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佩灵
-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cCoy喉镜三种用法在困难气道中的声门显露程度比较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比较McCoy喉镜三种使用方法在困难气道中的声门显露程度。方法选择800例气管插管全麻的各科手术患者,用McCoy喉镜显露咽喉,对平位下声门显露为Ⅲ、Ⅳ级的患者分别用平位按压、立位、立位按压的方法,观察声门显露程度,之后行气管插管。结果平位Ⅲ级声门显露有158例,在平位按压、立位、立位按压下分别有53%、40%、62%降级;平位按压声门显露程度较立位降级多(P〈0.05);立位按压声门显露程度较立位降级多(P〈0.05);平位按压声门显露程度与立位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位Ⅳ级声门显露有26例,在平位按压、立位、立位按压下分别有15%、12%、19%降级。结论McCoy喉镜在平位按压、立位、立位按压下可改善声门显露程度,平位按压和立位按压更可改善声门显露程度,有助于困难气道中的气管插管。
- 江伟杨建平叶流唐佩灵
- 关键词:喉镜困难气道插管法气管插管
- 可弯曲喉罩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
- 2012年
- 目的探讨可弯曲喉罩用于颅骨修补手术的通气效果。方法拟行颅骨修补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体质指数<30 kg/m2,随机分为两组(n=30):可弯曲喉罩组(F组)和气管导管组(T组)。两组在相同的麻醉诱导方法下置入可弯曲喉罩或气管导管。记录可弯曲喉罩或气管导管置入时间、次数和口咽部漏气压。术中监测心率(HR)、有创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气道峰压(Ppeak)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拔出阶段呛咳情况、出手术室时Aldrete麻醉恢复评分及术后24 h咽痛情况。记录入室安静5 min时(T0)、人工气道置入前即刻(T1)、置入结束(T2)、置入后1 min(T3)、3 min(T4)、5 min(T5)、拔出前即刻(T6)、拔出后即刻(T7)、拔出后1 min(T8)、3 min(T9)、5 min(T10)时平均动脉压(MAP)、HR、SpO2。结果与T组比较,F组清醒时间缩短(P<0.05),拔出阶段呛咳发生率降低(P<0.05),出室时Aldrete麻醉恢复评分增高(P<0.05),术后24 h咽痛发生率降低(P<0.05)。与T1时点比较,F组在T2~T5时点的MAP降低(P<0.05),T组在T2~T4时点的HR升高(P<0.05);T组T7时点MAP较T6高(P<0.05);F组T2~T4时点HR较T组低(P<0.05)。两组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弯曲喉罩通气良好,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颅骨修补手术。
- 唐佩灵叶流杨建平江伟
- 关键词:可弯曲喉罩
- 双管喉管在颅骨整复术中对血流动力学和通气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双管喉管(LTSⅡ)在颅骨整复术中对血流动力学和通气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接受全身麻醉下颅骨整复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采用LTSⅡ30例为治疗组,采用气管导管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中通气情况良好,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为30~40mm Hg,气道峰压(PIP)为14~20cm H2O,SpO2≥95%,血气分析值正常;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TSⅡ在颅骨整复术中通气良好,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 唐佩灵杨建平叶流
- 关键词:颅骨外科学麻醉
- 双管喉管对颅骨整复术病人血流动力学和通气的影响
- 目的:探讨双管喉管对颅骨整复术病人血流动力学和通气的影响。 方法:选择接受全麻下颅骨整复术病人60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分为两组(n=30):采用双管喉管作为试验组,采用气管导管作为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舒芬太尼、罗...
- 唐佩灵
- 关键词:人工通气血流动力学
- 丙泊酚后处理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丙泊酚后处理对肾性高血压大鼠(renal hypertensive rats,RHR)的心肌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两肾一夹"法制备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制备结扎RHR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60 min的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24只RHR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苍术苷(ATR)组(PA组)。3组分别于再灌注同时通过尾静脉缓慢注入生理盐水1.5 m L(I/R组)或丙泊酚(2 mg/kg)(P组)或丙泊酚(2 mg/kg)+苍术苷(Atractyloside,ATR)(5 mg/kg)(PA组),然后再灌注至60 min。记录左冠状动脉结扎前(T0)、结扎后15 min(T1)、结扎后30 min(T2)、再灌注15 min(T3)、再灌注30 mim(T4)、再灌注60 min(T5)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再灌注60 min时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情况,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再灌注15 min和30 min时P组的SBP和DBP较I/R组和PA组高(P<0.05)。电子显微镜观察再灌注60 min后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P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膜轻度水肿,而I/R组和PA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明显,数量减少。P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16±4)%]低于I/R组[(48±5)%]和PA组[(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后处理对RHR大鼠心肌缺血再灌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有关。
- 税春玲杨建平唐佩灵江伟杨柳
- 关键词:丙泊酚后处理缺血再灌注损伤线粒体高血压
- 手术室护士如何防范医患纠纷
- 2011年
-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如何防范医患纠纷。方法分析手术室护士引发的医患纠纷的直接原因,主要从手术室护士自身因素、管理因素和患者因素3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杜绝了手术室护士引发的医患纠纷的发生,思考并提出防范医患纠纷的具体措施。结论手术室护士必须以患者为中心,增强服务意识,加强责任感,把好医疗护理安全关,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加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树立牢固的风险防范意识,严防护理差错事故及并发症的发生。
- 王勇陈星玲宋世兰唐佩灵
-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医患纠纷
- 双管喉管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1
- 2012年
- 背景双管喉管(laryngeal tube-suction airway,LTSA)是第二代喉管,其操作简便、对呼吸道损伤小、刺激小、患者容易耐受、并发症少,既可维持自主呼吸又能正压通气,已逐渐应用于临床。目的根据LTSA临床应用情况研究比较其与其他人工气道的利弊,探寻LTSA的合理应用及管理。内容综述LTSA的结构特点、置人方法、置入后管理、拔除方法、适应证、禁忌症和并发症。趋向根据LTSA临床应用情况合理选择LTSA,进一步探讨其结构特点、置入方法、置入后管理、拔除方法、适应证、禁忌症和并发症,使其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更加安全、有效。
- 唐佩灵杨建平江伟
- 关键词:呼吸道人工气道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