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包斐

作品数:63 被引量:226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7篇玉米
  • 19篇糯玉米
  • 18篇甜玉米
  • 16篇鲜食
  • 9篇鲜食玉米
  • 7篇栽培
  • 6篇性状
  • 6篇栽培技术
  • 6篇纹枯病
  • 6篇枯病
  • 5篇玉米品种
  • 4篇芽孢
  • 4篇玉米纹枯病
  • 4篇施肥
  • 4篇甜糯玉米
  • 4篇糯玉米品种
  • 4篇菌株
  • 4篇间作
  • 4篇高产
  • 3篇选育

机构

  • 39篇浙江省东阳玉...
  • 24篇浙江省农业科...
  • 5篇扬州大学
  • 2篇浙江科诚种业...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浙江省种子总...
  • 1篇广东华农大种...
  • 1篇建德市农业技...
  • 1篇浙江省农业技...

作者

  • 63篇包斐
  • 55篇赵福成
  • 55篇王桂跃
  • 53篇韩海亮
  • 53篇谭禾平
  • 12篇陈斌
  • 10篇卢德生
  • 10篇楼肖成
  • 9篇苏婷
  • 4篇吕仲贤
  • 3篇吕要斌
  • 3篇陆卫平
  • 3篇徐红星
  • 2篇陆大雷
  • 2篇章金明
  • 2篇刘敏
  • 1篇杨亚军
  • 1篇张美景
  • 1篇谢传晓
  • 1篇王德成

传媒

  • 20篇浙江农业科学
  • 10篇农业科技通讯
  • 7篇分子植物育种
  • 3篇耕作与栽培
  • 3篇浙江农业学报
  • 2篇植物保护
  • 2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种子
  • 1篇昆虫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杂草学报
  • 1篇第十届全国玉...
  • 1篇2013年新...

年份

  • 1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7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播期下的糯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为了给糯玉米高产栽培及新品种选择提供依据,本研究分析了5个不同基因型的糯玉米品种在不同播期下的鲜穗产量及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在试验所设的播期下,糯玉米春季早播和秋季晚播有利于鲜穗产量增加,春播相对秋播有更高的产量。糯玉米籽粒干重变化符合Logistic曲线增长,籽粒灌浆可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时期。根据灌浆参数分析,籽粒干物质的增加主要集中在中期,该期灌浆持续时间最短但平均灌浆速率最大,其干物质积累量占了整个灌浆期的60%左右,而前期和后期分别约占20%。不同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存在差异,沪玉糯3号和苏玉糯2号灌浆速率快,灌浆持续期较短。美玉8号、浙凤糯3号灌浆速率相对较慢且灌浆持续期较长。相关分析表明,糯玉米鲜穗产量与最大灌浆速率、平均速率、粒重增量、灌浆活跃期显著相关,与灌浆持续期相关不显著。
王桂跃赵福成包斐韩海亮楼肖成谭禾平
关键词:糯玉米播期籽粒灌浆
甜糯玉米小斑病发生规律及前移防治试验被引量:6
2014年
2010-2013年对浙江省主要甜糯玉米品种玉米小斑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在2012-2013年进行甜玉米小斑病的前移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小斑病在浙江省甜糯玉米上危害较重,一般在玉米拔节期始发,至乳熟期病情最重,且秋季发病重于春季,糯玉米对小斑病的总体抗性水平高于甜玉米。药剂阿米西达、爱苗和世高前移处理均能有效防治玉米小斑病。
韩海亮谭禾平赵福成包斐苏婷卢德生王桂跃
关键词:甜糯玉米玉米小斑病
不同性诱剂对亚洲玉米螟的诱捕效率及在种群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1年
为探索鲜食玉米田间主要害虫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的绿色防控方法,于2018年-2019年在浙江东阳利用性诱剂对亚洲玉米螟进行了田间种群监测和诱捕效率试验,对7种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诱芯和2种诱捕器进行组合,并测试了诱捕器悬挂高度对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诱芯对亚洲玉米螟雄蛾均有引诱活性,不同诱捕器和诱芯组合的诱捕效率有显著差异,其中诱芯F、诱芯E、诱芯C分别与船型诱捕器组合及诱芯E与飞蛾诱捕器组合田间诱捕效果较好,两种诱捕器诱蛾总量无显著差异,诱捕器悬挂于1.8 m高度的效果优于1.5 m和1.2 m。田间种群监测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在5月和9月各有一次比较典型的高峰,性诱剂可有效用于亚洲玉米螟田间种群监测。
韩海亮章金明包斐刘敏赵福成谭禾平王桂跃吕要斌
关键词:性诱剂亚洲玉米螟诱捕器种群监测
草地贪夜蛾药剂防控效果初报被引量:16
2019年
2019年5月8日在建德发现浙江省首例草地贪夜蛾为害玉米后,5月9日在东阳相继发现,为有效防止其田间为害,选取了9种药剂,使用无人机和人工施药进行草地贪夜蛾田间药剂防控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4~6叶期,植保无人机飞防对草地贪夜蛾防控效果不理想,需人工喷药防治。调查发现,田间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共存,不同药剂防效差异较大。田间施药后第4天调查结果表明,凯欧、菜悠乐、斯品诺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较高,幼虫死亡率达93%以上,对3龄及以上幼虫杀虫率高于90%,且持效期可达10 d以上。生产中推荐使用有效成分为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成分药剂防治草地贪夜蛾,苗期使用1~2次,注意交替用药,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韩海亮包斐赵福成吕要斌王桂跃
关键词:药剂防治防效玉米
浙江省玉米纹枯病病原融合群鉴定及致病性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从浙江省不同玉米产区采集玉米纹枯病标样,分离纯化得到丝核菌65株,融合群鉴定结果表明,所取样品属AG1-ⅠA和AG5融合群,其中AG1-ⅠA为优势融合群,占95.38%。选取不同玉米产区10株AG1-ⅠA典型菌株和3株AG5菌株进行致病力测试,结果表明,AG1-ⅠA融合群菌株致病力明显高于AG5融合群菌株,且融合群内存在致病力分化。
韩海亮谭禾平赵福成包斐苏婷王桂跃
关键词:玉米纹枯病立枯丝核菌
不同植保器械对甜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被引量:12
2019年
为了研究不同植保器械对甜玉米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植保无人机、电动喷雾器及热力烟雾机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和热力烟雾机的施药效率分别是电动喷雾器的32.5倍和5.8倍。在相同药剂配方条件下,植保无人机和电动喷雾器施药后14 d对玉米螟的校正防效达到90%左右,收获期果穗相对防效超过75%,热力烟雾机防效均低于60%;电动喷雾器和植保无人机施药对乳熟期小斑病的防效达到56.6%和58.7%,对南方锈病的防效达到71.4%和61.2%,均显著高于热力烟雾机;测产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的增产效果最好,达10.9%。植保无人机可用于甜玉米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施药效率和防治效果均优于人工喷雾器喷洒,热力烟雾机的防效相对较差。
韩海亮包斐赵福成谭禾平楼肖成王桂跃
关键词:电动喷雾器
转基因作物发展动态被引量:1
2016年
近年来全球转基因作物发展迅速,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显著,其争议性也随之浮现,本文作者针对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现状、常用的转基因技术、转基因作物性状改良和生物安全性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提供参考。
楼肖成赵福成谭禾平韩海亮包斐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生物安全性性状改良
两种转Bt基因水稻品系在浙江田间的靶标抗性及其非靶标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研究了浙江田间转cry1C基因水稻T1c-19和转cry2A基因水稻T2A-1对靶标害虫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抗性及对主要非靶标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非转基因亲本对照明恢63相比,这两种转Bt基因水稻在整个生育期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都具有极强的抗性,稻纵卷叶螟卷叶率减少98%以上,二化螟枯心/白穗率减少87%以上;而对非靶标害虫稻飞虱以及稻田主要捕食性天敌蜘蛛和黑肩绿盲蝽数量均无显著性影响。
韩海亮杨亚军包斐王桂跃谭禾平吕仲贤
关键词:转BT基因水稻节肢动物
一种玉米内生枯草芽孢杆菌及其生防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内生枯草芽孢杆菌及其生防应用,属于玉米病害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该菌株为Bacillus subtilis BS0521,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起始日期为2014年11月16日,保藏号为...
苏婷王桂跃韩海亮赵福成谭禾平包斐
文献传递
浙江省50份甜玉米核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分析浙江省50份甜玉米核心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利用针对玉米种质资源开发的40对核心SSR标记,采用8.0%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供试的50份甜玉米自交系进行基因分型,再利用分析统计软件NTsys 2.10e处理数据,并按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40对SSR核心标记引物在50份甜玉米自交系材料中共检测到228个等位基因变异,不同的SSR标记检测到的等位基因变异为3~13个,平均为5.65个,40对SSR标记引物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值变化范围在0.32~0.89,平均为0.59。在相似系数为0.57时,可将以上50份甜玉米自交系材料划分为6大类,较好地划分了供试甜玉米自交系的遗传背景。通过聚类划分结果选择亲缘关系较远的优良甜玉米自交系进行组合配对实验,发现杂交组合F_(1)在农艺性状上都表现良好,说明遗传多样性分析作为一种分子辅助手段,可以为甜玉米品种的选育提供更为高效的途径,对优质甜玉米品种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陈晓龙应多包斐方瑞秋
关键词:SSR标记杂种优势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