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铮
- 作品数:31 被引量:673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土壤中硼的含量和分布的规律性被引量:44
- 1989年
- 本文研究了土壤中硼的含量和分布的规律性。我国土壤的全硼含量为痕迹-500ppm,平均含量为64ppm。可区分成内陆干旱地区的富硼土壤和沿海湿润地区的低硼土壤,二者间为过渡区。盐土富含硼,内陆盐土含硼更高。对植物有效态硼以水溶态硼表示。填绘了我国土壤水溶态硼含量图,低硼和缺硼土壤分布于我国东半部。缺硼土壤可区分成硼肥显效、有效和可能有效三种类型,绘制了分区图。
- 刘铮朱其清唐丽华
- 关键词:土壤硼
- 外源稀土在我国主要土壤中化学形态的研究被引量:24
- 1993年
- 本文研究了不同量混合稀土(0~500mg/kg)在我国主要类型土壤中化学形态的分布和受土壤pH的影响。在砖红壤、黄棕壤、黑土和黑钙土中,外源稀土主要以无定形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存在;而在土壤pH和无定形氧化铁、锰含量均低的红壤中,外源稀土主要以交换态和氧化锰结合态存在。土壤pH升高,稀土的专性吸附作用增强,因而降低了土壤中交换态稀土的含量和稀土的活性。
- 冉勇刘铮
- 关键词:化学形态分布活性土壤稀土族
- 土壤中钒的化学结合形态与转化条件的研究被引量:24
- 1995年
- 为了利用和控制土壤条件,改善土壤供钒特征,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服务,综合参考国内外对土壤中其他微量元素形态划分的方法,初步区分出土壤中的钒以5种主要的化学结合形态存在。其含量多少依次为残留态>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易还原锰结合态>可溶态。通常,残留态钒占土壤全钒含量的90%以上,而可溶态钒的含量常低于1μg/g。一般而言,在较高的温度,较强的还原条件以及酸性土壤条件下,土壤中其它化学结合态钒更多地向可溶态钒转化;除有机质结合态钒外,其它形态钒的含量都与土壤全铁含量间有着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外源钒在酸性红壤中的形态转化速率较慢,在石灰性的栗钙土中的形态转化速率较快。酸性土壤对钒的缓冲能力强,缓冲容量大,不容易产生钒污染。
- 汪金舫刘铮
- 关键词:钒土壤
- 我国主要土壤中钴的含量和分布被引量:6
- 1990年
- 一、引言钴是维生素B_(12)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刍动物缺钴时出现贫血、消瘦、厌食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存在于自然界的甲基钴胺素类是环境中汞、锡等重金属元素甲基化的甲基供体。钴是生物固氮的必需元素,对某些作物具有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作用。
- 蔡祖聪刘铮
- 关键词:钴土壤
- 土壤与植物中稀土元素研究的进展被引量:22
- 1993年
- 稀土元素在农业中的应用于近年引起了重视。试验证实稀土元素使一些作物的产量提高。土壤中稀土元素的供给与作物的反应有密切关系。本文对土壤稀土元素的含量、形态、可给性及其影响因子、吸附和解吸、我国土壤中稀土元素的供给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回顾了稀土元素在植物体中的含量、吸收、运转、生理研究等工作,以及在应用稀土元素时存在的问题,以供参考。
- 刘铮
- 关键词:土壤植物稀土
- 土壤中钴的赋存形态及有效性研究被引量:6
- 1989年
- 对我国7种土壤类型的15个(?)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全钴从2.06—104ppm,其中交换态钴从痕迹至2.26ppm;易还原锰结合态钴从0.14到(?)5.7ppm;无定形氧化物结合态钴为0.27—48.2ppm;碳酸盐结合态钴不能测出;有机结合态钴占土壤全钻的1.9—25.8%,平均为7.32%。交换态钴是有效态钴的组成部分,易还原锰结合态钴则可作为土壤的潜在有效态钴。无定形氧化物结合的钴主要仍存在于锰矿物之中.
- 蔡祖聪刘铮
- 关键词:土壤钴有效性
- 钒在土壤中的含量分布和影响因素被引量:25
- 1994年
-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我国一些主要类型土壤中的全钒和可溶态钒的含量,剖面分布特征以及地带性分布规律,并对影响其含量分布和化学变化过程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的全钒含量平均为86μg/g,南部地区土壤全钒含量多高于平均值,北部地区土壤全钒量低于平均值,中部地区土壤全钒量与平均值接近;在剖面分布中,有底层富集型、表层聚积型和均匀型三种类型。影响土壤全钒量和可溶态钒含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全铁含量,而决定全钒量多少的是土壤母质。土壤粘粒、全锰含量、有机质含量等对全钒和可溶态钒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土壤pH值、无定形铁含量等对可溶态钒在土壤中的化学吸附和迁移转化过程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 汪金舫刘铮
- 关键词:钒土壤
- 土壤中有效钴的比色测定
- 1992年
- 本文介绍了用2.5%HOAc作提取剂时,用5-Cl-PADAB试剂直接比色测定土壤有效钴的方法和条件,以及用EDTA乙醋盐缓冲液作提取剂时,以Zn取代出被络合的Co(Ⅱ),然后用5-Cl-PADAB试剂显色测定Co(Ⅱ)的方法。
- 蔡祖聪刘铮
- 关键词:土壤钴
- 稀土元素在土壤和氧化物表面的吸附和解吸研究被引量:40
- 1993年
- 混合稀土在我国主要类型土壤、铁锰氧化物、高岭石表面的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Temkin和Langmuir吸附方程.最大吸附量(Q_m)的顺序为:δ-MnO_2≥黑土>黑钙土>无定形铁>黄棕壤>红壤>砖红壤>高岭石.决定土壤吸附稀土容量的主要因素是粘土矿物类型,其次是无定型铁含量;土壤对稀土的吸附强度与铁氧化物的专性吸附强度和粘土矿物的交换吸附强度有关.土壤和矿物对混合稀土的专性吸附能力顺序为:δ-MnO_2>无定形铁>黑土、黑钙上>砖红壤>高岭石>红壤、黄棕壤.
- 冉勇刘铮
- 关键词:土壤氧化物解吸稀土族
- 中国土壤中钼的含量与分布规律被引量:21
- 1990年
- 中国土壤的全钼含量为0.1—6ppm,平均为1.7ppm.钼含量因土壤类型而异,且受成土母质的影响.中国许多土壤具有缺钼和低钼特征.绘制了中国土壤中有效态钼分布图.根据土壤和农作物的钼供给情况,对缺钼土壤和地区进行区划,绘制了缺钼土壤分区图.
- 刘铮朱其清徐俊祥严楚良
- 关键词:土壤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