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茉

作品数:14 被引量:55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眩晕
  • 6篇阵发
  • 6篇阵发性
  • 6篇位置性
  • 6篇位置性眩晕
  • 6篇良性阵发性位...
  • 3篇老年
  • 3篇老年人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病
  • 2篇声源
  • 2篇声源定位
  • 2篇手术
  • 2篇听觉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阈值
  • 2篇外科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机构

  • 1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航天总医...
  • 1篇航空工业中心...

作者

  • 14篇刘茉
  • 10篇王宁宇
  • 9篇李金兰
  • 7篇夏菲
  • 6篇付欣
  • 6篇王彦君
  • 3篇任媛媛
  • 3篇刘惠
  • 2篇张娟
  • 2篇王洵
  • 2篇刘锦峰
  • 2篇石宝玉
  • 1篇车昌文
  • 1篇林可可
  • 1篇王春燕
  • 1篇温晓慧
  • 1篇梁立荣
  • 1篇张明生
  • 1篇林楠

传媒

  • 4篇中国耳鼻咽喉...
  • 3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国听力语言...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华医学会2...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18岁健康儿童水平方位声源定位测试方法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本研究拟在前期已获得的4岁健康儿童水平方位声源定位能力的基础上,初步研究6~18岁听力正常儿童的声源定位能力测试方法,分析测试结果,健全国人数据资料。方法在标准测听室内,采用自行研制并已获国家专利(200520017252.1)的声源定位测试仪,分别测试20名健康儿童低频测试音(0.25~1.2 kHz)和高频测试音(2~8 kHz)水平0°、±45°、±90°五个方位的角度辨别阈值(minimum audible angle,MAA)。结果低频声刺激下正常听力儿童水平方位MAA(0°)=2.60°±0.8°,MAA(45°)=4.32°±2.17°,MAA(-45°)=4.47°±1.87°,MAA(90°)=15.4°±9.67°,MAA(-90°)=14.80°±10.22°;高频声刺激下正常儿童水平方位MAA(0°)=4.32°±1.25°,MAA(45°)=7.65°±2.21°,MAA(-45°)=9.20°±4.59°,MAA(90°)=21.00°±10.30°,MAA(-90°)=20.65°±9.29°。低频声和高频声分别刺激下MAA(45°)与MAA(-45°)阈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MAA(90°)与MAA(-90°)阈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受试儿童5个方位MAA值中,正前方辨别阈值最小,侧方辨别阈值最大,左右相应方位辨别阈值相似。同一角度MAA阈值变化与年龄变化的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儿童MAA测试方法可用来评估6~18岁儿童水平声源定位能力,6岁儿童声源定位能力已经发育成熟。
刘茉张明生张娟李金兰付欣王宁宇
关键词:儿童听觉通路
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发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6
2015年
目的分析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我院确诊、治疗、治愈后随访24个月,出现复发的老年BPPV患者59例作为复发组,同期随机抽取59例治愈后无复发的老年BPPV患者作为无复发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累半规管、诱因、复发时间、头颅MRI、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后循环缺血中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征(OSAHS)等情况比较,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BPPV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1)患者复发高峰发生在首次治愈后的6~9个月。两组BPPV首次发作均以累及后半规管为主,受累半规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318,P=0.097);(2)复发组患者复发累及相同半规管的有31例(52.5%),累及同侧不同半规管的有16例(27.1%),累及对侧有12例(20.3%);(3)老年BPPV复发可能诱发因素包括失眠、精神心理、劳累、偏头痛、上呼吸道感染、咳嗽等6个因素,其中因失眠、精神心理影响的可能性最大(x2=4.933,P=0.026);(4)合并高脂血症(OR=5.822,95%CI:2.317~14.629,P=0.000)和后循环缺血(OR=1.078,95%CI:1.044~8.267,P=0.041)为BPPV复发的危险因素;复发组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高于无复发组(x2=5.446,P=0.020);梗死灶多位于额叶(x2=4.259P=0.039)、顶叶(x2=8.859,P=0.003);提示小血管的硬化或闭塞可能是BPPV复发的原因;(5)患者首次发作、复发均首诊神经内科或急诊内科,复发时患者从其他首诊科室再就诊耳科专科的时间明显缩短。结论针对老年人BPPV可通过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及减少诱发因素防止BPPV复发;有效控制血脂、改善后循环缺血,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防止老年BPPV患者的复发有积极意义。
王春燕夏菲王彦君王宁宇刘茉温晓慧付欣李金兰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发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伴幽闭恐惧症患者临床特征及诊疗体会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伴幽闭恐惧症患者临床特征,探讨临床诊断治疗的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研究48例BPPV伴幽闭恐惧症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一般情况、检查方法、检查次数、治疗次数、疗效、复发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进行分析,并与同期50例原发性BPPV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平均治疗次数、复发率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首次检查确诊率(P=0.019)、社会活动恢复情况(P=0.000)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于BPPV伴幽闭恐惧症患者,临床建议给予多次裸眼检查或多次复诊观察眼震以明确诊断。BPPV伴幽闭恐惧症患者经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好,但幽闭恐惧症患者在治疗后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受影响,需要给予关注。
夏菲任媛媛李金兰王彦君刘茉王宁宇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眩晕眼震幽闭恐惧症
全麻外科手术并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夏菲刘茉王宁宇
成人水平方位角度辨别阈值的测定
2018年
目的获得听力正常青年人和中年人水平方位角度辨别阈值并进行分析,初步研究听力正常青年人和中年人水平方位声源定位能力的变化规律。方法标准测听室内,利用自制的声源定位测试仪(国家专利号200520017252.1),分别测得低频测试音(0.25~1.2k Hz)和高频测试音(2~8k Hz)下听力正常的青年人和中年人水平方位0°、±45°、±90°5个角度的角度辨别阈值(minimum audible angle,MAA)。结果低频声刺激下青年组角度辨别阈值MAA(0°)=(2.37±0.45)°,MAA(45°)=(4.55±1.30)°,MAA(-45°)=(6.50±5.11)°,MAA(90°)=(4.92±2.01)°,MAA(-90°)=(8.70±5.06)°;低频声刺激下中年组角度辨别阈值MAA(0°)=(2.64±0.75)°,MAA(45°)=(4.01±1.10)°,MAA(-45°)=(9.57±11.44)°,MAA(90°)=(7.67±4.40)°,MAA(-90°)=(11.67±7.31)°。高频声刺激下青年组角度辨别阈值MAA(0°)=(3.29±1.30)°,MAA(45°)=(5.24±2.18)°,MAA(-45°)=(8.40±6.73)°,MAA(90°)=(9.41±4.15)°,MAA(-90°)=(11.41±5.32)°;高频声刺激下中年组角度辨别阈值MAA(0°)=(3.68±1.38)°,MAA(45°)=(7.64±3.79)°,MAA(-45°)=(12.50±12.89)°,MAA(90°)=(13.60±8.18)°,MAA(-90°)=(17.93±11.13)°。青年组和中年组分别在低频声和高频声刺激下相同方位角度辨别阈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低频声和高频声分别刺激下,正常听力青年人和中年人在水平相同方位的MAA无明显差异。
张明生刘茉张娟
关键词:声源定位青年人中年人
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研究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为老年人BPPV的早期诊断、治疗、降低复发率提供循证医学的依据。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眩晕门诊老年BPPV初发患者80例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本院同期正常体检非BPPv老年人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基本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指标,探讨老年BPPV易患人群的临床特点,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老年BPPV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试验组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疏松、大血管狭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x2=10.180、4.606、3.956,P=0.001、0.032、0.047),试验组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发生率较对照组高(x2=5.013、6.041,P=0.025、0.014);颈动脉斑块发生例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清尿酸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37、t=2.862、2.230、4.270,P=0.001、0.005、0.027、0.000)。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血清尿酸、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高血压为老年人BPPV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6、7.104、3.152、3.273,P=0.005、0.000、0.004、0.002),且有颈动脉斑块BPPV患病风险显著增加(OR=384.570,95%CI:46.935~3151.055,P=0.000)。结论老年人BPPV与脑血管病变及脑血管病易患因素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老年BPPV患者脑血管病患病情况,对其脑血管功能进行评估,重视颈动脉斑块这一重要指标,可为改善预后、预防复发提供参考。
夏菲王宁宇王彦君梁立荣刘茉李金兰刘惠付欣
关键词:眩晕脑血管障碍
急性期扁桃体切除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致颈深间隙感染的诊治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扁桃体周围脓肿致颈深间隙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扁桃体周围脓肿致颈深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治疗措施和预后情况。结果6例患者均为男性,均行颈部CT平扫,示扁桃体周围软组织肿胀,间隙消失,其中2例颈深间隙出现积气征。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等感染指标均明显增高。6例患者均行低温等离子患侧扁桃体切除术,其中2例因喉梗阻行气管切开术;1例脓肿扩散至上纵隔,加行颈侧切开引流术。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扁桃体周围脓肿致颈深间隙感染,病情危重。颈部CT是首选的辅助检查,结合WBC计数、CRP和PCT等动态变化,可指导治疗。对于切开引流治疗效果欠佳,或者合并糖尿病控糖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急性期行患侧扁桃体切除,去除感染病灶尽早暴露脓腔,引流脓液,并联合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是成功的关键。
刘茉王洵王彦君葛鑫颖夏菲任媛媛王宁宇
关键词:扁桃体切除术扁桃体周围脓肿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维生素D状态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维生素D水平状况,探讨性别、年龄、季节对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10月—2021年9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208例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所有BPPV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为15.31(10.68, 21.03)ng/mL。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和各个季节血清25(OH)D水平,男性高于女性,61~70岁年龄组高于其他年龄组;夏季血清25(OH)D水平最高,夏秋季明显高于冬春季。所有纳入研究的BPPV患者维生素D缺乏146例(70.19%);维生素D不足41例(19.71%);维生素D充足21例(10.10%)。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和季节均能影响维生素D水平。结论 北京地区BPPV患者维生素D缺乏较为普遍,性别、年龄和季节对维生素D水平有影响。
任媛媛李金兰王彦君刘茉夏菲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维生素D性别年龄
背景噪声对新生儿瞬态诱发耳声发射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背景噪声对新生儿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的影响。方法对122例通过听力筛查的新生儿(244耳,女62例,男60例)分别以短声刺激行TEOAE检测,用quick TEOAE模式,叠加次数大于100次。并以背景噪声分组,比较安静组与噪声组之间TEOAE差异。结果①新生儿TEOAE的背景噪声为(33.94±3.18)dB SPL,在1.0kHz及以下频率最高,之后随频率增加而降低;②TEOAE噪声总强度无性别及耳间差异,总噪声强度与TEOAE总反应强度无相关关系(P>0.05);③安静组TEOAE的频带(signal-to-noiseratio,SNR)在1.0、1.5、2.0kHz频带区分别为(5.47±6.91)dB SPL、(12.55±6.79)dBSPL及(16.14±6.34)dB SPL,显著高于噪声组[分别为(1.49±5.10)dB SPL、(7.65±6.35)dB SPL及(13.61±5.49)dB SPL,P均﹤0.05],在3.0kHz频带区高于噪声组1.82dB SPL(P>0.05),在4.0kHz频带区高于噪声组2.36dB SPL(P>0.05)。结论 TEOAE总反应强度不受背景噪声的干扰,但是背景噪声能确定影响TEOAE的频带SNR,主要影响区域在2000Hz及以下频率。
刘锦峰王宁宇李金兰付欣刘茉石宝玉林楠
关键词:听觉背景噪声信噪比
SF-36健康调查量表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患者生命健康质量进行系统量化分析,探讨SF-36健康调查量表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方法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连续就诊的173例患者填写中文版SF-36量表,计算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生理职能(role-physical,RP)、躯体疼痛(bodily pain,BP)、总体健康(general health,GH)、活力(vitality,VT)、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情感职能(role-emotional,RE)、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等8个维度的总体生命健康质量得分.2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SF-36的8个维度针对性别、年龄段、学历、职业状况、婚姻状况、诊断类别等6个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患者总体的SF-36各维度得分为PF 87.6±12.9,RP 65.0±2.7,BP 75.1±15.5,GH 54.6±17.5,VT 66.9±16.3,SF 87.1±19.5,RE 62.6±42.7,MH 65.6±15.5.各维度得分与健康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性别、年龄段、职业状况和婚姻状况对于耳鼻咽喉科患者SF-36得分具有显著影响.在所有8个维度上,各亚专科疾病均显著差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SF-36健康调查量表可反映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生命健康质量所受到的影响.
李金兰刘茉王宁宇
关键词:SF-36健康调查量表生命质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