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尔逊·沙比尔
- 作品数:10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侧支循环开放程度对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侧支循环开放程度一定程度上影响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表现,但侧支循环建立程度对于CAS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程度如何?我们就此问题整理我院CAS患者的术前及随访资料,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侧支循环开放程度与CAS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
- 阿力木·吾甫尔马建华吐尔逊·沙比尔蔡坚周君张小宁
- 关键词:颅外段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侧支循环置入术后预后
- 血浆凝血因子水平与低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研究血浆凝血因子水平与低年龄段(<60岁)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及其诊断低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选择在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心内科住院就诊的160例低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160例同期住院就诊的低年龄段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检测其血浆凝血酶原(FⅡ)、促凝血酶原激酶原(FⅦ)、血友病因子Ⅷ(FⅧ)、纤维蛋白原(Fg)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水平,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凝血因子与低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并通过诊断试验评价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诊断低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FⅡ、FⅦ、FⅧ和Fg的水平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WF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FⅡ≥14.27μg/L和Fg≥22.99μg/L是低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FⅡ的水平诊断低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较低,而通过Fg的水平诊断低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截断值为22.99μg/L,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09,诊断价值中等,灵敏度(91.88%)和阴性预测值较高(86.02%),假阴性率较低(13.98%),正确率尚可(70.94%)。结论凝血因子FⅡ≥14.27μg/L和Fg≥22.99μg/L是低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Fg的水平有可能对诊断低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提示意义。
- 梁记华高艳丽张蔚丽唐守义蔡坚吐尔逊·沙比尔
- 关键词:凝血因子急性心肌梗死单因素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短期转归不良的预测因素: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venoussinusthrombosis,CVST)患者短期转归小良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入院的42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scale,mRS)评价临床转归,将患者分为转归良好组(0~2分)和转归不良组(3~6分)。比较两组人口统计学、病因、临床特征等相关因素。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VST患者短期转归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确定其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42例CVST患者,其中29例(69.05%)转归良好,13例(30.95%)转归小良。转归良好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0.69%对61.54%;χ2=6.740,P=0.009)、恶性肿瘤(6.90%对38.46%;χ2=6.439,P=0.011)、妊娠、产褥期、口服避孕药或激素替代治疗(6.90%对38.46%;χ2=6.439,P=0.01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7.59%对76.92%;χ2=8.922,P=0.003)患者的构成比和基线D-二聚体水平[(730±240)ng/ml对(1060±250)ng/ml;t=4.485,P=0.000]湿著性低于转归不良组,治疗方式(χ2=11.274,P=0.004)与转归不良组存在显著性差异,转归良好组抗凝、溶栓和抗凝+溶栓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3.79%、24.14%和62.07%,转归不良组分别为61.54%、23.08%和15.39%。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D-二聚体水平〉990ng/ml是CVST患者短期转归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优势比(oddsratio,OR)1.00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1.002-1.011;P=0.005],抗凝+溶栓治疗是CVST患者短期转归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OR0.027,95%CI0.002~0.447;P:0.033)。ROC曲线分析显示,基线D-二聚体截断值为990ng/ml时,其预测CVST短期转归不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9%和86.2%。结论基线D-二
- 张青燕殷立新吐尔洪·吐尔逊买买提力·艾沙李绍山李维民吐尔逊·沙比尔
- 关键词:生物学标记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血栓溶解疗法
-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系统评价
- 阿不都萨拉木热娜努尔比亚杜磊吐尔逊·沙比尔
- 关键词:依达拉奉注射液脑梗塞随机对照试验
- 白细胞介素-33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2021年
-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导致认知功能下降、记忆缺陷、神经精神症状、照顾者负担和过早死亡,占痴呆症的50%~75%。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AD的患病率在65岁以后大约每5年翻1倍[1]。目前,AD患者的数量不断攀升,全球超过1.5亿人受到影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已经成为公共卫生的全球性挑战。但由于其发病机制的复杂性,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治愈AD或阻止其发展。
- 古丽革乃·托合提玛依拉·吐尔逊吐尔逊·沙比尔
- 关键词:神经精神症状阿尔茨海默病照顾者负担ALZHEIMER痴呆症
- 白介素6、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评价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又称为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中最易见的脑卒中种类,又分为脑梗塞、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目前已成为中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全球医疗卫生领域最重要问题之一,由于好发于中老年群体,考虑到其病死率高、患病率高以及复发率和残率高、住院花费高等特点,而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现状,更应将一二级预防的工作作为工作中重要一步,故应该对脑卒中的病因,高危因素,高发人群等进行深一步研究,通过寻找更普及,简单,高效、易获得的生物学方法,作为鉴别、诊断、处理及治疗的重要参照。
- 赵信迪吐尔逊·沙比尔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白介素6D-二聚体血同型半胱氨酸
- 炎症标志物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炎症标志物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例AIS患者作为病例组,使用NIHSS评分评价其病情严重程度,根据评分分级将病例组病人分为轻度(98例)、中度(65例)、重度(38例)3个亚组,将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病例组和对照组相关指标,并分析炎症标志物,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同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NLR、RDW、CRP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在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NLR、RDW、hs CRP、同型半胱氨酸等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LR、RDW、hs CRP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312,P<0.01;r=0.477,P<0.01;r=0.532,P<0.01)。轻、中、重度组中NLR、RDW、hs CRP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LR、RDW、hs CRP、Hcy经多元Logistic回归检验与NIHSS评分呈密切相关(均P<0.05)。结论NLR、RDW、hs CRP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是入院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NLR、RDW、hs CRP水平越高提示AIS患者病情越严重。
- 古丽革乃·托合提吐尔逊·沙比尔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红细胞分布宽度超敏C反应蛋白NIHSS评分
- AMP-活化蛋白激酶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皮质胱天蛋白酶-8、-3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探讨抑制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活性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梗死体积、缺血皮质胱天蛋白酶-8、-3表达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7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AMPK抑制剂组。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AMPK抑制剂组在MCAO即刻腹腔注射Compound C(20mg/kg),假手术组及缺血再灌注组在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应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测量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胱天蛋白酶-8、_3表达水平,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假手术组未见梗死灶,无胱天蛋白酶-8、-3以及凋亡阳性细胞。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AMPK抑制剂组梗死体积显著缩小[(45.34±7.20)mm3对(22.71±4.93)mm3;t=5.730,P=0.037],大脑皮质胱天蛋白酶-8[(17.584-8.62)个/HP对(6.87±4.32)个/HP;扣3.631,P=0.023]、胱天蛋白酶-3[(16.21±5.46)个/HP对(8.22±4.64)个/HP;t=2.630,P=0.021]和凋亡[(78.44±8.32)个/HP对(55.73±6.71)个/HP;仁5.541,P=0.042]阳性细胞数量均显著减少。结论抑制AMPK活性可缩小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梗死体积,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胱天蛋白酶-8、-3表达和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 王展波赵晓春陶黎杨正奇郑长亮李花吐尔逊·沙比尔蔡坚
- 关键词:脑缺血细胞凋亡小鼠
- 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的种族差异——中国新疆汉族与维吾尔族患者的回顾性比较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 探讨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 收集2007至200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家医院589例卒中患者(汉族294例,维吾尔族295例)的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生活方式以及入院时血压、血糖、血脂等资料,对两个民族患者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或比例进行比较.结果 汉族患者吸烟(18.0%对11.5%,x2=4.945,P=0.026)和饮酒(37.8%对21.5%,x2=9.884,P=0.002)比例均显著高于维吾尔族患者,而维吾尔族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体质量指数显著高于汉族患者(25.168 kg/m2对24.443 kg/m2,t=2.515,P=0.012).结论 新疆汉族人缺血性卒中的发病可能更多与吸烟和饮酒暴露相关,而维吾尔族人更多与高脂肪和高能量摄入引起的肥胖有关.
- 蔡坚张小宁吐尔逊·沙比尔马建华罗东辉郝晨光张向阳
- 关键词:卒中脑缺血
- 脑脊液腺苷脱氨酶与血清5’-核苷酸酶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脑脊液腺苷脱氨酶(CSF-ADA)与血清5’-核苷酸酶(5’-NT)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病例组)与36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对照组)的一般资料、脑脊液、血液学及影像学检查结果,重点探讨CSF-ADA与血清5’-NT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病例组CSF-ADA和血清5’-N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根据CSF-ADA与血清5’-NT的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ROC),CSF-ADA>4.40 U/L或血清5’-NT>4.85 U/L被认为是诊断的阳性结果,显示出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CSF-ADA的敏感度为92.5%,特异度为89%;血清5’-NT的敏感度为95%,特异度为70%。当联合CSF-ADA与血清5’-NT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即CSF-ADA>4.40 U/L或(和)血清5’-NT>4.85 U/L,其敏感性最高,其灵敏度为97.5%,特异度为73.5%,阳性似然比(PLR)为3.68,阴性似然比(NLR)为0.03。结论在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中,CSF-ADA与血清5’-NT可以起到快速、简单、相对准确的诊断作用。当CSF-ADA或(和)血清5’-NT明显升高时,可尽早怀疑结核性脑膜炎,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其他脑脊液、血液学及影像学结果综合诊断。
- 麦迪娜·阿地里吐尔洪·吐尔逊吐尔逊·沙比尔
- 关键词:脑脊液腺苷脱氨酶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