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中良
- 作品数:15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一字竹象虫防治方法试验研究被引量:12
- 1992年
- 一字竹象虫成虫期(篌竹林内),用2.5%溴氰菊酯乳剂每亩5~10ml,喷雾二次(二次间隔为5~7天),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用40%SN—851每亩100ml或25%菊乐合酯每亩150ml喷雾,24小时平均药效达100%。一字竹象虫幼虫期(毛竹林内),在笋高1.5~2m时,用50%甲胺磷乳油原液,每株0.5ml,进行竹腔注射,平均防效97.2%。经大面积推广应用,防治效果好,经济效益明显。
- 杨国荣陈建寅蒋平吾中良
- 关键词:竹子象虫害虫
- 松褐天牛传递松材线虫数量的研究被引量:19
- 2002年
- 松褐天牛从取食开始到试验结束 ( 5 0d) ,将松材线虫通过补充营养伤口传递到健康松树 ,取食到 2 0d时传递的数量最多 ,每头 694条 ,到第 30天数量较多 ,在此之前和之后数量较少 ,每头 1 0 0条左右。松褐天牛将 60 %的松材线虫传递到当年生树枝 ,随着树枝年龄增加 ,传递数量减少。实验室和林间试验分离测计表明 。
- 蒋平吾中良柴希民何志华林福平
- 关键词:松褐天牛松材线虫森林虫害松材
- 浙江松林重大病虫害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 刘洪波吴鸿吾中良周湘夏钢张传清张昕张爱良张立钦徐华潮徐志宏朱云峰李兰英来燕学林海萍樊建庭毛胜凤王义平等
- 根据松林林病虫害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和存在的共性问题,以浙江松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浙江松林病虫害发生规律、重大病虫害防控关键技术研究,查明了浙江松林病虫害种类,阐明了松材线虫病、马尾松毛虫和日本松干蚧等3种重大病虫害时空动态...
- 关键词:
- 关键词:松林病虫害防治生态系统微生物制剂
- 松材线虫病RNA干涉研究及其关键防控技术研发与应用
- 孟智启蒋平牛宝龙吾中良沈卫锋牟建军赵锦年翁宏飚陈卫平何丽华刘岩孙薇钟跃良王守先程洪宝齐晓朋胡荣达牟爱友
- 本研究以松材线虫病的病原--松材线虫及其媒介昆虫松褐天牛为研究对象,分别克隆了松材线虫、松褐天牛生长发育的关键基因。采用RNA干涉技术,突破了对松材线虫和松褐天牛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特异性抑制的关键技术;首次成功构建灰葡萄...
- 关键词:
- 关键词:RNA松褐天牛松材线虫病
- Bt乳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初报
- 1991年
- Bt乳剂是一种广谱微生物杀虫剂,属苏云金杆菌系列。用BT乳剂200ml/亩,防治越冬2~3龄马尾松毛虫,15天平均药效为78.39%。防治第一代3~4龄马尾松毛虫,7天平均药效为71.04%。BT乳剂有抑制下代马尾松毛虫繁殖量的作用,对寄生无效影响较少,经济成本低于白僵菌、赤眼蜂等生物制剂。
- 吾中良王武昂田锡文汪国华郑国华顾荣邦郭秀兴
- 关键词:BT乳剂马尾松毛虫马尾松
- 应用25%菊乐合酯乳剂、40%SN-851乳剂防治三种竹虫试验初报被引量:1
- 1990年
- 25%菊乐合酯乳剂、40%SN-851乳剂是上海农药厂近年来研制的新型复配杀虫剂。用25%菊乐合酯乳剂150克/亩、40%SN-851、100克/亩对竹象虫成虫的药效24小时均达100%,其经济成本分别为2.55元/亩和1.35元/亩。用这两种农药进行竹腔注射法防治竹卵圆蝽有一定的药效,对竹笋夜蛾的防效有待进一步试验。
- 吾中良蒋平杨国荣
- 关键词:竹子害虫药物防治
- 竹腔注射甲胺磷防治竹虫综合效应评价被引量:3
- 1992年
- 应用竹秆竹腔注射甲胺磷方法防治笋期、枝干、食叶害虫的效果均在90%以上,防治后对竹林害虫天敌影响小,不影响竹笋食用,成本也较低,宜在竹虫为害区推广应用。
- 杨国荣陈建寅胡正坚蒋平吾中良
- 关键词:竹腔注射甲胺磷
- 竹林害虫综合防治经济效益评估被引量:3
- 1992年
- 为对竹卵圆蝽、竹蝗,一字竹象鼻虫、竹笋夜蛾四种竹林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进行经济效益评估,作者在毛竹、篌竹、淡竹林内设立一定数量的标准地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其结果是:四年综合防治直接经济效益(包括挽回虫害损失和新增产值)所产生的总产值为3414.29万元,是综合防治总投入数(523.6万元)的6.5倍,其效果十分显著。
- 吾中良蒋平陈建寅杨国荣
- 关键词:竹子害虫
- 竹螟幼虫空间分布型及应用研究被引量:1
- 1992年
- 经八种聚集度指标的测定,竹螟幼虫在竹林的空间分布属聚集分布型。毛竹第10盘至第20盘竹枝上的竹螟幼虫量与全株幼虫量有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尤以第15盘枝以上的相关关系更为密切。根据竹螟幼虫分布的特点,确定了不同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序贯抽样的应用和调查取样方法。
- 蒋平吾中良杨国荣
- 关键词:空间分布型毛竹
- 竹织叶野螟防治指标的研究被引量:10
- 1992年
- 为使防治竹织叶野螟工作达到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其防治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损叶50%以下为轻度为害,损叶50~75%为中度为害,损害75%以上为严重为害;并根据害虫损叶量和毛竹产量损失的关系,提出了防治竹织叶野螟的指标。
- 张爱良蒋平杨国荣吾中良
- 关键词:竹织叶野螟毛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