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玲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基础有机化学实验中绿色化学理念的应用探索被引量:1
- 2015年
- 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绿色化,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另一方面又能够减少实验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树立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这也是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 史玲江国防汪秋安
- 关键词:基础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学教学改革
- 基于纳米金自组装应用的多甲硫基芳炔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被引量:1
- 2008年
- 基于含硫化合物易于在贵金属表面形成分子膜的事实以及多头含硫有机分子有望成为新一代纳米自组装理想材料的预测,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几何形状、功能基数迥异,具有π共轭特征的刚性芳炔硫醚化合物1~7.通过MS,IR,1^H和13^CNMR对它们进行了结构表征.此外,对两个X型化合物参与纳米金自组装的行为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多MeS-基有机分子具有良好的自组装和可拆卸效果.
- 安德烈赵文应张英俊严宏陈强沈芳鲍乐史玲彭志鸿
- 关键词:自组装功能分子
- 由4-羟基苯乙酮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的两步合成实验设计
- 2024年
- 设计了由4-羟基苯乙酮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的两步合成实验,并应用于本科教学。先由4-羟基苯乙酮与羟胺缩合产生4-羟基苯乙酮肟,再由三聚氯氰催化4-羟基苯乙酮的Beckmann重排反应得到对乙酰氨基酚。实验应用了回流、萃取、干燥、过滤、旋转蒸发、薄层色谱和柱层析等重要有机实验操作,可综合训练学生的有机合成技术。通过制备具有重要医学和经济价值的目标化合物,向学生展示了有机合成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Beckmann重排采用了有机小分子催化剂,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有机催化的意义和Beckmann重排反应的机理。
- 匡永清刘劼冯见君杨文蔡双莲史玲
-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BECKMANN重排
- 苯并二氢呋喃新木脂素Mannich碱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以异丁香酚为原料,经氧化银催化的自由基仿生氧化偶联反应,一步合成了天然苯并二氢呋喃新木脂素licarinA(1),然后经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DDQ)氧化脱氢反应得到另一苯并二氢呋喃新木脂素化合物2-(31-甲氧基-4'-羟基)苯基-3-甲基-5-甲酰乙烯基-7-甲氧基-2,3-苯并二氢呋喃(2).以苯并二氢呋喃新木脂素1和2为底物,以甲醇为溶剂,分别与甲醛、二级胺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微波协助的Mannich反应,合成了11个新的苯并二氢呋喃新木脂素Mannich碱衍生物3~13.所合成的化合物通过’HNMR、13CNMR和MS等进行了结构确证,并采用CCK-8法测试了所合成化合物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对Hela细胞增殖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2(IC500.438μmol/L)和化合物90c508.358μmol/L)具有最强的Hela细胞增殖抑制活性.
- 史玲王彩芳徐雨汪秋安
- 关键词:生物活性
- 浅议基于《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2017》的复杂有机化合物命名教学被引量:11
- 2018年
- 为了促进有机化合物命名教学的与时俱进,总结了《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2017》在教学方面所做的重要修订之处。并对如何利用《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2017》新规命名复杂有机化合物提出了具体教学建议。
- 刘强史玲刘志刚蔡双莲
- 关键词: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学教学
- 基于PBCL的有机化学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探索被引量:4
- 2017年
-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最近吸引了许多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针对翻转课堂中引导学生课前有效学习存在的难点,运用基于问题解决的团队学习(PBCL)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学习完成课前有效学习,构建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将其运用于大学有机化学的教学实践。问卷调查表明,基于PBCL的翻转课堂在有效自主学习方面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 刘强周煌史玲刘志刚郭灿城
- 关键词:有机化学混合式教学
- 研究型大学有机化学教学方式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5年
- 我们将研究型大学有机化学教学方式应用于人才培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模式进行教学,采用新的考核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从而避免了"填鸭式"教学的弊端。
- 江国防史玲郭灿城
- 关键词: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