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亚林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市汉口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切口
  • 3篇胆囊
  • 3篇术后
  • 3篇小切口
  • 2篇胆囊切除
  • 2篇胆囊切除术
  • 2篇胸腔
  • 2篇修补术
  • 2篇手术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肿瘤
  • 2篇无张力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手术
  • 1篇胆囊十二指肠...
  • 1篇电视胸腔镜
  • 1篇电视胸腔镜术
  • 1篇胸腔镜
  • 1篇胸腔镜辅助

机构

  • 10篇武汉市汉口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0篇叶亚林
  • 8篇孙坚
  • 6篇马汉军
  • 6篇吕清泉
  • 5篇李三荣
  • 4篇舒先林
  • 2篇王涛
  • 1篇潘铁成
  • 1篇龚建平
  • 1篇魏琦
  • 1篇闵媛媛
  • 1篇高英
  • 1篇赵玥

传媒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胆囊十二指肠瘘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剖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分析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胆囊十二指肠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阑尾炎术后发生不全性肠梗阻转入我院。9 d前因转移性右下腹痛在外院以急性阑尾炎、胆囊结石、胆囊炎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第3天摄腹部X线片示不全性肠梗阻,经对症治疗无好转于术后第6天入我院。经查体结合腹部X线片及CT检查考虑为小肠结石并梗阻、胆囊十二指肠瘘,再次行剖腹探查术明确诊断,并行小肠切开取石术,术后康复出院。结论胆囊十二指肠瘘误诊为阑尾炎临床少见,临床接诊转移性右下腹痛患者,应全面分析,考虑阑尾炎同时亦应想到上消化道穿孔等疾病的可能。
吕清泉孙坚叶亚林赵玥
关键词:胃肠结石误诊阑尾炎
膨体聚四氟乙烯生物性植入网治疗腹壁切口疝八例体会
2004年
孙坚李三荣舒先林金汉生叶亚林闵媛媛马汉军王涛龚建平
关键词: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
自制Y型深部推结器在临床小切口胆道手术及小切口胸腔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金汉生李三荣欧阳梅林孙坚叶亚林吕清泉高英舒先林马汉军王涛
微创手术是每一个外科医生所不断追求的一个目标。完全腹腔镜和完全胸腔镜在外科领域广泛应用的同时,存在一些不足,结合中国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资源的分布,小切口微创手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深部暴露、深部结扎、深部照明一直是困...
关键词:
关键词:微创手术胆道手术胸腔手术
73例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体会被引量:2
2008年
叶亚林孙坚
关键词:肝硬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保留空肠营养管在胃癌术后化疗期间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保留空肠营养管在胃癌术后化疗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42例胃癌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常规放置空肠营养管,将所有病例按术后病理分期及肿瘤部位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1例,A组保留空肠营养管并在化疗期间经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B组不保留空肠营养管在化疗期间按日常进食,分别比较两组化疗前后营养及免疫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呕吐的发生率,观察长期保留空肠营养管的并发症。结果化疗后A组营养及免疫指标较B组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呕吐发生率为18.3%,显著低于B组发生率(35.7%)(χ^2=9.75,P〈0.01)。长期保留空肠营养管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保留空肠营养管在胃癌术后化疗期间行肠内营养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及免疫状况,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马汉军李三荣金汉生孙坚舒先林叶亚林吕清泉魏琦
关键词:空肠肠道营养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体会(附34例报道)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手术方式和手术适应证。方法自2000年7月~2005年7月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34例,术中联合使用胸腔镜及腋下小切口,通过结扎或缝扎肺大泡等,结合使用干纱布球摩擦壁层胸膜和50%高渗葡萄糖液灌洗行胸膜固定的方法,记录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手术费用,并对术后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结果34例患者均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完成手术,手术切口长度为3~5cm,术中出血量为50~150mL,手术时间为30~100min,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3~5d,术后住院时间为3~8d,所有病例均无院内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2~5年,中位值为3.6年,无1例气胸复发。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方式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金汉生潘铁成李三荣吕清泉马汉军叶亚林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术自发性气胸
结构脂肪乳对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急性时相蛋白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结构脂肪乳对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急性时相蛋白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80例,按分层抽样法随机分为结构脂肪乳组(观察组)和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组(对照组),每组40例,于术后第1~6d接受等氮、等热量的肠外营养.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1、7d检测血清急性时相蛋白和炎性细胞因子浓度.结果 在进行6d的肠外营养以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等均在正常范围,观察组术后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2.5% (5/40)]较对照组[25.0% (10/40)]低,术后住院时间[(12.9±0.7)d]较对照组[(13.1±0.9)d]短,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1d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和转铁蛋白(TRF)浓度较术前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IB)浓度较术前明显升高,其后逐渐恢复;观察组术后7d血清ALB、PAB、TRF、CRP和FIB浓度[(37.11±3.30) g/L、(0.25±0.08) g/L、(2.35±0.49) g/L、(21.84±16.76) mg/L、(3.95±1.23) g/L]与术后1d营养治疗前浓度[(31.52±2.92) g/L、(0.15±0.02) g/L、(1.90±0.54) g/L、(83.80±47.13) mg/L、(4.35±0.98) 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同期对照组浓度[(34.50±2.71) g/L、(0.18 ±0.05) g/L、(2.00 ±0.52) g/L、(41.36 ±23.49) mg/L、(4.76±2.35)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1d血清IL-1、IL-2、IL-6及TNF-α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随后逐渐回升,观察组术后7d血清IL-2、IL-6浓度[(987 ±203)、(277±107) ng/L]与术后1d营养治疗前浓度[(890±197)、(355±107) ng/L]有明显差异(P均<0.05);亦明显低于对照组[(1 347±195)、(752±187) ng/L](P均<0.05);术后7 d TNF-α浓度(197±98) ng/L与术后1d�
吕清泉孙坚叶亚林马汉军
关键词:脂肪乳剂静脉注射用肿瘤急性时相蛋白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亚甲蓝肋间神经封闭在小切口胆囊手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
2009年
目的探讨亚甲蓝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方法对小切口胆囊手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将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428例胆囊炎胆结石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4例,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术后两组分别使用硬膜外镇痛及亚甲蓝肋间神经阻滞镇痛,观察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镇痛效果、尿潴留及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发生率、手术及镇痛费用。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判断其术后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优良率(95.8%,205/214)明显优于对照组(92.5%,198/214)(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9.81±2.55)、(15.63±3.40)h]均比对照组[分别为(13.40±2.81)、(24.34±4.50)h]提前(P〈0.01),尿潴留发生率和手术及镇痛费用[2.8%(6/214)、(4705.11±461.49)元]均比对照组[11.7%(25/214)、(5536.19±495.38)元]低(P〈0.01),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亚甲蓝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是小切口胆囊手术患者术后的一种良好的镇痛方式。
金汉生李三荣吕清泉马汉军叶亚林舒先林魏崎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小切口硬膜外镇痛
10例无张力疝修补术人工补片感染的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人工补片感染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对2002年9月至2006年12月10例无张力疝修补术人工补片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例为浅层感染,经抗炎,外敷引流处理治愈,2例为迟发性深层感染,换药长时间不愈后行补片移除后治愈。结论人工补片感染是令人烦恼的,有效的预防及积极处理甚为关键。
叶亚林孙坚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
左半结肠癌并梗阻27例外科治疗术式探讨
2008年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梗阻的外科治疗术式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7例左半结肠癌并梗阻的外科治疗术式的选择及治疗效果,其中3例行近端结肠造口,二期切除吻合术;2例行Hartmann’s,即一期切除肿瘤,结肠远端封闭,近端行造口;22例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结果1例出现感染后形成切口疝;1例吻合口微漏后保守治疗愈合;无患者出现术中术后死亡、梗阻,效果满意。结论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左半结肠癌并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的比例会逐步提高并更易被患者接受。
叶亚林孙坚
关键词:左半结肠癌梗阻外科术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