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伯勋

作品数:10 被引量:52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骨折
  • 3篇CT
  • 2篇定量CT测量
  • 2篇压缩骨折
  • 2篇椎体
  • 2篇密度测定
  • 2篇骨密度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2篇CT解剖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扩张
  • 1篇导管扩张术
  • 1篇碘油
  • 1篇碘油乳剂
  • 1篇腰椎
  • 1篇硬皮病
  • 1篇增龄变化
  • 1篇增生
  • 1篇增生症

机构

  • 6篇山东医科大学...
  • 3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山东中医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淮北矿工总医...

作者

  • 10篇华伯勋
  • 7篇李传福
  • 5篇肖越勇
  • 4篇马素贞
  • 4篇刘亚群
  • 2篇马祥兴
  • 1篇唐军
  • 1篇张金山
  • 1篇董光
  • 1篇彭昭法
  • 1篇李文华
  • 1篇李文华
  • 1篇王庆良
  • 1篇王鲁仲
  • 1篇何伟
  • 1篇孙钢
  • 1篇任军
  • 1篇孙纲
  • 1篇施增儒
  • 1篇刘亚群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年份

  • 1篇2002
  • 3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0
  • 1篇198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导向下经皮穿刺治疗腹部脓肿和囊肿
1993年
本文总结了20例腹部脓肿和囊肿的CT导向穿刺治疗,认为此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为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肖越勇孙纲华伯勋李传福马祥星孙学英
关键词:CT脓肿穿刺法囊肿
定量CT测量正常人椎骨骨密度的增龄变化对预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价值被引量:5
1995年
对427例正常人和2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椎体松质骨和密质骨做了单能QCT测量,揭示了正常人男女两性椎体松质骨和密质骨的增龄变化规律及椎体自发性骨折的骨密度阈值,松质骨骨折阈值为100mg/ml,密质骨为220mg/ml.探讨了椎体松质骨和易被忽略的密质骨在预测椎体自发性骨折中的作用,并对QCT骨矿物测量的临床应用及预测椎体自发性骨折的临床价值进行了讨论。
肖越勇孙纲华伯勋李传福刘亚群马素贞
关键词:骨密度测定骨质疏松
硬皮病浸润肺的CT表现被引量:1
1996年
目的:从CT及HRCT图像上,在次级肺小叶水平观察硬皮病浸润的进展及估订预后。材料和方法:7例硬皮病患者均有典型临床表现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均行CT及HRCT扫描。HRCT层厚1-2mm,用高分辨图像重建法进行图像重建。结果:磨玻璃样改变为肺部受浸润的进展期,小叶间隔增厚、蜂房样改变及肺内带状影为后期改变。结论:应用CT及HRCT检查,可以帮助确定硬皮病浸润肺的程度、分期并能估计预后。
王鲁仲王庆良李传福华伯勋
关键词:硬皮病CT
颞骨的高分辨CT解剖及临床应用
1995年
研究颞骨和耳的高分辨CT解剖。材料和方法:采用西门子HiQCT机对53例(106耳)正常国人进行横断和冠状面扫描,以高细微骨算函数重建图象。结果:高分辨CT不仅能够显示颞骨和耳的微细结构及其毗邻关系,而且能够提供丰富的软组织信息,明显优于乳突平片和多轨迹体层摄影。结论:认为高分辨CT是目前检查颞骨和耳的最佳放射学检查方法,尤其是对听骨链的检查,可取代多轨迹体层摄片。
李文华施增儒华伯勋杨宝愉彭昭法
关键词:颞骨高分辨CT放射学检查
抗癌药/碘油乳剂及阿霉素微球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研究被引量:1
1990年
用^(131)I-阿霉素/碘油乳剂对3例肝癌患者肝动脉栓塞后,肝区γ照相证实抗癌药选择性地存留在肿瘤组织,作用时间约3d。为获得更理想的栓塞和药物缓释作用,我们制备了阿霉素微球,体外释药显示微球释药明显慢于乳剂,第一阶段9h释药49.9%,第二阶段24h释药60%。对19例肝癌患者分别采用乳剂和微球-乳剂混合剂栓塞治疗,由于碘油的栓塞和载体作用,使肿瘤坏死、缩小、AFP下降、病人症状减轻、生存时间延长,与手术联合使用,对不能切除的肝癌患者提供了肿瘤切除的希望。
任军华伯勋李红旗孙枫林何伟孔华富唐军
关键词:肝细胞瘤乳剂微球体
前列腺增生症球囊导管扩张术被引量:2
1989年
良性前列腺增生又称良性前列腺肥大,是以排尿困难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男性老年人常见病,五十岁以上老年男性的发病率接近80%。传统的治疗方法多行手术和药物治疗。随着介入放射学在各系统的不断渗透,扩张导管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1984年Burhenne等在肌性器官腔内狭窄球囊导管成形术的基础上,首先试行前列腺的球囊导管扩张术(简称BCDP)治疗因良性前列腺增生(简称BPH)所致的尿道梗阻。随后Castaneda等将这一技术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鉴于技术简单,
董光华伯勋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尿道梗阻球囊扩张术
定量CT骨密度测量预测椎体压缩强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5年
笔者对32个椎体用SiemensSomatomHIQCT机做了三种不同扫描方法的定量测量,并用材料测试机做了椎体单轴压缩负荷试验。通过对三种QCT测量所得BMD值与椎体压强的相关回归性研究证实三种方法所测的BMD值(mg-CaHa/ml)与椎体的压强(N/cm2)均呈正比,相关性显著(P<0.01),其中椎体中部10mm层厚单层扫描所测BMD值与椎体压强的回归效果最好(R2=0.604),椎体压强与BMD值间存在平方回归关系,其最佳方程为γ=222.52.354χ+0.017χ2。笔者认为QCTBMD测量作为一种非创伤性的方法,以其高度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以预测椎体的压缩强度,从而达到预测椎体的压缩性骨折,其中以椎体中部10mm层厚单层扫描对椎体压缩强度的预测最敏感。
肖越勇华伯勋刘亚群马素贞李传福马祥兴
关键词:骨骼密度测定X线脊柱压缩骨折
定量CT测量腰椎和近端股骨骨矿含量的初步对照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目的:了解椎体和股骨近端松质骨在骨代谢中的关系以及椎体定量CT(QCT)测量在检测近端股骨骨质疏松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对20~59岁正常人(男、女各100例)的第3腰椎和近端股骨的松质骨做了QCT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了统计学相关性分析。在1个月内对10例受试者的腰椎、近端股骨进行了4次测量,测量在同一层面采用同一扫描条件,对两部位的测量精确性进行了计算。结果:椎体与近端股骨松质骨矿物质含量(简称骨矿含量)在自身个体中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男、女总体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和0.82(P<0.001),且均随年龄增长两部位骨矿含量逐年减少。QCT对腰椎和近端股骨测量的精确性分别为1.8%和3%。结论:椎体和股骨近端松质骨结构和代谢一致,由于椎体QCT测量方法简便,在检测骨矿含量变化、诊断骨质疏松症方面可替代测量较为烦琐的股骨QCT测量。
肖越勇孙钢华伯勋李传福刘亚群马素贞马祥兴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疏松腰椎股骨
定量CT骨密度测量预测椎体压缩骨折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0
2002年
目的 探讨QCT骨密度测量与椎体骨力学强度的相关性 ,以明确QCT预测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①对 3 2个椎体 (T7~L4〕进行了三种方法的QCT骨密度测量 (椎体中部 5mm测量 ;椎体中部 10mm测量 ;椎体 5mm层厚容积测量〕。②对 3 2个椎体做了单轴压缩负荷试验并计算椎体压缩强度。③对三种QCT测量所得BMD值与椎体压强做了相关性分析。结果 三种QCT测量法所得BMD值与椎体压强均成正比 ,相关性显著 (P <0 .0 1)。椎体中部 10mm层厚测量与椎体压强相关性最显著 (r =0 .777) ,椎体压强随BMD的增加有递增趋势 ,椎体压强与BMD之间存在平方回归关系 ,其最佳方程为y =2 2 2 .15 1-2 .3 5 4x + 0 .0 17x2 。结论 QCT测量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方法以其高度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以估计椎体的压强从而预测骨折的危险性 ,其中以椎体中部 10mm测量最敏感 。
肖越勇张金山华伯勋李传福刘亚群
关键词:椎体压缩骨折
面神经管的CT扫描方法与正常CT解剖
1996年
本文用高分辨力(<0.6mm),薄层(1mm层厚)CT,采用30°横断面和105°冠状面扫描研究了50例国人正常颧骨的高分辨CT解剖.作者认为高分辨CT不仅能够清楚地显示面神经管的(1)迷路段;(2)鼓室段;(3)乳突段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而且能够了解病变与面神经管的关系和面神经管有无解剖变异,从而能为临床提供有肯定价值的资料。
刘亚群李文华李传福华伯勋马素贞王庆良
关键词:面神经管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