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俊敏

作品数:15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虫病
  • 3篇血吸虫
  • 3篇血吸虫病
  • 3篇吸虫
  • 3篇吸虫病
  • 3篇灭螺
  • 3篇类化合物
  • 3篇化合物
  • 3篇寄生
  • 3篇寄生虫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新剂型
  • 2篇药物抗性
  • 2篇液状
  • 2篇原虫

机构

  • 15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15篇姚俊敏
  • 7篇段李平
  • 6篇李石柱
  • 6篇陶奕
  • 5篇张皓冰
  • 4篇蔡玥
  • 3篇徐莉莉
  • 3篇薛剑
  • 3篇刘丛珊
  • 2篇冯晓萍
  • 2篇汤林华
  • 2篇郭俭
  • 2篇张超威
  • 2篇施晓华
  • 2篇储言红
  • 2篇王立英
  • 2篇肖树华
  • 2篇刘德全
  • 2篇张国庆
  • 2篇曹淳力

传媒

  • 3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国际医学寄生...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高效低毒灭螺候选药物——吡螺脲的研究进展
<正>福寿螺是危害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的世界性恶性入侵水生动物,是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也是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药物灭螺是常见的灭螺手段之一。氯硝柳胺是德国拜耳公司研发的具有杀螺作...
王味思姚俊敏李石柱段李平
文献传递
蒿甲醚早期治疗实验小鼠弓形虫病的初步观察被引量:8
2003年
姚俊敏蔡玥施晓华翟自立
关键词:蒿甲醚药物治疗小鼠弓形虫病
具有杀螺活性的吡啶脲类化合物的用途
本发明涉及具有杀螺活性的吡啶脲类化合物的用途,以及吡啶脲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对寄生虫病传播媒介各种螺类具有显著的杀灭作用,且对非靶标生物鱼类的毒性低。
段李平李石柱王味思张皓冰曹淳力姚俊敏秦志强陶奕
蒿甲醚治疗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初步观察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观察蒿甲醚治疗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效果。 方法 给予SD大鼠皮质激素后肌肉注射或灌胃蒿甲醚 ,剖杀大鼠后取肺组织制肺印片观察包囊数。 结果 不同给药方式的给药组包囊密度与不给药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而阳性对照组则有显著减虫作用。
姚俊敏蔡玥施晓华翟自立
关键词:蒿甲醚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日本血吸虫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现场应用评价及质控分析
2012年
目的评价日本血吸虫IgG抗体检测试剂盒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云南省洱源县2个血吸虫病流行村选择505例常住居民作为检测对象,采用尼龙绢集卵孵化法进行血吸虫病病原法检测。采用Levey-Jennings(L-J)质控图法对整个试验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调查对象进行日本血吸虫IgG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05名检测对象中,ELISA法查出IgG抗体阳性者290例,阳性率为57.43%;质控血清A和质控血清B检测结果均在L J质控图可控范围内,ELISA检测结果可信。尼龙绢集卵孵化法查出虫卵阳性者20例,阳性率为3.96%。ELISA与粪检的阳性符合率为90.00%。结论日本血吸虫IgG抗体检测试剂盒有较好的稳定性、可靠性,适于现场血吸虫病人的筛查。
储言红艾琳姚俊敏郭俭蔡玉春陈家旭
关键词:血吸虫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
灭螺酯杀螺效果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实验室评价灭螺酯的杀螺效果,并观察经灭螺酯处理的钉螺酶活性的变化,探讨灭螺酯杀螺机制。方法采用实验室浸杀法,浸泡24、48、72 h后取活螺用考马斯亮蓝法进行蛋白含量测定及紫外分光光度法作酶活性检测。结果灭螺酯在5.00 mg/L浓度下浸杀钉螺效果明显,死亡率达96.67%。经1.25 mg/L灭螺酯浸泡24 h的钉螺软组织的NOS、AChE、ACP和AKP的酶活性较溶剂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SDH和LDH的酶活性相较溶剂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P均>0.05)。结论灭螺酯对钉螺的杀灭作用很可能是通过影响钉螺的神经介质传导、扰乱需NO参与的循环、代谢和运动功能、并阻碍其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从而使钉螺多项生理生化功能紊乱,最终导致钉螺死亡。
罗秉荣姚俊敏王味思李石柱杨敬陈绍荣罗家军刘榆华段李平
关键词:湖北钉螺杀螺效果酶活性
苯并咪唑类药物油混悬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寄生虫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新剂型——油混悬剂,包含苯并咪唑类药物、液状油脂、助悬剂和润湿剂。本发明的苯并咪唑类药物油混悬剂用于治疗包虫病及其他寄生虫病,可增加血药浓度,提高疗效。该油混悬剂制备方法简单,稳定性...
张皓冰伍卫平刘丛珊薛剑陶奕姜斌徐莉莉姚俊敏肖树华王立英温爱丹张超威
我国恶性疟原虫Pfcrt和Pfmdr1基因多态性及与氯喹敏感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了解我国恶性疟原虫分离株Pfcrt基因K76T及Pf mdr1基因N86Y和D1246Y的点突变特征及发生率,并分析上述分子标志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敏感性的关系。方法从我国恶性疟流行区云南和海南省采集恶性疟现症患者血样,根据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和Pf mdr1基因序列设计巢式PCR引物,以血样中的恶性疟原虫DNA为模板,进行巢式PCR-RFLP分析,并对部分PCR产物进行测序验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体外微量法测定同一批血样中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结果云南、海南省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K76T的突变发生率分别为86.7%和64.3%;云南、海南省恶性疟原虫Pf mdr1 N86Y突变发生率分别为46.5%和3.4%。未发现云南、海南省恶性疟原虫分离株存在Pf mdr1 D1246Y突变。体外微量测定法显示Pfcrt 76T突变发生率氯喹抗性株与敏感株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0,P<0.01)。Pf mdr1 86Y突变发生率氯喹抗性株与敏感株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P=0.65)。结论在云南省和海南省现场未发现恶性疟原虫Pf mdr1 D1246Y点突变,抗氯喹恶性疟原虫的Pf mdr1 N86Y突变发生率与敏感株间无显著差异。Pfcrt K76T作为分子标志在我国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监测中具有应用价值。
官亚宜张国庆胡铃冯晓萍蔡玥姚俊敏刘德全汤林华
关键词:药物抗性单核苷酸多态性氯喹
苯并萘啶衍生物及其制法和在抗疟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类苯并萘啶衍生物及其制法和在抗疟方面的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A)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具体定义详见说明书,该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抗疟活性且毒性很低。
段李平姚俊敏李石柱高福陶奕
文献传递
苯并咪唑类药物油混悬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寄生虫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新剂型——油混悬剂,包含苯并咪唑类药物、液状油脂、助悬剂和润湿剂。本发明的苯并咪唑类药物油混悬剂用于治疗包虫病及其他寄生虫病,可增加血药浓度,提高疗效。该油混悬剂制备方法简单,稳定性...
张皓冰伍卫平刘丛珊薛剑陶奕姜斌徐莉莉姚俊敏肖树华王立英温爱丹张超威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