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舒梅
-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二巯丙磺钠的过敏反应及其治疗方法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观察二巯丙磺钠(DMPS)驱铜治疗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过敏反应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对42例二巯丙磺钠过敏患者进行密切观察,采用抗过敏或脱敏治疗,随机分为抗过敏组35例和脱敏组7例、抗过敏治疗组中5例治疗失败患者后又采用脱敏治疗,分析过敏治疗情况。结果:42例过敏患者中以发热、皮疹为主要过敏表现,41例患者经抗过敏或脱敏治疗后,均顺利完成疗程,仅1例被迫中断而换用其他药物继续治疗。观察发现DMPS的过敏反应达18.34%,且多在第2个疗程的第1天出现(占78.13%),或曾使用过DMPS驱铜治疗在再次使用的第1天出现(占80.00%)。研究表明抗过敏组和脱敏组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重视二巯丙磺钠的过敏反应,用药时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及时予以抗过敏或脱敏治疗。
- 吴舒梅胡文彬杨任民
- 关键词:二巯丙磺钠过敏反应抗过敏治疗脱敏治疗
- 脑梗死患者血脂、凝血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脂、凝血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7例,根据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n=21)和非END组(n=76)。比较两组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分析各指标与END的关系。结果 END组合并糖尿病患者比例高于非END组,入院NIHSS评分及ΔNIHSS评分高于非END组(P<0.05)。END组患者TC、TG、LDLC、FIB、D-D、PCT、CRP水平高于非END组,HDLC水平低于非EN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TG、HDLC、LDLC、FIB、D-D、PCT、CRP是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子(P<0.05)。ROC分析显示,TC、TG、HDLC、LDLC、FIB、D-D、PCT、CRP预测脑梗死患者发生END均有一定的效能(P<0.05),各指标联合检测预测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价值最高(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脂、凝血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与END密切相关,其监测对预防END有重要临床意义。
- 张玉来丁燕萍吴舒梅
- 关键词: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血脂凝血功能炎症因子
- 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脑组织磁共振波谱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患者脑组织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的改变及患者在驱铜治疗前后脑组织1H-MRS的变化情况,为WD的评价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9例WD患者,分为非脑型组18例;脑型疗前组及短期治疗组均为21例,其中长期治疗组20例。分别利用1.5T超导磁共振诊断仪对患者进行1H-MRS单体素信号采集,在驱铜治疗后再次检测,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20例均无血缘关系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患者的年龄、性别与对照组有可比性。39例WD患者左侧壳核、尾状核头部NAA/Cr较丘脑部位明显降低(P<0.01)。非脑型组左侧壳核部位、丘脑部位NAA/Cr及Cho/Cr的均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脑型疗前组左侧壳核、尾状核头及丘脑部位NAA/Cr、Cho/Cr及NAA/Cho的均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或P<0.05)。短期治疗组左侧壳核、尾状核头及丘脑部位NAA/Cr、Cho/Cr及NAA/Cho的均值较脑型疗前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长期治疗组左侧壳核、丘脑部位NAA/Cr及NAA/Cho的均值较脑型疗前组明显升高(P<0.01或P<0.05),尾状核头Cho/Cr的均值与脑型疗前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患者左侧壳核、尾状核头及丘脑NAA/Cr的均值与病程呈负相关(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WD患者之间的1H-MRS表现也存在着差异,短期驱铜治疗对WD患者1H-MRS的影响不明显,而长期、正规的综合驱铜治疗能使WD患者的脑代谢得到显著改善。NAA/Cr比值可能作为观察疗效的可逆性非侵袭性指标。
- 吴舒梅胡文彬韩咏竹胡纪源王训李凯王共强吴君霞苏增锋杨任民
-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磁共振波谱驱铜治疗
- 苦参素联合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二巯基丙磺酸(DMPS)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肝纤维化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HLD患者61例随机分为苦参素联合DMPS组31例和DMPS组30例,两组的其他基础治疗相同。DMPS组患者仅使用DMPS驱铜治疗2个月;苦参素联合DMPS组患者同时使用苦参素静脉滴注2个月。检测上述两组患者疗程前后肝纤维化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疗程后苦参素联合DMPS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IV型胶原(Ⅳ-C)均显著减低(P<0.01),HLD患者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明显改善;而DMPS组无显著变化。结论苦参素联合驱铜治疗可使HLD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在短期内获得明显改善。
- 胡文彬吴舒梅薛本春苏增锋杨金鹏杨任民
- 关键词:苦参素驱铜治疗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
- 糖化血红蛋白与急性脑桥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
- 2021年
-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急性脑桥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2016年5月—2018年4月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85例急性脑桥梗死患者既往糖尿病史、入院后空腹血糖、HbA1c等因素与患者90 d随访时的改良Rankin评分(mRS)、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的关系。结果HbA1c与脑桥梗死患者90 d预后良好(mRS<3分)相关(OR=0.234,95%CI:0.073~0.784,P=0.014);HbA1c≥6.1%(OR=0.404,95%CI:0.138~1.188,P=0.100)、糖尿病史(OR=0.556,95%CI:0.197~1.565,P=0.266)、空腹血糖≥7.0 mmol/L(OR=0.516,95%CI:0.179~1.488,P=0.221)与患者90 d随访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60分)不相关。HbA1c相比较糖尿病史及空腹血糖具有更高的AUC值(mRS<3分,AUC=0.725,95%CI:0.615~0.835,P=0.001;ADL>60分,AUC=0.682,95%CI:0.556~0.808,P=0.016)。结论相比于糖尿病史及空腹血糖等因素,HbA1c在评价急性脑桥梗死患者预后方面可能更具有优势。
- 张铁林李瑞吴舒梅
-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脑桥梗死预后
- 进展性卒中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进展性卒中(SIP)是指卒中发病后一周内经临床治疗病情仍进行性加重直至出现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包括多种脑梗死类型:大面积脑梗死、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脑深部小梗死及分水岭区梗死等。
- 夏旭东吴舒梅
- 关键词:进展性卒中大面积脑梗死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失进行性加重
- 非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成人患者智商测定结果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明确非脑型肝豆状核变性(HLD)成人患者智商(IQ)情况。方法使用龚氏修订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对40例非脑型HLD成人患者进行IQ测定,并与30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比较。对该组非脑型HLD成人患者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非脑型HLD患者WAIS-RC11项测试中有相似、数字广度、填图、图片排列、图形拼凑5项结果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余6项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脑型HLD患者组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及全量表智商(FIQ)均值分别为111.6±10.85、101.6±10.5、106.7±10.39,正常对照组VIQ、PIQ、及FIQ均值分别为112.1±10.97、100.5±9.6、107.3±10.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非脑型HLD患者IQ120~129者4例(10%),110~119者13例(32.5%),90~109者21例(51%),均高于正常人韦氏量表实际分布百分数。非脑型HLD患者虽然临床上均尚未出现明显锥体外系损害表现、精神障碍等,但神经系统检查、化验、B超及神经电生理等检查结果表明依然存在着全身组织器官的铜沉积表现,头颅CT和MRI检查却基本上尚未产生脑组织明显异常的结构性改变。结论非脑型HLD患者不存在智力障碍,IQ总体水平与正常成人无差异,并且部分测试项目高于正常对照组。考虑非脑型HLD患者脑组织处于轻微的铜沉积阶段,可能存在着与铜相关酶的活性增强有关。
- 胡文彬吴舒梅杨金鹏苏增锋马心锋杨任民
- 关键词:韦氏成人智力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