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陈立
- 作品数:7 被引量:88H指数:2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柴油食烷菌及其降解酶系
- 本发明提供一种来源于深海的新种柴油食烷菌(Alcanivorax dieselolei) NO1ACCTCC NO:M205024,其能够降解碳链长度为5C~36C直链烷烃。
- 邵宗泽刘陈立
- 文献传递
- 海洋环境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 邵宗泽谭田丰刘陈立彭飞孙风芹
- 该项目利用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现代生物工艺等先进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了海洋石油环境生物修复剂。构建了柴油和原油的海洋微生物降解菌群,利用所获得的降解菌群进行了室内和室外模拟沙滩石油污染生物修复实验,并对修复效果进行了重量法...
- 关键词:
- 关键词: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海洋微生物
- 一种烷烃降解菌的单加氧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烷烃单加氧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属于生物工程和生物化工领域。它分离自一种能够降解碳链长度为5C~36C直链烷烃的食烷菌新种柴油食烷菌(Alcanivorax dieselolei)。本发明在生物修复和生物催...
- 邵宗泽刘陈立
- 文献传递
- PAHs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能力测定被引量:53
- 2004年
- 以芴、菲、蒽、芘为碳源和能源筛选、分离PAHs降解菌。14株能降解利用PAHs的菌株被分离。通过HPLC分析,在含芴、菲、蒽、芘的混合培养基质中10号菌的降解能力最强。研究它的降解性能和生长情况,表明该菌在混合反应体系中培养30d后对芴、菲、蒽、芘的降解率分别为95.27、90.46、28和80%;在只含一种PAH的单反应体系中该菌对芴、菲、蒽的降解能力提高,降解率分别可达98.91、94.32和52.17%,而对芘的降解能力则降低,降解率仅为62.47%。与混合PAHs培养体系相比,在单一PAH培养体系中,细菌的对数生长期缩短1/3。经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序列对比分析,确定10号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命名为PseudomonasspFAP10。
- 徐虹章军刘陈立邵宗泽
- 关键词:生物降解多环芳烃假单胞菌
- 深海微生物资源及其工业化应用
- 邵宗泽乔兴忠叶德赞曾润颖陈荣忠孙风芹李永娴刘陈立汪保红彭飞赖其良王琳谭田丰崔志松吴业辉田美娟李晴
- 该项目从深海环境大量分离筛选出各种深海微生物菌株,构建了深海微生物资源库,并从中进一步分离获得具有开发前景的深海微生物菌种,研究其在环保,医药和新型生物活性物质开发中的应用。在环保上,将针对两大类环境污染物M重金属和有机...
- 关键词:
- 关键词:深海微生物
- 一种烷烃降解菌的单加氧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烷烃单加氧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属于生物工程和生物化工领域。它分离自一种能够降解碳链长度为5C~36C直链烷烃的食烷菌新种柴油食烷菌(Alcanivorax dieselolei)。本发明在生物修复和生物催...
- 邵宗泽刘陈立
- 文献传递
- 海洋石油降解微生物的分离鉴定被引量:37
- 2005年
- 以柴油为惟一碳源,从胜利油田黄河码头和厦门储油码头两个海水样品中富集得到两组柴油降解菌,共9株细菌,1株真菌,它们对柴油都有降解能力.16SrDNA鉴定结果表明这9株细菌中有3株摩加夫芽孢杆菌、1株施氏假单胞菌、1株腊样芽孢杆菌、1株反硝化产碱杆菌.1株阿氏葡萄球菌、1株食烷菌和1株类似很小海旋菌的未知新菌(M5),其中B5对柴油的降解能力最强,已报道的食烷菌属中其他种的同源性最高,为95.2%,表明它是该属中的一个新种.实验中获得的惟一一株真菌M3属于假丝酵母,对柴油有较强的降解和乳化能力.实验中还从B5和施氏假单胞菌M2中扩增到了烷烃降解的限速酶烷烃单加氧酶的基因片断,其中B5编码了一种新的烷烃单加氧酶.这些菌在石油污染的海水自净中起着重要作用,可用于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
- 刘陈立邵宗泽
- 关键词:海洋微生物生物降解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