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正军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动物园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动物
  • 3篇野生动物
  • 2篇饲养
  • 2篇栖息
  • 2篇栖息地
  • 2篇圈养
  • 2篇圈养野生动物
  • 2篇猕猴
  • 1篇行为生物学
  • 1篇亚洲象
  • 1篇野生猕猴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机制
  • 1篇适应环境
  • 1篇适应环境能力
  • 1篇统计显示
  • 1篇种群
  • 1篇种群数量
  • 1篇物种
  • 1篇寄生

机构

  • 6篇石家庄市动物...
  • 1篇石家庄市畜产...

作者

  • 6篇周正军
  • 2篇王志永
  • 2篇李勇军
  • 2篇王万华
  • 1篇伊霞
  • 1篇王海峰

传媒

  • 1篇野生动物
  • 1篇中国科技信息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河北林业科技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亚洲象行为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该文通过对亚洲象行为方面观察 。
周正军
关键词:亚洲象生物学机制濒危物种
移地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探讨
2013年
分析移地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选取濮阳市动物园25种以及河南省野生动物保护中心10种移地野生动物,对共64份粪便样品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发、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离心沉淀法抽样调查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经调查发现肠道寄生虫有6种,总感染率为60.9%,其中阿米巴原虫感染率为21.9%、球虫感染率为23.4%、圆线虫感染率为14.1%、隐孢子虫感染率为4.7%、鞭虫感染率为25.0%和蛔虫感染率为17.1%,其中球虫感染率和鞭虫的感染率较高。根据此次研究的数据显示,濮阳市动物园以及河南省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发现较多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其中肉杂食动物的感染率分别是73.3%和70.0%,整体观察感染率较高,因此为降低移地野生动物的寄生虫感染率,应做好预防和治疗的各项工作。
周正军
关键词:寄生虫感染率
圈养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丰容技术及其设计实例
<正>环境丰容是动物园工作的一个热门话题,其本质上就是指对圈养动物所处的物理环境进行修饰,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其生物学功能,如生殖成功率和适应性等,从而提高其福利水平。主要包括营造栖息地、改变动物饲料的种类和提供方式、增加...
王志永王万华李勇军周正军王海峰
文献传递
圈养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丰容技术及其设计被引量:12
2010年
结合对栖息地丰容的注意事项、内容、过程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总结了栖息地丰容工作的地位和大致思路,阐述了营造栖息地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王志永周正军王万华李勇军左晓磊伊霞
关键词:栖息地
分析猕猴饲养的遗传管理措施
2014年
为满足医学研究的需求,人们大量进行人工野生猕猴的养殖,扩大了野生猕猴的规模,增加了野生猕猴的数量。然而,数据统计显示,我国野生猕猴的种群数量在大幅度下降,由于人工养殖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使猕猴的种群受到隔离,人工驯养的猕猴适应环境能力较差,降低了生存力。对此为保护猕猴的种群完整,相关专业人员有必要对猕猴饲养的遗传管理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有效的遗传管理措施的采取来提高猕猴的种群完整性。本文主要针对猕猴饲养的遗传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和阐述。
周正军
关键词:野生猕猴饲养种群数量适应环境能力统计显示
分析猕猴饲养的遗传管理措施被引量:2
2013年
为满足医学研究的需求,人们大量进行人工野生猕猴的养殖,扩大了野生猕猴的规模,增加了野生猕猴的数量。然而,数据统计显示,我国野生猕猴的种群数量在大幅度下降,由于人工养殖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使猕猴的种群受到隔离,人工驯养的猕猴适应环境能力较差,降低了生存力。对此为保护猕猴的种群完整,相关专业人员有必要对猕猴饲养的遗传管理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有效的遗传管理措施的采取来提高猕猴的种群完整性。本文主要针对猕猴饲养的遗传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和阐述。
周正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