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帆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替罗非班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探讨替罗非班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替罗非班组。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复流模型,用硫黄素S活体染色,观察大鼠心肌无复流范围;伊文斯蓝、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评估大鼠心肌缺血及梗死范围;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缺血再灌注120min时缺血区心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活性及NO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后120min,替罗非班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心肌缺血范围相似[(43.13±5.69)%比(39.98±3.75)%,P>0.05],但无复流范围及梗死范围明显小于对照组[(34.36±6.04)%比(52.09±6.89)%,P<0.01;(80.41±8.48)%比(90.13±5.72)%,P<0.05);对照组大鼠心肌的eNOS活性低于假手术组,iNOS、tNOS活性及NO含量高于假手术组(P<0.01);替罗非班组大鼠心肌的iNOS活性及NO含量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1),eNOS、tNOS活性与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替罗非班组大鼠心肌的eNOS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iNOS活性及NO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P<0.01),tNOS活性较对照组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心肌缺血90min再灌注120min可发生无复流现象;替罗非班可缩小无复流及梗死范围,其机制可能与保护内皮功能有关。
- 刘玲梅刘艳红张梅周欣叶帆何瑞波李玉明
- 关键词:一氧化氮合酶
- 心脏交感神经与老龄过程中心瓣膜交感神经变化被引量:5
- 2008年
- 心脏交感神经系统由心内或称壁内神经节、心外神经节、中枢神经等部分组成,在心脏中广泛分布,发挥重要心功能调节作用。心内交感神经系统由心脏神经节、心内神经元组成,发挥重要的心脏局部调节作用。心瓣膜是心脏重要组成结构,也有丰富的神经纤维分布,这些神经纤维含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去甲肾上腺素、神经肽Y及一氧化氮合酶等神经递质。二尖瓣有主动收缩功能,瓣膜功能异常对心功能有重要影响,心瓣膜老龄过程中二尖瓣组织中交感神经支配密度明显降低。推测瓣膜神经功能减弱可能与随年龄增加心瓣膜功能异常发生率增高有关。
- 张晶马晓青何文彤叶帆李贺
- 关键词:心脏交感神经心瓣膜老龄
- 替罗非班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左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左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替罗非班组各12只。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术后28d存活大鼠测定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测定左心室梗死区(假手术组为左心室)游离壁厚度(LVMT)、室间隔厚度(SPT)、窜间隔厚度,左心室游离壁厚度(SPT/LVMT)、室间隔的心肌横断面积(MAAS)、梗死区(假手术组为左心室游离壁)及非梗死区的胶原容积分数(CVF),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血流动力学分析显示:模型对照组和替罗非班组大鼠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心窜收缩压(LVSP)、左心室内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dp/dt_(max))低于假手术组,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高于假手术组(P<0.01,P<0.05);替罗非班组大鼠的±dp/dt_(max)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LVEDP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SBP、DBP、LVSP较模型对照组有升高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后28d,模型对照组和替罗非班组大鼠的LVMT低于假手术组(P<0.01),SFT/LVMT、MAAS及梗死区CVF高于假手术组(P<0.01),SFF及非梗死区CVF 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大鼠LVMT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SPT/LVMT、MAAS、梗死区CVF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替罗非班可抑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左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
- 刘玲梅刘艳红张梅周欣叶帆何瑞波李玉明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室重塑
- 4455名机关工作人员高血压患病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 2008年
- 【目的】研究机关工作人员高血压发生率、血脂水平、心电图变化,了解本地区此类人群高血压发生和流行规律。【方法】对某市政府、企、事业单位4455名(男、女分别为2314、2141人)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体检,检测血压、血脂、心电图。按受检者年龄分为24—34、35—44、45—54、及55岁以上4组。【结果】(1)高血压检出率为7.11%,55岁以下年龄组男性较女性高血压发生率高,55岁以上组男、女性高血压发生率无明显差异。(2)未观察到35岁以上各组随年龄增加高血压发生呈增高趋势。(3)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病知晓率42.27%,降压治疗率为28.70%。(4)高血压与血脂异常间关系密切。(5)血压升高程度与心电图异常间关系密切。【结论】随血压增高血脂水平异常、心电图改变发生率增加,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知晓率、降压治疗率低,高血压防治工作应进一步加强。
- 李金升周志强叶帆董联伟侯雯丽赵玉娟李贺
- 关键词:高血压发病率
- 晚期肝病凝血功能异常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
- 2010年
- 肝硬化是常见的晚期肝病(end stage liver disease,ESLD),通常不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危险因素,肝硬化并AMI少见。目前认为,AMI的主要发病机理是冠脉粥样斑块的破裂诱发血栓形成导致冠脉血流突然下降。本文报告显著凝血功能障碍的老年ESLD上消化道出血并AMI,并讨论其发生机理。
- 李敬华李贺杜海科赵玉娟荀小青叶帆王静
- 关键词:肝硬化晚期肝病急性心肌梗死
- 替罗非班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及NF-κB激活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研究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及NF-κB激活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和替罗非班治疗组(60μg/kg,再灌注前30min股静脉注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和替罗非班治疗组采用开胸冠状动脉结扎方法,缺血90min再灌注120min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复流模型。观察大鼠心肌缺血、梗死及无复流范围;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分析心肌细胞及微动脉核因子-κBp65(NF-κBp65)的阳性表达;测定心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和替罗非班治疗组大鼠缺血区心肌细胞及微动脉NF-κBp65的阳性表达、心肌MPO活性、MDA含量高于假手术组;替罗非班治疗组大鼠缺血区心肌细胞及微动脉NF-κBp65的阳性表达、心肌MPO活性、MDA含量低于心肌缺血再灌注组(P<0.05);心肌无复流范围及梗死范围小于心肌缺血再灌注组(34.36%±6.04%vs52.09%±6.89%,P<0.01;80.41%±8.48%vs90.13%±5.72%,P<0.05)。结论:大鼠心肌缺血90min再灌注120min时,可发生无复流现象;替罗非班可缩小心肌无复流及梗死范围,抑制NF-κB激活,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及氧自由基释放。
- 刘玲梅张梅刘艳红周欣叶帆何瑞波李玉明
- 关键词:心肌再灌注损伤无复流替罗非班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颈动脉IMT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检测冠心病患者45例,正常对照组30例,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糖及血浆Hcy水平、IMT。【结果】冠心病患者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IMT为(0.89±0.19)mm,对照组(0.72±0.18)mm,差异显著(P<0.05);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水平与IMT呈显著正相关(P<0.05);两组间血脂、血糖水平无差异。【结论】血浆Hcy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关系密切,可作为冠心病发生及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 郭喜朝李晓涛张惠军季康叶帆崔本龙张晶赵玉娟李贺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IMT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