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杰

作品数:17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液相色谱
  • 3篇液相色谱法
  • 3篇液相色谱法测...
  • 3篇色谱
  • 3篇色谱法
  • 3篇色谱法测定
  • 3篇维生素
  • 3篇相色谱
  • 3篇高效液相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发酵
  • 3篇发酵条件
  • 2篇多酚
  • 2篇玉米赤霉烯酮
  • 2篇维生素B
  • 2篇维生素B6
  • 2篇谷氨酸棒杆菌
  • 2篇氨基酸

机构

  • 17篇国家工程研究...
  • 7篇仲恺农业工程...
  • 3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1篇黄龙食品工业...
  • 1篇长春长光思博...

作者

  • 17篇吴杰
  • 9篇赵雪松
  • 8篇刘跃芹
  • 8篇吴延东
  • 7篇刘艳波
  • 5篇于立梅
  • 4篇王金枝
  • 3篇丛泽峰
  • 2篇王宏龄
  • 2篇于丽梅
  • 2篇关阳
  • 2篇范春艳
  • 2篇刘俊梅
  • 2篇闫寒
  • 2篇佟毅
  • 1篇唐宏阁
  • 1篇曾晓房
  • 1篇王国良
  • 1篇冯卫华
  • 1篇梁慧

传媒

  • 5篇广州化工
  • 3篇粮食与食品工...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食品工业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农业机械
  • 1篇当代化工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粮油加工(电...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珍珠桂圆银耳乳的研制
2013年
对桂圆银耳复合果肉悬浮饮料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重点解决了产品配方及悬浮稳定性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桂圆银耳复合果肉悬浮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桂圆果粒含量15%(桂圆原料44%)、银耳(干品)1%、糖含量5%~7%和酸含量0.2%;复合饮料加入0.6%黄原胶、0.8%CMC-Na和2.5%琼脂为复合增稠剂,经均质微粒化处理,其产品的稳定效果最佳。
吴杰赵雪松刘跃芹丛泽峰于丽梅王丹
关键词:桂圆银耳复合果肉饮料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浆干粉中维生素B_6的含量
2013年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浆干粉中维生素民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为Symmetry-C18柱(3.9mm×150mm,5μm);流动相:A相为甲醇,B相为含0.05g/LEDTA和1.1g/L庚烷磺酸钠的2.5%乙酸溶液(pH3.40),以A:B为1:6比例等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0nm;样品分析时间为10min。结果表明,维生素民的线性范围为0.10-100.00μg/mL(r=0.9999),日间和日内精密度均小于15%,低、中、高三种浓度下玉米浆干粉样品中维生素B6的提取回收率分别平均为93.66%±1.38%、95.60%±2.77%、93.52%±2.46%(n=4)。此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玉米浆干粉中维生素B6含量的检测方法。
刘跃芹赵雪松吴杰王金枝吴延东于立梅
关键词:维生素B6高效液相色谱法
多酚对鸡肉氧化脂肪诱导蛋白质变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16年
为了探索茶多酚对冷鲜鸡氧化脂肪诱导蛋白质发生变性的抑制作用,以三黄胡须鸡为原料,利用不同氧化时间下制备的氧化脂肪与提取的冷鲜鸡肌原纤维蛋白制备模拟反应体系。在该体系中加入0.1%茶多酚,测定4℃条件下模拟体系中肌原纤维蛋白变性指标,分析茶多酚对冷鲜鸡氧化脂肪诱导蛋白质发生变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程度氧化的脂肪与蛋白质建立的模拟体系中,肌原纤维蛋白氧化变性程度显著差异。在加入茶多酚的模拟体系和未加茶多酚的模拟体系中,茶多酚的模拟体系中与肌原纤维蛋白氧化有关的羰基含量、表面疏水性都发生显著的变化,而总巯基含量的降低也有明显的减少。说明茶多酚对氧化脂肪诱导蛋白质发生氧化变性产生了抑制作用。
梁慧于立梅陈秀兰赵宇鹏曾晓房吴杰
关键词:肌原纤维蛋白羰基表面疏水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蛋白粉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被引量:9
2016年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玉米蛋白粉中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样品用盐酸溶液(0.1mol/L)提取,采用6-氨基喹啉-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氨基甲酸酯(AQC)为衍生剂衍生。应用No—va—PakTM C18柱,以10mmoL/L醋酸铵缓冲液、乙腈和超纯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7oC,检测波长为248nm,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7种游离氨基酸线性关系良好,其中16种游离氨基酸在0.0025~0.5μmoL/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胱氨酸浓度在0.0063~1.25μmol/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91~0.9999之间,回收率为95.10%~105.21%,RSD为1.36%~4.39%。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单,可用于检测玉米蛋白粉中游离氨基酸含量。
刘跃芹吴延东赵雪松刘艳波吴杰闫寒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游离氨基酸玉米蛋白粉
响应面法优化产色氨酸的谷氨酸棒杆菌的发酵条件被引量:3
2014年
以实验室保藏的一株谷氨酸棒杆菌ATCC21851为出发菌株,在液体完全培养基进行活化培养,250mL三角烧瓶进行发酵培养,完成单因素试验,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培养基pH值、装液量、接种量和培养温度。运用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对该菌株产L-色氨酸的发酵条件组成进行多项式回归模型建立和最优化,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该产L-色氨酸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组成:接种量10.11CFU/mL、装液量46.25mL/250mL和培养基pH值6.76。在优化后的培养基和最佳发酵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测得经过发酵之后L-色氨酸产量达到9.06g/L。
刘俊梅王宏龄王金枝范春艳吴杰
关键词:L-色氨酸发酵条件
生物素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生物素作为参与机体三大代谢的重要物质,在饲养、医药、饮料食品、化妆品、发酵工业等行业中应用广泛。近年来,生物素的发展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生物素的检测技术也有了飞速的发展。本文总结了生物素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分别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优缺点等,并列举了应用实例,对生物素检测方法进行了评价,对其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
刘跃芹吴杰赵雪松唐宏阁丛泽峰于立梅
关键词:生物素分析方法维生素H
不同品种松树皮活性成分及其提取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13年
本研究选择华南地区五种松树品种,通过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复合响应值筛选最佳的松树品种,并分析不同提取条件(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溶剂浓度、液料比和提取次数)对原花青素提取率和清除自由基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松树树皮活性物质的含量差异显著,马尾松树皮的总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原花青素和水溶性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107.5±6.31)mg/g、(81.1±4.67)mg/g、(36.8±2.31)mg/g和(24.9±3.17)mg/g。通过马尾松树皮原花青素含量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复合响应值分析,不同的提取条件对其影响显著,最佳影响因素为乙醇浓度为6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90 min,液料比25∶1。
吴杰关阳刘跃芹赵雪松于立梅孟凡杰
关键词:松树活性成分抗氧化
啤酒专用糖浆生产工艺与应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随着啤酒工业生产工艺的发展,啤酒专用糖浆在国内啤酒生产企业应用逐渐推广,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本文重点阐述了啤酒专用糖浆的生产工艺特点、控制关键点、产品质量标准及应用等方面的情况,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赵雪松吴延东吴杰刘艳波
关键词:啤酒糖浆
两种豆类植物蛋白的特征氨基酸组成和消化特性被引量:3
2013年
以野生山毛豆和大豆为原料,通过氨基酸分析和体外模拟实验研究了两种豆类植物蛋白的特征氨基酸组成和消化特性。结果表明:山毛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脱脂后的山毛豆中蛋白质含量约为47.12%±0.35%,大豆中蛋白质含量约为44.17%±0.48%。两种豆类中均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包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山毛豆氨基酸总量为38.08%,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3.47%,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4.61。山毛豆氨基酸中支链氨基酸占总氨基酸量的15%大豆所含的支链氨基酸占总氨基酸量的13%。山毛豆和大豆的蛋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缬氨酸为第二限制氨基酸,AAS值有一定差异。山毛豆蛋白属于优质蛋白。模拟体外消化表明山毛豆蛋白体外消化率为88.86%±0.75%,大豆蛋白体外消化率为91.71%±0.88%,无显著差异。
吴杰于立梅冯卫华
关键词:豆类蛋白质氨基酸消化率
γ-聚谷氨酸在食品中的功能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3年
γ-聚谷氨酸(γ-PGA)是一种阴离子聚合物,它是L-谷氨酸和/或D-谷氨酸以γ-酰胺键缩合而成。γ-PGA安全、无味、可食用、易溶于水,且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和黏性,可螯合金属,对肠道酶不敏感等特点。基于以上特性,其作为配料在食品工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γ-PGA已实现工业化生产。通过γ-PGA改变食品的生理特性、物理特性以及味觉的功能已得到应用。
王国良关阳张秀荣赵雪松吴杰刘跃芹
关键词:Γ-聚谷氨酸食品生理特性物理特性味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