生态综合指数及其分量不仅表现波动规律,还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②1978-1990年间的生态综合指数及其分量与城市化的综合响应度普遍高于整个考察期和1991-2005年间的综合响应度,反映出在1978-1990年间江西省生态对城市化进程具有更强的敏感强度。可见在城市化增长阶段与生态质量改善阶段并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其结构变异不仅和城市化本身的推进模式有关,更重要的是和生态建设及保护的方式有关。
刘耀彬
关键词:城市化
武汉市湖泊的发展、保护及发展规划构想被引量:29
2004年
武汉市江河纵横,湖泊众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文章在指出了武汉市湖泊发展演变中存在着湖泊填占、湖泊水质污染和湖泊开发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原因的基础上,对武汉市湖泊(特别是主城区湖泊)的未来发展和保护从三个时段进行了规划性构想,以期对类似城市的湖泊水系的发展工作有所借鉴。
刘耀彬王启仿陈红梅
关键词:水质污染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城市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逻辑与时代特征被引量:11
2019年
深入研究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科学内涵,对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发展理论体系和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有着重要意义。引入内容分析和扎根理论方法,构建了"环境—认知—实践"的系统分析框架,结合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进程,深入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逻辑。这一战略与特定的时代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历史使命、基本方略和战略目标上深化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认知,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容框架和实现机制。因而,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都有着鲜明的新时代特征。
刘耀彬彭峰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江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被引量:66
2008年
以江西省为例,在对城市化综合水平与生态环境综合质量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模型,对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动态计量分析。研究显示:①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城市化综合水平逐步提高,而江西省生态环境综合质量及其分量则呈现出各自变化特征;②江西省城市化综合水平变化是生态环境综合质量、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响应的格兰杰因果原因,而城市化综合水平提高与生态环境状态变化之间互不为格兰杰因果原因;③江西省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指数、生态环境压力指数和生态环境响应指数的波动一直受到自身及城市化综合水平的影响,且受城市化综合水平的负冲击影响要小于自身波动的正影响,只是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指数和生态环境压力指数受自身的影响到第8期以后都基本稳定,而同期生态环境响应指数受城市化综合水平波动的影响则逐步加强。
刘耀彬
关键词:城市化生态环境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
基于SNA的环鄱阳湖城市群网络结构的经济联系分析被引量:28
2013年
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城市引力模型,从网络的基本形态、结构属性和网络特征3个维度对环鄱阳湖区城市群整体和分区的经济联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从网络中心性角度看,整体网络中的中介程度不高,城市之间资源交换的程度不高,而各个圈层网络表现为南昌市的中心度很高,在城市群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从小团体分析的角度看,整体网络被划分为两个联系紧密的团体,而核心区网络则出现了结构洞。(3)从角色分析角度看,整体网络角色可大致分为经济领导、辐射输出、接受辐射以及普通角色,而整体网络优势尚未发挥。由此,依据网络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实现环鄱阳湖城市群网络化优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刘耀彬戴璐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经济联系角色分析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