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采荣
- 作品数:12 被引量:82H指数:7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75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 目的通过对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短期疗效观察,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进行评估,探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适应症。
方法20...
- 吴采荣
- 关键词:WALLIS腰椎椎间盘疗效
- 文献传递
- 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短期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研究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简称Wallis系统)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短期疗效。方法采用Wallis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1例(23个间隙),L3~44个间隙,L4~519个间隙。观察手术操作过程、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早期恢复情况,并在手术前后进行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7~18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2.5±0.4)个月,术后7dVAS评分由术前的(7.5±1.5)分降至(2.5±0.5)分,ODI评分由术前的(40.0±2.O)分降至(23.0±1.5)分(P〈0.01)。结论Wallis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操作安全简单,组织损伤小,早期效果良好。
- 吴采荣丁亮华梁春红何双华黄智慧凌为其王能胡新宇
-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椎管狭窄
- 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与腰椎退变性疾病被引量:11
- 2009年
- 传统的脊柱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金标准。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融合后腰部活动受限制、脊柱动力学改变和邻近节段加速退变可导致腰椎不稳和椎管狭窄复发。非融合技术也称为动态固定,开始受到关注。非融合固定可通过非融合方法有效改善腰椎节段间的应力传导,缓解疼痛并预防邻近关节退变的发生,其远期效果在于异常活动被控制后,椎间盘在动态固定保护下可自身修复或延缓退变。绝大多数临床结果显示,非融合疗效与传统融合术相当,但创伤较小,不会增加邻近节段继发退变等风险,更符合脊柱生理性稳定。该文主要介绍后路经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Dynesys的设计理念、治疗原理、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等。
- 梁春红丁亮华吴采荣何双华
- 关键词:腰椎动态稳定系统
- 动态中和固定系统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esys)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适应证和初步疗效。方法:经Dynesys内固定治疗24例患者,随访3~12个月,平均7.7个月;所有患者均经历3个月以上保守治疗无效,术前ODI评分为27~64.8分,平均49.2分。结果:ODI评分至最后随访改善到1.8~28.8分,平均11.4分。无螺钉弯曲和断裂。结论:Dynesys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一种有效的非融合动态稳定系统。
- 梁春红丁亮华吴采荣何双华王能王轩凌为其黄智慧
- 关键词:腰椎动态稳定DYNESYS退变性疾病非融合
-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吴采荣丁亮华黄智慧梁春红何双华凌为其王能
- 关键词:股骨髓内钉股骨骨折内固定
-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短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9月-2008年9月.采用PFNA治疗股骨椰隆间骨折15例。结果15例均获7~15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按Halw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0例,良4例.中1例。结论PFNA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理想手术方法。
- 吴采荣丁亮华胡新宇梁春红凌为其王昆何双华
- 关键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
- 沉默Ether à go-go 1基因调控VEGF/PI3K/AKT抑制骨肉瘤增殖和血管生成的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检测沉默Ether à go-go 1(Eag1)基因对骨肉瘤增殖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构建抑制Eag1表达的短发卡RNA(short hair RNA,shRNA)重组腺病毒载体Ad5-Eag1-shRNA并感染骨肉瘤细胞株。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和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 analysis,WB)检测Ad5-Eag1-shRNA的感染效能。采用CCK-8法和裸鼠成瘤实验检测感染前后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裸鼠骨肉瘤体积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WB技术分别检测感染前后裸鼠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变化。采用WB技术检测感染前后骨肉瘤细胞中VEGF、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和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的表达变化。结果:构建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5-Eag1-shRNA具有良好的感染效能。感染Ad5-Eag1-shRNA可沉默骨肉瘤中Eag1的表达并能有效地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裸鼠骨肉瘤生长(均P<0.001),同时下调裸鼠骨肉瘤组织中MVD密度和VEGF的表达(均P<0.001)。感染Ad5-Eag1-shRNA可下调骨肉瘤细胞中VEGF的表达(P<0.05)并抑制PI3K和AKT的磷酸化(均P<0.001)。结论:沉默Eag1可能通过调控VEGF/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骨肉瘤增殖和血管生成。
- 吴进刘庆军曾文容吴采荣戴立林陈志达
- 关键词:ETHER骨肉瘤血管生成
- 基于3D打印技术的髋臼骨折内固定手术数字化设计
-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数字化技术在髋臼骨折内固定植入方案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32例临床髋臼骨折病例以及常用髋臼骨折钢板的CT扫描数据,在Mimics14.0 中进行骨折三维重建、虚拟复位以及建立钢板三维模型...
- 吴采荣
- 关键词:髋臼骨折内固定手术3D打印
- shRNA靶向沉默Eag 1钾通道对骨肉瘤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cyclin D1/E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短发夹RNA(shRNA)靶向沉默Ethergo-go 1(Eag1)钾通道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cyclin D1/E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成功构建的Ad5-Eag1-shRNA表达载体转染MG-63细胞(抑制组),同时设转染无义序列(Ad5-Control-shRNA)的空转染组及不进行任何处理的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Ad5-Eag1-shRNA转染骨肉瘤MG-63细胞后的Eag1 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采用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各组的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和cyclin E)的蛋白水平。建立裸鼠骨肉瘤异种移植模型并测量各组裸鼠肿瘤体积的变化情况。结果抑制组的Eag1 mRNA和蛋白水平均低于空转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两组相比,抑制组的细胞增殖、克隆形成数、S期细胞比例及细胞周期蛋白水平均降低,而G_0/G_1期细胞比例升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组裸鼠的瘤体积小于空转染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shRNA抑制Eag1基因表达可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并诱导G_0/G_1期阻滞,可能与调控cyclin D1/E通路有关,有望成为骨肉瘤治疗和诊断的新靶点。
- 陈志达戴立林吴采荣曾文容熊远飞吴进
- 关键词:骨肉瘤细胞增殖细胞周期
- 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短期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总结钽棒植入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治疗中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钽棒植入治疗13例ANFH患者。观察手术操作过程、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早期恢复情况,并在术前术后进行Harris评分。结果随访4~16个月。患者术前疼痛及功能受限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结论钽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手术操作简单、微创,对股骨头及软骨下骨板可提供安全、有效的力学支撑,早期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为治疗早期ANFH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 吴采荣丁亮华何双华梁春红胡新宇凌为其黄智慧徐润冰王能
-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钽棒短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