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文豪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公安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精神病
  • 4篇精神分裂症
  • 4篇分裂症
  • 3篇病人
  • 2篇精神病人
  • 2篇阿片
  • 2篇阿片类
  • 1篇毒性
  • 1篇眼球震颤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疗法
  • 1篇药物依赖
  • 1篇用药
  • 1篇肇事
  • 1篇肇事行为
  • 1篇震颤
  • 1篇治疗难治性精...
  • 1篇中毒
  • 1篇中毒性精神障...
  • 1篇司法

机构

  • 10篇上海市公安局

作者

  • 10篇姚文豪
  • 2篇李彬
  • 1篇毛莉君
  • 1篇陆敏珏
  • 1篇吕华沙
  • 1篇冯万春
  • 1篇朱玉华

传媒

  • 2篇上海精神医学
  • 2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法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立哌唑治疗肇祸精神分裂症病人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研究阿立哌唑治疗肇祸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2例肇祸精神分裂症精神病人,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后,观察受治者的疗效以及发生的良性和不良事件。结果:12个病人中,1人因病情恶化中途退出治疗,11人完成为期2...
姚文豪
文献传递
阿片类物质戒断与眼球震颤被引量:1
1996年
58例吸毒者,在入院后48h内出现阿片类戒断症状的42例中,有41例发生眼球震颤,16例无戒断症状者无此症状,20例入院时尚无戒断症状者中,11例有眼球震颤者比9例无眼球震颤者更早出现戒断症状。发生戒断症状的42例,眼球震颤发生率(97.6%)极显著地高于瞳孔扩大发生率(47.8%)。眼球震颤是阿片类戒断发作时较早出现的常见症状。
姚文豪
关键词:眼球震颤药物依赖
抗精神病药物合并噻奈普汀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1例报告
2004年
李彬姚文豪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物噻奈普汀联合用药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达体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疗效及安全性
2005年
目的:评价达体朗(噻萘普汀)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实验于2003-05/2004-04在上海市公安局安康医院精神病房完成。观察对象为因肇祸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以自制负性情绪评分表评估患者,总分≥10分。所有入选患者都保持原来使用的精神病药物,负性情绪总评分较低的患者(安慰剂组,n=10)给予安慰剂,1片/次,3次/d,合并语言暗示。其余患者随机分为达体朗组(n=10),服用达体朗(法国施维雅公司提供),12.5mg/次,2次/d或3次/d;氟西汀(n=10)组服用氟西汀20mg/次,1次/d。3组患者连续服用上述药物4周后,达体朗在第4周的最后5d内分2次或3次完全撤退;氟西汀与安慰剂都在第4周末1次撤除。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和停药后2周应用自制负性情绪评分量表(共25项,归纳抑郁、焦虑;强迫和敌对5项因子,每项问题设0~4五级分值,相应定义为“无症状、可疑、轻微、明显和极明显)对3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总分、因子分进行评定;按治疗后负性情绪总分减分率(减分率≥25%为有效,<25%为不肯定,0或总评分增加为无效或恶化)评定疗效;于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末各评定1次药物不良事件和副反应,并设标准对照和空白对照。结果:每组各10例患者纳入结果分析。①各组疗效比较:治疗4周后,达体朗组和氟西汀组有效者各8例,安慰剂组为4例,达体朗组的疗效与氟西汀组的相当(P>0.05),高于安慰剂组的疗效(P<0.05)。②各组治疗后负性情绪评定比较:达体朗组在2周时减分比氟西汀组多,4周时两药继续减分至接近水平,停药2周后达体朗组总分及抑郁、焦虑分略有回升,强迫和敌对项继续减分,而氟西汀组各项评分继续减分达到最大值。安慰剂组各项分值在用药2周后有增有减少,4周时普遍增分,停药2周后总分、抑郁和焦虑项减分,其余两项恢复到治疗前水平。③影响因素�
姚文豪朱玉华李彬冯万春
关键词:精神病状态评定量表
精神病司法鉴定中的器质性精神障碍
<正>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不仅关乎司法机关准确执法,往往也关系到被鉴定人的生命安全。由于场所环境、收集资料的翔实程度以及时间限制等与一般医学进行临床诊断需要的往往大不相同,对于某些以精神症状为突出表现的器质...
姚文豪
文献传递
阿片类脱瘾治疗——卡马西平合并氯氮平与可乐定合并硝基安定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00年
14例男性阿片类依赖者 ,分别 6例接受可乐定合并硝基安定 ,8例以卡马西平合并氯氮平脱瘾治疗。结果发现两组治疗对躯体性戒断症状的抑制效应相似 ,改善患者焦虑、失眠则以卡马西平组更佳。为此 ,卡马西平合并氯氮平用于阿片类戒断治疗的价值可进一步探讨。
姚文豪
关键词:卡马西平疗效比较
Visualine—II法和气-质联用法检测尿液中吗啡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用Visualine—II快速毒品检测盒(V—II)和气-质联用法(GC/MS)对30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尿液中吗啡的系统检测。在203份尿样中,对比GC/MS的结果,V-II阳性率为95.7%,假阴性率为43%,假阳性率为3.7%;当尿样中吗啡含量>1.0ug·ml-1时,V-II阳性率为100%。而对照40例正常人的尿样检测结果,V-II均呈阴性反应。研究结果表明,V—II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均较高,且具有简便、快捷的特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快速检测工具。
徐伟仁陆敏珏鞠小弟吕华沙姚文豪毛莉君
关键词:海洛因依赖吗啡
精神病人攻击行为模式及攻击前有关体验分析被引量:5
2002年
具有相同诊断和症状的精神病人,发生攻击行为的危险性可以大相径庭.遭遇同样事件的精神病患者可能采取完全小同的行为方式.
姚文豪
关键词:精神病人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人暴力肇事行为的成因机制探讨被引量:17
2001年
目的 分析精神病人攻击行为原因,探讨攻击行为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暴力肇祸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查病例的人口学特征与常人易犯暴力罪群体相似,但年龄偏大于中年。诊断涉及八类分属六种情况,精神分裂症占81.6%,其它诊断18.4%。在发病期和慢性期肇祸的病人分别占57.9%和42.1%。激发患者暴力攻击的因素包括现实事件(57.9%)、精神病理性症状(3.2%)和性质不明的突发冲动。患者肇祸前普遍存在持续的人际关系障碍(86%8%)和负性情绪(97.4%)。36.8%的病例在本次肇祸前有伤害他人或自身的行为。21.05%的人病前有不良品行记录。结论 心理、社会环境因素作为患者攻击行为的激发因素和基本动因,在精神病的体系里建立起新的对应关系。大多数患者的攻击行为可以“挫折——攻击”机制解释。负性情绪是提示患者攻击危险的重要标志。强调评估和处理病人时的整体思考框架。
姚文豪
关键词:精神病
苯丙胺类中毒性精神障碍鉴定1例被引量:1
2007年
1案例 某男,22岁,既往体健,无精神病史。某晚,与友在酒店通宵达旦玩耍,次日凌晨6时许突然拦截“110”警车报警说有人要绑架他。当时警察闻其浑身酒气,以为醉酒,为防意外将他带往派出所。途中,他突然窜出车外,登上巡逻警察的摩托车,并将手机扔给路人要他们报警。随后又跳下摩托车边跑边说被人追杀,
姚文豪
关键词:中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