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民洲

作品数:7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残留量
  • 2篇杨树
  • 2篇液相色谱
  • 2篇色谱
  • 2篇杉木
  • 2篇相色谱
  • 2篇高效液相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1篇毒性
  • 1篇杨树天牛
  • 1篇药效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液相色谱法测...
  • 1篇液相色谱分析
  • 1篇银杏
  • 1篇色谱法
  • 1篇色谱法测定
  • 1篇杀线活性
  • 1篇生物碱

机构

  • 6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淮北煤炭师范...

作者

  • 7篇夏民洲
  • 2篇李小平
  • 2篇赵博光
  • 2篇包宏
  • 2篇胡兹苓
  • 1篇薛蓓蓓
  • 1篇程淑婉
  • 1篇沈漫
  • 1篇蒋玉琴
  • 1篇叶镜中
  • 1篇唐进根
  • 1篇吴如其
  • 1篇邵明成
  • 1篇高健

传媒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色谱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淮北煤师院学...

年份

  • 3篇2000
  • 1篇1997
  • 2篇1994
  • 1篇199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绿黄隆在小麦种子中的残留量测定
1991年
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小麦种子中绿黄隆残留量。当添加水平为0.04、0.2、0.4ppm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2%、81%、86%。方法的检测低限为1纳克。
蒋玉琴邵明成夏民洲
关键词:绿黄隆除草剂小麦种子残留量
苦豆碱、脱氢苦豆碱与松材线虫毒性及结构的关系被引量:33
2000年
用GC -MS鉴定、HPLC分离制备了苦豆碱和脱氢苦豆碱 ,并用浸渍法对这两种生物碱进行杀松材线虫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 ,含有仲胺型氮原子的苦豆碱比含叔胺型氮原子的脱氢苦豆碱具更强的杀线活性 。
李小平吴如其夏民洲赵博光
关键词:松材线虫苦豆碱杀线活性构效关系
杉木伐桩休眠芽萌发时的内源激素状况被引量:18
1994年
在南京林业大学下蜀实验林场杉木林采伐迹地上,对伐桩进行全光照、半遮荫、全遮荫3种处理,于1992年春季分别定期观测并从伐桩上取萌芽样品,进行内源激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在白天平均地表温度达到2O℃左右时,杉木休眠芽开始萌动,其萌发数量与内源激素的种类及数量有密切关系。在3种处理下,不同时期萌芽内CA3含量的变化均表现为形状相似的单峰曲线,只是达到峰值的时间不同,但却与各处理下休眠芽日均萌芽数达到高峰的时间基本相符,可见它对伐桩休眠芽破除休眠及持续萌发有重要促进作用。ZT对休眠芽的始萌发也有一定作用,而ABA和IAA含量低微,作用不大。
高健程淑婉夏民洲叶镜中
关键词:杉木伐桩萌发内源激素
C_(18)反相柱同时分离六种生物碱的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本文研究了用 Nova Pak C18反相柱同时分离槐胺碱,双号碱,槐果碱,苦参碱,槐定碱,氧化苦参碱六种生物碱的分离,试验了在不同甲醇比例,不同柱温及不同pH值条件下,六种生物碱的保留行为及分离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了分离六种生物碱的最佳色谱分离条件.
李小平赵博光夏民洲薛蓓蓓
关键词:生物碱苦参碱
触破式微胶囊农药的降解和残留及对天牛的药效被引量:8
2000年
用HPLC法对触破式微胶囊农药的残留量及降解规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施药 45d后残留农药为本底值的 36.6% ,这与杨树天牛生测得到的规律完全吻合的 ,施药 38d生测时 ,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的死亡率为 90 %。说明了触破式微胶囊农药具有残效期长、使用安全、杀虫效果好和对环境安全的特点 。
唐进根夏民洲
关键词:降解残留量杨树天牛药效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红柿中克线磷残留量被引量:12
1994年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红柿中克线磷残留量包宏,夏民洲,胡兹苓(南京林业大学南京210037)1前言克线磷(fenamiphos),商品名Nemacur,是防治作物根结、孢囊与自由线虫的杀线虫农药 ̄[1]。对它的残留分析,有气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等 ̄[2...
包宏夏民洲胡兹苓
关键词:西红柿残留量HPLC色谱
银杏、杉木、杨树叶中磷脂酰甘油分子种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被引量:1
1997年
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在碳十八柱上,以乙腈-异丙醇为流动相,分析了银杏、杉木、杨树叶中磷脂酰甘油的分子种组成。分析采用磷脂酰甘油经磷脂酶C水解后,用3,5-二硝基苯甲酰氯衍生,再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的方法。分子种根据文献的相对保留值、标样的实验保留值、分析样HPLC峰的脂肪酸组成分析而确定。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林木叶中磷脂酰甘油均主要由八个分子种组成,在八个分子种的相对含量上,树种间存在明显差异。
包宏沈漫夏民洲胡兹苓
关键词:银杏杉木杨树磷脂酰甘油高效液相色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